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27)

本篇要目:

*********************************

961.慈云寺塔

明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962.广教禅寺

明至清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963.周王庙及碑刻

明至清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964.日涉园

明至民国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

965.隆昌寺

明至民国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966.浏河天妃宫遗迹

清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967.朝天宫

清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968.近园

清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969.杨柳村古建筑群

清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970.苏州织造署旧址

清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

961.慈云寺塔


慈云禅寺,位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创建于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年间。明正统中(1436-1449年)重建,旧名广济寺。清咸丰十年(1860年)寺毁于兵燹,唯塔独存。民国十三年(1924年)信女徐毕氏捐银八千,重建大殿三楹。十七年又修慈云塔,为震泽八景之一“慈云夕照”。塔左有纪念大禹治水的拱形石桥,与塔互成呼应,构成水乡古镇特有的自然景观。


慈云寺塔位于禅寺山门内庭院中,开门见塔,仰视塔顶,高耸入云,令人肃然起敬。


慈云禅寺于60年代末,佛地蚕蚀经受历史风云,毁寺扩厂,面目全非。后经吴江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复慈云禅寺,旨在恢复佛教寺院,弘扬宗教文化,完美名胜古迹。仰望各界人士,同心协力热情赞助。

慈云寺钟鼓楼。


慈云寺塔,是一座砖身木檐的楼阁式塔,六面五级,总高38.44米,塔底层有回廊,每边长7米,塔高5层,塔壁外有平座、腰檐,每层二面辟壶,上下门相错而开。慈云寺塔外观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塔内置有楼梯,可登临。为吴江八景之一“慈云夕照”,关于慈云寺塔为何又叫“望夫塔”的美丽传说,平添无限情趣。塔内第五层中心立楠本刹顶柱直至塔刹,塔刹铁制,由覆钵、仰莲、相轮、宝盖、宝珠、圆光和铜质宝瓶组成。

在塔的东南隅有一座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于清乾隆时建造的单孔拱形石桥——禹迹桥,与宝塔互成呼应,构成了“拱桥塔影”这一水乡特有的自然景观。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慈云寺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2.广教禅寺


广教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南郊的狼山,始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开山祖师为唐代高僧僧伽(即大圣菩萨);在中国佛教史上,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广教寺的寺院建筑遍布狼山,分山上山下两部分。山下的建筑主要有大佛殿、轮藏殿、大悲殿、金刚殿、藏经楼、晒经楼、枕山楼、方丈室及僧寮等。山顶有广教寺的主要建筑群,有山门,萃景楼、圆通宝殿、大圣殿、还有葵竹山房、三仙祠、支云塔等。广教寺周围还有唐文学家骆宾王墓、望江亭、御碑亭、平倭碑亭、清末革命者白雅雨墓等景观,有双眼石、鸽子岩、磊落矶、寒玉泉、名盘醒石、仙人洞、净智泉、题名坡、狮石、滴珠岩、海月岩等名胜。支云塔下的大圣殿是全山香火的中心。大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宇高崇,梁架精壮,为明朝建筑。殿正中供奉的是广教寺开山的师祖僧伽大圣坐像,两侧侍立着弟子慧崖和木叉。大圣殿两侧彩塑二十诸天像。

进狼山门,即为法乳堂,原为广教寺的“大雄宝殿”,又称释迦殿。堂内三面瓷砖壁画是中国自东汉到近代的十八位著名高僧的画像,为当代著名画家范曾所作。法乳堂匾额楹联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联云:"一堂都圣哲,万派尽朝宗。"


圆通宝殿是山上的主要建筑,又称"禹王殿"、"江海神祠",殿中供奉大势至菩萨像。大势至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为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同阿弥陀佛及左胁侍观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佛经称,大势至以智慧光遍照一切,能断众生烦恼,使众生摆脱苦海。因广教寺被认为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故供奉大势至菩萨像。这尊坐像高达4.5米。佛台用白梵石雕花镶嵌,佛龛木雕精美,殿内锦幛绣幔,金碧辉煌。两侧为十六尊者塑像。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智幻法师住持广教寺,弘法创业,修建寺宇,主持建造了大圣殿、支云塔,并塑僧伽像进行供奉,此后江淮一事许多寺院供奉僧伽像。智幻法师圆寂时,留下一偈曰:"当初不肯住长安,现像西归泗水间。今日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后人称他为伽化身。为纪念智幻法师,明嘉靖年年间在寺内建幻公塔,至今保存.

