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用药(总结篇)

初春用药总结篇

一、初春最易患病毒病

在初春的鱼病中,首先要预防的就是病毒性疾病,通过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病毒病“传播快,传染率,危害大”的特点。

初春全国各地开始升温,随着温度的回暖,鱼刚经过了一个冬天,体质正差,免疫力也很低,大多数鱼塘里的鱼甚至掉膘。特别是针对冬天停食的鱼塘,此时鱼塘里的鱼,正是一年中体质最差,免疫力最差的时候,也就是最易诱发病毒性疾病的时候。

1、常见开春病毒病

针对水产上每年初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即鲤鱼的鲤春病毒病、鲤鱼和鲫鱼的疱疹病毒病,这些病毒病的发病最适水温在13-29摄氏度。

最近有养殖户发来视频,从鲤鱼死亡的数量和发病的情况下来看,鱼呈现出爆发性的死亡。问了养殖户那里的水温,还好,还不是病毒爆发的最佳水温,不然损失还会更大,从养殖户提供的水温来看,现在的陕西水温也没有达到13摄氏度,类似这种水温还未达到13-29摄氏度就发生疱疹病毒的,前年我在四川的自贡也发现过,后来拿到四川农大检测,也证实确实是疱疹病毒引起的。

2、病毒病及其他常规疾病的预防

我每天都在关注疫情,上面就提到一个特点,那就是有基础疾病,或是体质差的人症状会更为严重。

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免疫力是抵抗病毒最好的武器。去年我也在三四月份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过鱼康免疫多糖在预防病毒性疾病,以及预防常规疾病上的运用。这几年经过大家反复验证,这些天不少养殖户就已主动提出今年还要用上。

具体用法:如果预防病毒性疾病,那就是在病毒性疾病高发前一个月,也就是水温达到15摄氏度之前,连续投喂27天,这个是经过专家教授们验证过的结论。如果是预防常规性的疾病,那就是一月可分为三个周期,每间隔一周,投喂三天,或者每间隔十天,连用5天,用量是每袋饲料添200克,每天一次。用时还要把鱼康干酪乳杆菌一起用上,用量是每袋饲料不加200毫升,也是每天一次。

我在公众号看到一养殖户留言,意思是说为了预防病毒连续投喂27天免疫多糖,是在往塘里扔钱,用药太多会亏死。本想一笑了之,转念一想,或许是我在表达时出了问题,当养殖户一看要用27天,难免会想那得用多少钱?

其实一吨料也就增加一百多元的成本,从营养吸收的角度,免疫增强,疾病减少,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就已经把这个成本拿回来了,哪来亏死的用药成本?倒是一旦发生病毒性疾病,无法医治,那才是亏死的节奏!

像去年我去新疆乌鲁木齐赖老板那里,那家的鲤鱼喂了免疫多糖,鱼没事;相临的鱼塘没有预防,一个疱疹病毒,其他鱼都不死,就死鲤鱼,最后偌大一口鱼塘,没剩下几条。

二、饲料投喂量如何定

随着温度地陆续回升,大家都会慢慢开始投喂饲料;有些冬天也没有停料的,也会开始慢慢增加投喂量。

无论是重新开始投喂,还是开始增加饲料投喂,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投喂多少。鱼对饲料的消化,取决于肠道内的消化酶,而消化酶的活性又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初春的水温,变化幅度比较大,而鱼的肠壁在初春是比较薄的。由于鱼在越冬时,总是喜欢向深水区集中,所以肠道中也充满了池底的条件致病菌,鱼吃食过量时,很容易引发鱼肠道的炎症,通过肠壁感染病原菌。

此时要用到至关重要的两个方法:1、早投喂,或是冬天不停料,但投喂的量必须控制好,开始按鱼体重的千分之一,或是更低开始投喂,当连续十天都能吃完时,在接下来的十天又根据天气增加,逐步少量增加;2、在饲料里添加干酪乳杆菌,帮助消化。

类似的案例,这里举一个养叉尾鮰最常见的套肠。每年初,都有不少人的叉尾鮰因为套肠,发生大量的死亡。当把发生套肠的肠道剪开,会发现一些较硬的饲料颗粒,梗阻于肠道中,而肠道又没有足够的消化酶和消化液去软化和分解饲料,肠道内的饲料长时间得不到软化和分解,肠道的蠕动就无法把饲料往后肠排送,故饲料长时间受阻的那段肠道发生炎症,继而发生套叠。这两年,我们的客户中,养叉尾鮰的人不少,好多人按我们建议的方法,用了免疫多糖加干酪乳杆菌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套肠,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确实有效。

三、塘底沉积导致的缺氧

经过一个冬天,池塘的底质大多比较差,沉积的粪便、残饵、老化死亡的藻类等有机质,其含量远超水体中悬浮的有机质,有些鱼塘在年底清塘时就会发现,塘底的淤泥发黑发臭。所有的这些现象都是源于塘底沉积的淤泥厚度,如果淤泥越厚,那沉积的有机质越多,对水体底部的溶氧消耗也就越大。

