针灸治疗咳嗽

(2012-07-21 22:20:48)标签: 广东省中医院王新民针灸咳嗽肝咳黄帝内经健康分类: 健康针灸治疗咳嗽                                  广东省中医院王新民患者,男性,58岁,自诉咳嗽15天,晚上加重,经太太介绍来求诊。咳嗽时有时会出现两侧胁肋部疼痛不适,口服药药后出现头晕,皮肤瘙痒,平时梦多,心悸,有时感觉心跳快。因头部眩晕,人很紧张,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颈椎病,按颈椎病治疗吃药后未见改善。舌质淡红,苔微黄,关脉郁涩明显。从中医学脉诊来看,这是典型的肝郁脉。中医辩证为肝郁化火,木火刑金,属于中医学肝咳的范畴。肝五行属木,木郁化火,心五行属火,所以会出现心系统的症状,比如心悸,心慌,心跳快等;肝郁化火,火克金,而肺五行属金,肺主皮毛,所以会出现肺系统的疾病或症状,比如皮肤瘙痒等。回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患者肝系统出现问题,引起咳嗽,头部眩晕,颈椎病,这些症状都不足为奇。诊室刚好有两位实习的学生跟诊,我把自己对该病人的中医诊疗思路与学生一起分享,然后现场用针灸为患者治疗,因为诊断为“肝咳”,直接针刺左侧肝经的太冲,行间穴,针刺后患者感觉头面部有一股气往下走,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头晕咳嗽消失了。第二天来复诊时,说晚上咳嗽基本消失了,但感觉头晕不适,继续针灸太冲,行间,加针心包经的内关,间使,针灸后头晕消失,建议患者继续坚持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巩固疗效。下班回到家,再次翻阅《黄帝内经 咳论篇》,与中医学子一起温习,让中医的经典理论印在脑海中。《黄帝内经·咳论篇第三十八》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中医师,说真的,疾病的症状繁多,能在诸多疾病和症状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治病求本真的不容易,看似简单的一个咳嗽,有时会难倒不少的专家学者。作为医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是一个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作为中医师,勤读经典是成长的一个条件,能把经典的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能看好病,通过临床实践的总结后能变成自己的经验,这也是优秀中医师成长的必然过程。作为中医学子,如果不是系统的学习传统中医学的理论,而是单纯的去继承一些方药,针灸穴位方面的东西,然后在这些方药和穴位中去借助现代医学科学的指标和判断标准,而不是去勤读中医经典,感悟经典,在临床上运用经典,这种模式是培养不出来好中医师的,很多时候会培养出中医的掘墓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