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的陕西情缘
原创 关中尧
邓丽君
晚上看电视节目,有一个来自江南的“邓迷”模仿秀从长相服饰到演唱歌曲的腔调表情,就像是邓丽君再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荧屏上。
她演唱的是邓丽君当年的成名作“采红菱”,那是采用江苏民间小调的曲调,表现情窦初开的少女少男在湖中采江南红菱角卿卿我我的情景,清新自然,真挚纯情。“采红菱”被带到海峡对岸,又传回大陆,至今久唱不衰。
想起了多年前到台湾旅游,在台南的高雄市爱河附近河西一路台铁田町仓库参观了“邓丽君纪念文物馆”。
高雄邓丽君纪念文物馆门口。
纪念馆门脸很小,夹在好像是彩钢板搭建的前后两排平房仓库之中,前排展厅摆放着邓丽君的一辆浅绿色的奔驰车,还隔出一间展室专门播放邓丽君出生、成长、歌唱生涯的经历过程,让观众从画面中了解这位华语歌坛天后巨星短暂的精彩人生。
后排展厅复原了邓丽君生前的起居室,按照她的居所客厅、餐厅、卧室包括睡床上的被褥枕头都是原模原样摆设如故,展厅还陈设着邓丽君的演出服装、日常服饰用品和爱好收藏的物品。
邓丽君生前的卧床。
两排仓库间的空地上,三三两两的工人在忙碌加工机械铁器物件,电焊的火光闪闪烁烁,不时响起金属的敲击声。参观的人群就在其中拐来拐去,川流不息。
坐落在如此简陋寒酸的环境中,却丝毫也没有减弱邓丽君对大陆游客的吸引,许多人边看边啧啧赞叹,继而感叹世事无常,红颜薄命,香消命殒,歌声不朽。
无意中看到纪念馆筹划人邓丽君大哥的名字“邓长安”,心头一震。
展厅邓丽君的有关图片资料。
在西安就学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中叫“长安”的人不少,这是那个时代西安娃们家最常见的名字,常常是兄弟几个名字还关联着,比如老大叫长安,老二叫西安,老三叫秦安,没有想到台湾也有叫“长安”的。
头脑里想着这个问题,看展室就有些分心,走了一路,想了一路。根据邓长安的年龄判断出生在抗战后期,会不会那时他的父母在陕西长安待过呢?
回来后查到有关资料介绍,邓长安果然生在长安。
邓丽君的大姨夫叫许耀东,家住西安西大街城隍庙正街,抗战时在长安王曲黄埔七分校任体育教官,娶了邓丽君大姨赵素梅为妻。
邓丽君和母亲在香港会见大姨大姨夫。
东北沦陷以后,邓丽君的外祖父祖母带着二女赵素桂三女赵素婷赴陕投奔大女家来。许耀东将赵素桂介绍给军校学员、河北大名人邓枢,这两人于1943年结婚,次年在长安王曲驻地生下长子,起名邓长安。
再后来邓枢赵素桂夫妇随军碾转西安、蔡家坡、江西等地,1949年到了台湾。1953年邓丽君出世,她上边共有三个哥哥,下边还有一个弟弟,她是邓家唯一的一个女儿。
位于上海“福寿园”邓丽君的衣冠冢雕像
许耀东和妻子也就是邓丽君的大姨带着邓丽君的外祖母和家小,解放后定居陕西宝鸡,许本人在铁路系统工作到退休。其外祖母于1974年去世。
改革开放以后,邓丽君的母亲和大姐、姐夫有了通信联系,不过那时台湾旅游尚未开放。在台办部门提供的便利安排下,许耀东两口曾经三次到香港与邓丽君和其母聚会。
邓丽君见了大姨大姨夫,十分想念没有见过的外祖母,她多次表示思念家乡故地和亲朋好友,想回陕西祭扫外祖母、开演唱会和开办妇女学校。她的大哥邓长安也很想重返长安王曲看看自己的出生地。那几年,邓丽君就举办演唱会和有关部门联系密切,还洽谈在大陆购房居住事宜,终因海峡东岸种种原因制约未能成行。
邓丽君在台北的墓地。
1995年5月8日年仅42岁的邓丽君在泰国清迈猝然离世,来大陆义演的美好宏愿到死也未能实现,噩耗传来,令大陆歌迷扼腕长叹!
2003年4月,在临近邓丽君逝世8周年之际,她的衣冠冢和纪念雕像在上海著名的文化艺术陵园福寿园落成,叶落归根,魂归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