支云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高35米,五级四面为南通三塔之一(另两塔为市内的文峰塔和光孝塔)。支云塔为智幻和尚率众僧徒修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千百年来屡毁屡建,至今保持宋塔风貌。旧时支云塔塔尖与南通旧城南城门、以及城中心的谯楼三点一线,形成南通的风水门户。1984年重修支云塔时,曾于塔刹中发现铜像、金钱、银元、各式玉器及翡翠、玛瑙、琥珀、珊瑚制的挂件饰件,还有七八块记载修塔历史的银牌,铜牌等文物,修葺后重又放入镇塔。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广教禅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3.周王庙及碑刻


周王庙,又称英烈庙、周孝侯庙,座落在宜兴宜城镇南大街东庙巷底,是奉祀晋代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周处的庙宇。是江南屈指可数的唐碑。明代宜兴人蒋如奇所刊刻的《净云枝》残帖10余方,也移入庙中。是为纪念晋平西将军周处而建的专祠。

周王庙始建于西晋元康九年(299),原名周孝侯祠,宋绍兴年间赠庙额曰“英烈”,加封“武惠正应王”,称周王庙,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周王庙座南朝北,共三进,通面阔44米,进深88米。第一进为戏楼,第二进孝候殿,第三进为后殿,称世泽堂。大殿东西两侧倚围墙是碑廊。


戏楼1994年重建,二层双檐歇山顶,面阔5间20米,进深八架8.60米,南侧中间为戏台,面阔5.65米,进深4.30米。东西两侧厢房为二层看楼,南北向三开间面阔10.30米,东西进深5.30米。

第二进大殿,建于明嘉靖45年(1566),歇山顶,北为廊轩,面阔五间16.63米,进深五檩4.99米,中间三间设长格12扇。大殿面阔五间宽18.79米,进深9架12.53米,其中正殿三间,东西侧厢各一间,朝南中间一间设6扇长格门,两侧为6扇短格窗,正殿与廊轩之间用天沟连接。整个建筑立柱用花岗岩、阳山石和青石制作,显得高敞宏伟。大殿正中塑周处座像,两侧山墙彩绘射虎斩蛟图。大殿正门上方挂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书法家杨仁恺书“孝侯殿”匾,内挂著名画家尹瘦石书写的“阳羡第一人物”和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写的“浩气凌云”两匾及当代书法名家书楹联多付。两侧厢陈列周处事迹及周墓墩出土文物复制品。大殿内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8方,均系历代维修周王庙的碑记,其中以立于唐元和六年的陆机撰文、王羲之书《平西将军周府君碑》最为珍贵。


第三进为后殿,称世泽堂,明代建筑,硬山顶,面阔5间21.50米,进深9檩11米,朝北三间正厅设长格门18扇,殿内塑周处及其家族5人立像。2000年维修后殿时在其两侧增建两层楼耳房各三间。


大殿两侧厢陈列周处事迹及周墓墩出土文物复制品。大殿内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8方,均系历代维修周王庙的碑记,其中以立于唐元和六年的陆机撰文、王羲之书《平西将军周府君碑》最为珍贵。

大殿东西两侧倚围墙有碑廊,为2000年新建,各长40米,宽2.5米。碑廊内陈列有唐至清碑刻80方,其中有(唐)贞义女碑、(宋)苏东坡楚颂碑、宋李曾柏生平碑、(明)净云枝法帖等十分珍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周王庙及碑刻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4.日涉园

日涉园---视频

日涉园,位于江苏泰州海陵南路436号乔园宾馆内,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朝万历年间陈所蕴修建的私人住宅园林。日涉园其名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泰州人又多称之为“乔园”,因为此园曾一度被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占有,故有此称。