当池底处于缺氧的情况下,由于环境适宜,兼性厌氧菌大量繁殖,大量的有机物开始发酵,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中间产物。由于这些物质具有强烈亲水性,就构成了水体底部氧债的来源,一旦水底有氧,这些物质就消耗氧气,直到把这些还原性物质氧化完全,才能增加水体底部的溶氧。为什么说改底能增氧,其原理也就在这里,提前氧化了塘底的还氧性物质。

现在许多地方的鱼塘都不能做到年年清塘,所以就致使鱼塘的底质越来越差。有句说法叫底质决定水质,底质越差,除了形成氧债外,还会造成水体中寄生虫、有害病菌的大量繁殖;底部酸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升高,降低鱼体免疫力;引起鱼病多发,影响鱼的生长,造成饵料系增加,养殖效益降低。

前些天我一连几天写了一些关于水霉试验的心得,就收到不少人发来的鱼病图片和视频,当一问及水质、环境等情况,就有许多是与水质差、淤泥厚有关系。

无论是水霉,还是真菌,其实质都是腐生菌,水体中有机物越多,尤其是底质中淤泥越厚,酸败的环境越利于其繁殖。鱼一旦受伤,温差造成水体对流,温度低的水,由于密度更大的缘故,往下沉。尤其初春的倒春寒,就像今天的这一突然降温,表层水温低,底层水温高,底层水温度比表层水高,密度更低,所以底水就往水的表层冒,鱼夹在中间,底质中的大量水霉、真菌就被带到了鱼体上,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同样,寄生虫和细菌,也是在底质的中密度更大,因为细菌与寄生虫自身也是生命体,也需要营养物质,底质中的淤泥层的有机质,就成培育这些病源体的天然培养基。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建议,年初在水温低时,在不宜使用生物制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氧化性的改底产品,如鱼康的底改片,海光的全效底改片、解毒底加氧,滨阳的全效速清底改片、分解霸王,这些都是现在使用非常普遍的产品。快速氧化分解有机质,改善底质,增加底部溶氧,防止鱼虾缺氧中毒,抑制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

而在温度适宜,达到15摄氏度以上时,使用鱼康酵素改底,成本低,而且彻底,还能变废为宝,促进鱼虾生长。例如,有些鱼塘的鱼吃食不好,很典型的就是成都周边的一些钓鱼塘,他们就喜欢用细颗粒的解毒底加氧,用了之后不出一小时,立杆见影。再如现阶段的水霉,用底改片氧化改底的同时,还能杀灭底部的细菌病毒,抑制寄生虫。有些鱼塘,抬网上粘附着很多脏的粘合物,许多人养殖户就总结出一个经验,只要把二氧化氯片加上分解霸王一用,这些污物就减少了很多,净水改底消毒三合一,有客户给公司报货也是说把你们公司三合一来上多少。

四、培藻肥水

肥水也是初春预防鱼病的一种手段。瘦水中的藻类偏少,其自净能力和缓冲能力相对更差,而且水体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当把藻类问题解决了,那溶氧问题也就解决了;养殖过程中,溶氧管理好了,那就是把水质管理的大问题解决了。所以水质管理的实质就是培育水体中足够的、多样性有益的稳定藻类。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包含“藻类的种子、有益的藻类、怎样才能稳定、应该补充什么样的营养物质”四个方面的内容。

说到藻类种子,我去年也做了不少试验。比如小球藻的习性,高温不适宜其生长,低温又长不好,所以适合其生长的时间段就是春秋两季的一段时间。今年我试着搞了一些浓缩的,还有一些液体中,准备再做些试验,如果在生产中效果得到认可,到时再把试验结果分享给大家。

而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干粉的藻种,其实质也不是什么真正的藻种,就目前来说,国内还真没有进行藻类种子干粉化加工的企业;大多都是一些促进微藻生长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盐。

如果要真正的引种,还不如把相临肥水鱼塘的表层水引入过来。像我们公司有一款产品——活藻素,当温度达到适合藻类繁殖的二十摄氏度时,养殖户上午用下去,下午或是第二天就看水色变绿,用户就感到很神奇,有人还怀疑是不是添加了染料,像这种情况,捞两条花白鲢,只要看下肠道食物,养殖户的疑虑自然就没有了。

至于有益的藻类,那就是看水色了。水色反映的是藻种的种类与质量,而透明度则是反映藻类的数量。藻类的种类极其繁多。这两年我去华农学习了几次,当我遇到一些不认识藻类,就请教学很有权威的博士生导师,他们有时也得拿起书来比对。所以当看到有些技术员,池塘边一站,就判断出什么藻,那其实都是经验判断。(待续)

温馨提示

更多鱼康产品咨询,请点击网址http://www.cdyukang.cn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