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凹凸镜观察团”,将为每部“热点”纪录片评分 | 分辨率01

“分辨率”是凹凸镜DOC开设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对院线纪录片和大范围被观看的非院线纪录片进行综合评分。

我们都知道,纪录片被关注的渠道有限,被自由、客观、专业的评论更是困难,所以我们邀请了数十位长期关注纪录片的影评人、媒体人和影迷,组成“观察团”对部分纪录片进行评论和打分,以便让它们更好抵达观众。

其实,推出这个栏目之前我们很犹豫,一是纪录片和剧情片不一样,拍摄存在各种客观原因,没办法有统一标准,稍微用力评论,可能就会伤害到创作者;二是纪录片已经没有什么专业的研究者和影评人了,我们要邀请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对作品进行评论?

后来,我们也想通了,只要 “让更多人关注和观看纪录片”的初衷不变,其它都不重要。也许以后这些评论和评分会让创作者难受,会被专业者嘲笑,还会被一些观众不理解,在此我们只有先请大家多多包容了。

2021年,“分辨率”栏目第一期,我们选择了第一部院线疫情纪录片《武汉日夜》。

分辨率评分:6.3

Clyde 影评人

评分:7/10

AOTU DOC 分辨率

从导演创作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在剪辑台上完成的作品。没有前期的参与和一线“作战”的经历,导演反而获得了某种创作上的“自由”,她可以选择她想要的“主题”,她或多或少避开了歌功颂德和直面惨痛,选择了“治愈系”。

影片中的逝者几乎都是老人,可以说,短短三个月,浓缩到95分钟,仿佛无限加速地完成了生、老、病、死的一个轮回。结构化的“治愈”,不失为一种拨云见日之后的“回顾”,至于好与不好,在乎每个人的立场与感受吧。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的儿子出生了,虽然不在武汉,但其中的种种艰难,也是一言难尽。于我而言,看到影片中关于生育的篇章,我确实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

晚不安 影迷

评分:7/10

AOTU DOC 分辨率

两个观看前已知的信息:1. 作为一部总局认可、院线上映、冠以“首部战疫纪录电影”的作品,它的时间线显然不可能始于2019年12月30日微信截图,而只能从2020年1月23日封城开始;摄影机总可以换一种方式在场,而这个需要追溯与问责的真空期被选择性忽视;2. 导演不在一线,而在后方统筹素材;按小川绅介的说法,有没有在现场感受过,会直接影响组织影片的方式。

立意是全景式的:要有医生,也要有患者;要有红十字会医院,也要有方舱;要有患者家属,也要有志愿者……但比较让我惊讶的是,并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也不生硬地上价值,加足马力歌功颂德;剪辑上总留有一丝余地,让你看到人在第一时间真实的反应。不只拍了有序,也有层出不穷的恐惧,只是压制了悲伤的铺天盖地,但没抹去汩汩涌出的暗流。

如同初期医疗资源紧张,纪录片也存在素材挤兑的问题,不光是吴皓的《76天》,重复度更高的应该是同为湖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金银潭实拍80天》;较清晰的人物线被反复展示,我忍不住思考背后的暴力性。我想说,人心不是石头,也不是堤坝,总在生命消逝的时候红了眼眶,也会在看到樱花的刹那兀自惊叹。

秦以平 影视教育项目负责人,兼职撰稿与策展

评分:6.5/10

AOTU DOC 分辨率

视《武汉日夜》为命题创作的话,取舍思路不可谓不清晰:避开媒体热点人物,避开观点言说,聚焦普通人在疫情面前的情感、勇气、理解和行动,从而从医患、家庭、社区的角度展现人际自发的以坚韧和信任所建立的纽带。每个人物都是战疫主角,虽然仅是片段式的出场,都情感浓烈,个个鲜活。

然而,即使接受影片“命题作文”的属性,其过于圆整的影像文本依旧有遗憾。历经一年,大多数人对去年初的焦灼记忆已经退化为钝痛。影片将一线素材经过了精细的后期处理,使得其拥有了“配得起大银幕的影像质量”的同时,也剥夺了观众被唤起原初感受、并进一步反思的机会。

对于“大银幕”来说什么是值得看见的影像、什么是应该被传播和固化的记忆?当然这不是单个影片应该承载的责任,但也希望对于2020年疫情中的武汉的视觉记忆不要被同质化和垄断,有太多的细节和复杂性值得被记住。

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自由撰稿人

评分:6/10

AOTU DOC 分辨率

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参与过拍摄工作,相比单体纪录片项目,这种授权用大量素材合成的项目不容易好看。没了从头至尾贯彻的制片思路,打散的素材再想以总导演的想法去剪辑出新,也就完全没了能够打动人的所谓初心。

武汉疫情,对纪录片导演们,就像一次论文答辩。很多人交出的报告都不错也都各具特色,而这部《武汉日夜》则像导师,拼接各学生作业成自己最能被看到的论文,却偏偏最不吸引人。

沙丘 媒体人

评分:5.5/10

AOTU DOC 分辨率

素材很多,空境很美,但是把这么多人物故事打碎重组,试图全景式还原武汉疫情,真的毫无力量可言,甚至没有感动,更别谈那些紧张和失序了。

另外,部分素材与《76天》、《金银潭实拍80天》重合,降低了新鲜感,看起来难免对比、联想,很难受。

此前,有个记者说所有从封城才开始创作的纪录片都是合谋篡改历史。这话说的有点重,我也理解她看完此片后的愤怒。我认为创作可以回避,但情感应该真诚,不是创作者为了完成任务,去肆无忌惮的结构、想象。因为76天的武汉日夜,绝对不是现在这样。

孟浪 影评人

评分:5.5/10

AOTU DOC 分辨率

接近四分之一的素材和《76天》一模一样,甚至连剪辑手法都没变,估计可供利用的内容只有这么多(据说两部片子的相似素材是来源于一个体制内的拍摄者)。稍微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此片有官方背景介入(出品方为电影频道),因此在视听元素的呈现上更积极、更温情,如方舱医院广场舞,疫情期间的结婚典礼,治愈系配乐,以及众多展示口号标语的航拍镜头等。不过这些抗疫纪录片看来看去都是大同小异,已经有点麻木了,什么时候能出现一部《新冠时期的吃喝玩乐》呢?

丁正如意 影评人

评分:5/10

AOTU DOC 分辨率

几部“抗疫纪录片”中,《武汉日夜》的素材最为丰富,却没有呈现出更多维度。片名叫作《武汉日夜》,但我们能看到的基本都是“医院日夜”——无法从中一窥武汉的“毛细血管”:社区是如何运作的?不在医院的普通人又经历了什么?如果影片能够回应这些问题,应该就更能打动人心。当然,摄影机在某些场合某些时段的缺席,都是情有可原。

相比同宗同源的《76天》,本片的调性更积极、视听元素也更温情:接孕妇去医院的救援队,方舱医院的广场舞……直到临近片尾,在医生的道歉声与领遗物家属的感谢声中,还是落了泪,为影片内外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张劳动 纪录片导演

评分:8/10

AOTU DOC 分辨率

在摄影师拍下镜头的一周年后,《武汉日夜》公映,在疫情反复的当下,爱与不舍,陪伴和感动,那些瞬间的捕捉,足以胜过万语千言。导演曹金玲首次执导纪录片,你能看出她清晰的导演意图和剪辑思路。这样的作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用影像唤起记忆,用镜头传递希望。

石长江老人耳边的录音机里,播放着孙子的诗歌背诵,《武汉日夜》里,每个小人物都给予我们感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