来青阁

日涉园布局小巧雅致,颇具江南园林之神韵。整个园林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叠山以成主景,北部辟有庭园。草堂前,池水蜿蜒,山石环抱,主峰上立着三枝石笋,亦似三柄长剑,直指天空。难怪宾馆有一处建筑取名“三峰楼”呢,想来是借此景而得其名也。水池上架一环洞小桥,过桥入洞,便可领略曲径通幽之雅趣。

三峰楼


莱庆堂


三师堂


午韵轩


蕉雨轩


曲径通幽


数鱼亭


小飞梁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日涉园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5.隆昌寺

隆昌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宝华山上。宝华山,因盛夏季节黄花满山而得名,周围36座山峰似36片莲花瓣,隆昌寺如莲房一般端坐其中。山间云雾缥缈,溪连流水叮咚,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确是一方非同寻常的佛教胜地。


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网络独特,四合方形宛若一座法坛。与众不同的是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至于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严格,将山门造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也可避去尘俗烦扰。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用通俗的方法来理解就是给佛教中的最高学府!相当于北大清华!是给僧侣们发放毕业证书的地方!它的毕业证在古代的话任何寺院见了要管吃住!香火好点的寺庙还要给来的僧侣盘缠!现在在全国乃至东南亚都是很承认的!全国乃至东南亚很多寺院的住持和建院都是这里毕业的!


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铜殿两侧为无梁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左供文殊,右奉普贤。均为单檐歇山顶,三间两层楼阁式,面阔7.62米,进深二间5.62米。整幢建筑无梁无柱,不用寸木,内部纯系砖垒拱券,外部是仿木结构殿堂形砖雕,出檐短,起翘低,似北京北海无梁殿。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隆昌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6.浏河天妃宫遗迹

江苏浏河镇天妃宫

天妃宫外的山门石牌坊壮观而有气魄,飞檐高耸。匾额“天妃宫”三字由现当代浏河人,著名书画家朱屺瞻先生所题。

步入天妃宫庄严的山门,但见院内种植郑和下西洋携回之海棠一株。正殿内供有天妃神像。天妃宫现存后殿一幢,二层共高十余米,开阔约二十米,进深十五米,楠木梁柱,气势轩昂,殿楼的枋子和门楣上雕有精细逼真的海浪托日和巨龙戏水的图案。作为郑和纪念馆的馆址,这一建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楼殿之前建一花冈石平台,台上有“锚泊瀛涯”大型雕塑。展馆底楼大厅是序厅,正中安放着郑和彩塑坐像,三面墙上是新创作的巨幅磨漆壁画,该画以明代初年太仓和刘家港的风土人情,以及长江口、东海海面壮阔的景象为背景,展示了郑和宝船队从为下西洋作各种准备到帆出海远航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二楼安放有郑和使用的宝船模型和当年七下西洋踪迹的电动航海图以及有关实物。

天妃宫现存后楼寝殿二层,重檐硬山式,高12.5米,面阔五间21.8米,进深16.3米。五架梁前后轩带前廊,楠木梁柱。前廊额枋雕刻三国戏文,其东西券门门楣饰以“海浪旭日”、“蛟龙戏水”砖雕。天妃宫解放后作粮库,大殿已毁,仅存后殿,上有元代木雕和楠木梁柱等古构件,弥足珍贵。

太仓浏河天妃宫与郑和下西洋有着难以割舍的“缘”:郑和七次下西洋前都要到此朝拜天妃娘娘,宫内还立有一块《通番事迹碑》,详细记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六百年来,浏河天妃宫一直为海内外人士所关注。

据太仓的郑和研究学者吴聿明介绍,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于此勒石立碑,名“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原嵌于宫壁内。碑文为明人钱谷之《吴都文粹续集》录以传世。郑和《通番事迹碑》记曰:“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这确凿的证明,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郑和船队每次返航也都是以太仓为收泊地。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浏河天妃宫遗迹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7.朝天宫

南京朝天宫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水西门内,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素有“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朝天宫之名,由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是明代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的道场和节庆前文武百官演习朝拜天子礼仪的场所,与神乐观同为明朝最高等级的皇家道观。

朝天宫是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样式、营造技术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朝天宫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壶祠。文庙正南有“万仞宫墙”照壁围绕,宫墙内为泮池,东西两侧各有砖砌牌坊,正面为棂星门,门内两厢东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为武官斋、司牲亭等,过棂星门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敬一亭,大成殿东西两庑和走廊各十二间,敬一亭东有飞云阁、飞霞阁、御碑亭等。

宫墙内为泮池,两江总督李鸿章命江宁知府涂宗瀛在朝天宫前建泮池,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池壁和护栏都系青石所建,南侧有涵洞,池内终年碧水清波。墙内有按原样恢复的半月形泮池,围以青石栏杆,池内碧水清波。泮池下部原有两组涵洞与宫墙外的运渎相通,池水终年不竭。抗战期间泮池曾被填平,1970年重新开挖,现与运渎已不再相通。


进棂星门数十步,正面为大成门,又称戟门。戟门有三,中门是祭孔时皇帝出入的,郡王、亲王走左右两门:一般官只能走戟门两端的“金声”、“玉振”小门。大成门面阔五间29米,进深12.29米,重檐歇山顶,上下檐均用斗拱。


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五进七间,面阔43.30米,进深18.76米。大殿前后两廊均有巨形木柱,殿前露台宽敞。露台四周有石质雕栏,四角刻有螭首。前后台阶中央,都有浮雕龙陛。红墙黄瓦,气势非凡,飞檐翘角,状如翼启,斗拱陈列,勾心斗角。

大成殿后是崇圣殿,崇圣殿又称先贤祠,歇山顶,三进五间,面阔36.53米,进深16.15米,建筑风格与大成殿略同。殿内原有神龛,陈放历代先贤牌位。

飞云阁高二层,阁正中悬挂清道光年间举人莫有芝的篆书“飞云阁”匾阁。后人曾胜赞此楼,“钟阜群峰,窥窗排闼。朝烟霏青,夕霞酿紫,如置儿席间,诚奇景也”。飞云阁旁还有飞霞阁及御碑亭。

据《明史》记载,明嘉靖五年(1526年)“颁御制《敬一箴》于学宫”。《敬一箴》是嘉靖帝撰写的一篇箴言,要求天下恪守孔子的圣人之道。各地学宫纷纷将这篇箴言刻成石碑,建亭供奉,所建之亭遂称为“敬一亭”,成为文庙标志性建筑。敬一亭为八角亭,设在冶山最高处。

御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内有石碑一通,通高3.28米,宽0.64米,厚0.23米。碑上刻有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次游朝天宫时所题的诗文。一块碑上分别刻有乾隆五首御诗实属罕见。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朝天宫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8.近园

近园---视频


近园是一处兴建于清朝的乾隆年间坐落于常州的古典园林建筑,又名静园、恽家花园。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虽只不过区区数亩的面积,然则构思奇巧,穷尽画理,山峦花径,楚楚可人,更似惹人喜爱的小盆景,浓缩了明清园林的精华所在。


常州近园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精细而雅致,处处体现了“淡语皆有味”的意境。再看其园林的造景,格局不俗,质朴大方。近园的亭台楼阕等建筑,大多环山绕水,错落有致,非常注重比例的适度。其北面的“西野草堂”傍水而建,是主人宴请宾客之地。西南方向有“天香阁”、“安乐窝”以及临池水的“得月轩”。再向北行便是“秋水亭”,一路下去是“虚舟”、“容膝居”、小径往还,清幽自然,极负“远山近水自成趣”的意境。东侧廊墙内嵌有名人书条石30副。


原系明布政使恽厥初别业,称"东园",清康熙十一年(1672)典于里人杨兆鲁(顺治九年进士,历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副使),经营5年,"近乎似园,故名近园"。

杨曾邀请著名画家恽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雅集园内,杨作《近园记》,王作《近园图》,恽书石,笪为之题跋。现题记与跋残碑仍留园中。同治初园易主,光绪初归恽氏,改名"复园"、"静园",俗称恽家花园。

有"西野草堂"、"见一亭"、"天香阁"、"安乐窝"、"得月轩"、"秋爽亭"、"虚舟"、"容膝居"、"三梧亭"、"垂纶洞"等景点,东侧廊壁嵌有明清名人书条石30块。园内有假山、池水、花草树木和小亭、石桥,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


有“得月轩”,园西有“秋水亭”。回廊匝绕,过“虚舟”可入“容膝居”;过小桥可达“三梧亭”,亭下有“垂纶洞”。西南辟有菊圃,圃前筑以“四松轩”,轩左建有“欲语阁”,园内栽种树木数百株……如此近园,给人以城中山林、会稽兰亭之感。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近园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69.杨柳村古建筑群


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村,是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民宅遗存之一,也是江南地区典型的古民宅建筑,带有典型的南京地域特色。杨柳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乾隆年间先后改建。400多年前,朱氏一支定居杨柳村(时名杨留村),渐成大族,村中近半数建筑为朱氏所建。

古建筑群坐北朝南,背靠马场山,前临杨柳湖。原有宅院36个,今存较完整的有17个,共36进、366间房屋,占地面积1.12公顷。建筑群均为多进穿堂式的高墙深院,其中最大的翼圣堂有7进、18道门槛。宅院间闾巷相连,青石铺路。


杨柳村地处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庄依山傍水,北靠马场山,前临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杨柳村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村庄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宅院又名为“堂”,各堂的名称是:翼圣堂、翼经堂、四本堂、树德堂、思承堂、礼和堂、酌雅堂、安雅堂、崇厚堂、序乐堂、居易堂、天乐堂、映雪堂、祖耀堂、文光堂。原来的宅院之间闾巷,全部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古时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说法,是一条洁净的“青石街”。

杨柳村古建筑群,清康熙、乾隆年间建造。原有36个宅院,现存比较完整的有17个宅院,共37进366间,建筑面积11160平方米。这些古建筑的门楼雕刻一般保存完好。其中比较好的13个门楼的题字为“旋马遗规”、“遵道坦然”、“缓步凝思”、“行仁履义”等,均为楷书砖雕,四周饰以人物、花卉等图案,刻工细致,纹式精美,富有浓厚的明清建筑风格,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才能。


杨柳村古建筑群均为坐北朝南的多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一般为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翼圣堂”是七进,十八道门槛,在中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及主要住房。在左右纵轴线上有客房、书房、次要住房和厨房杂屋。后部分住房大多为二层建筑,楼宇之间宛转相通。厅堂内部根据不同需要,用隔扇、屏风等自由分隔。上部天花除采用“望砖”外,还做成各种各样的“轩”,精巧美观。


杨柳村古建筑群,古朴典雅,建筑独具匠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古民宅建筑,带有典型的南京地域特色,它也有砖雕、木雕和石雕,但不像徽派建筑那么张扬,显得更内敛和书卷气;房顶的瓦的曲面比较大气,弧线很有力度;雕刻的内容有《西厢记》、《古城会》,还有暗八仙,琴棋书画,象头代表吉祥如意、凤凰象征丹凤朝阳,兴旺发达,门楼上有笔锭,意寓必定高升。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杨柳村古建筑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70.苏州织造署旧址

苏州织造署旧址视频


织造署旧址位于城区带城桥下塘(今苏州市第十中学西南部)。是“江南三织造”之一。这里曾是苏州织造署的西花园,为皇帝行宫后花园。当年康熙帝六下江南,祖孙俩在苏州均驻跸西花园。织造使曹寅(曹雪芹祖父)之母曾为康熙帝乳母,曹寅幼年也曾入宫陪康熙读书。苏州织造署西花园长期作为行宫,实际上已经是皇家园林了。园内瑞云峰,也是江南园林太湖石名峰之一,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


苏州是中国“四大绸都”之一,自古丝织业发达,为中国丝织中心之一,被誉为“丝绸之府”。为满足宫廷需求,自元代起朝廷就在苏州设立织造局,明代由太监兼理织造,1646年(顺治三年)建织造局,又名总织局,1674年(康熙十三年)改为织造衙门,亦称织造府或织造署,由内务府派郎官掌管。

《重建苏州织造署记》位于清代织造署建筑多祉轩内,为清代原物,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碑文记述了织造署以及行宫的重建情况。撰文者为当时的督理苏州织造德寿,书写者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从碑文中,可以了解清代织造署的沿革和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据史料记载,苏州织造署与江宁、杭州织造署并称“江南三织造”。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在织造署西侧建行宫,作为皇帝“南巡驻跸之所”。原织造署规模宏敞,厅堂、园池、机房、吏舍齐备,占地甚广。惜1860年(咸丰十年)全部毁于兵火,同治十年重建,但未能恢复旧观。苏州织造署旧址还保存有清《制造经制记》及顺治、乾隆、同治年修建碑记,共五方,包括以瑞云峰为中心的行宫遗址在内,是“江南三织造”中现存遗迹最多的一处。

“振华女中”,由王谢长达女士创办于1906年。校园为清代织造署旧址,景色秀丽,古迹众多。西花园为皇帝行宫后花园,康熙六下江南,乾隆六次南巡,在苏州均驻跸于此。耸立于假山池塘中的瑞云峰为北宋花石岗遗物,号称江南园林山石之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评价振华女中是“数一数二的学校,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当年一批社会贤达如章炳麟、蔡元培、李根源、竺可桢等曾出任校董,过问校政。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何泽慧、著名农业科学家沈骊英、著名妇产科医学专家王淑贞、著名作家杨绛、著名记者彭子冈、物理学家佘振苏、中国联想集团副总裁朱立南等都从这里走出,卓然成为大家。


"瑞云峰"与"玉玲珑"、"绉云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石” .现坐落在苏州十中内(原苏州织造署旧址) .此石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 .位列三大名石之首 .


"瑞云峰"产自太湖西山的谢姑山 , 尚未来得及启运开封 ,靖康乱北宋国破 , 弃诸河滨云 . 明代为董姓所得,董嫁女时将石作嫁妆赠给苏州富绅徐时泰,徐将石置于东园(即留园的前身),更名为瑞云峰. 瑞者, 祥瑞也 . 于乾隆四十四年(1799)被织造太监从留园迁至当年织造署西花园—乾隆南巡行宫 . 矗立在园内的水池中央.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苏州织造署旧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话说三教寺

    三教寺距石柱县县城7公里,地处三河乡的回龙山上,那里森林密布,遮天蔽日,风景宜人.三教寺是集儒.佛.道三教于一体的寺庙,也因此得名.它也是唯一一座经皇帝御批和尚可以婚配的寺庙. 三河乡三教寺初修建于明 ...

  • 如何一口气读懂中国古建筑发展史(精心整理)

    当历史退向时间帷幕的深处时,唯有建筑在那巨大的空间里闪烁着人类智慧最耀眼的光芒.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涌现的建筑,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和风采向人类展示着它们独到的艺术魅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因为各自 ...

  • 走进那些古建筑,徜徉在历史文化之中

    此次甘南旅行返回的途中, 在山西河北地界儿, 我们留意了那些古城  古寺  古塔等古建筑, 流连其中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 山西临汾尧庙 临汾史称平阳 ...

  • 四川古建筑泸州报恩塔——800多年历史重现宋时风貌

    泸州,古称江阳,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西汉设江阳侯国,梁武帝大同年间建置泸州.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泸州拥有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古蔺郎酒传 ...

  • 山东被忽略的一处古建筑,被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就在泰安

    山东被忽略的一处古建筑,被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就在泰安 新浪新闻 01-22 10:36 古建筑是我国不少城市都在保护和开发的对象,也是我国众多的城市发展内来说潜力和实力都很有展示度的文化墙,所以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共计795处) 本篇要目: ************************************* 703.良乡多宝佛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711.慈寿寺塔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721.佛真猞猁迤逻尼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731.金山寺舍利塔 元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732.天宁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741.蔚州古城墙 明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742.故城寺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751.宣化柏林寺 明至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 752.卜北堡玉泉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761.衡水安济桥 清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762.凤山关帝庙 清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71.闾原头永兴寺塔 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 772.张村圣庵寺塔 宋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781.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