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天下第一路”

在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条沉睡于梁原草莽中栉风沐雨的历史文化瑰宝,他曾见证金戈铁马,也曾见证辉煌盛世,他就是淹没在中华历史文明里,被称为“天下第一路”的——秦直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遏制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令大将蒙恬征调民夫三十万,历时两年半修筑的一条快速驰往北方的直道。《史记·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它南起陕西淳化县北(秦都云阳),途径十四个县(区):沿子午岭北上经淳化、旬邑、耀县、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榆林、穿越毛乌素沙漠南缘乌审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北至包头市(秦九原郡),全长七百多公里,平均宽度约30米,因其道路宽阔平坦,能适应大队人马快速驰援,故称“驰道”。又因其南北遥遥相对,直线相通,也称“直道”。秦始皇修建了由都城通往六国的驰道多条,但直道仅此一条,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如此精确的测量,定位等技术的娴熟应用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被誉为“千古第一道”、“天下第一路”。

秦直道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而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境内的秦直道遗址,是全程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直道遗迹由南至北大体呈15度直线而行,绝无弯道,虽历经两千余年风雨侵蚀,尤能领略其“直道”雄风。东胜境内的遗迹多属丘陵地貌,地势延绵起伏,落差较大,沟壑纵横,站在遗址制高点,向南、北眺望,依然能看到数个山脊“豁口”一线相通,直道清晰可辨,是观赏秦直道“堑山堙谷、直通之”雄伟景观的最佳地。

保护历史文物 铭记辉煌历程 传承中国精神

2009年5月,东胜区人民政府成立了东胜区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是一个专门对秦直道遗址进行研究、保护与发展的专职机构。并于2015年隶属于东胜区文化和旅游局。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东胜市人民政府就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保护范围,于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17.5公里,方圆2875公顷保护范围进行全面的地表、地貌勘察、考古钻探,树立保护界桩2000余根,修建保护界碑5块,对秦直道附属遗址城梁古城及苗齐圪尖古城修建保护性网围栏2000余米等基础性保护工作。并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实施了“五个一”保护工程,即建设了一座秦直道博物馆、拍摄了一部电视剧《秦直道》、建设了一个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编制了一个《秦直道遗址(东胜段)保护规划纲要》、出版了一部纪实文学《秦直道探索与研究》等一系列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开发与利用等工作。

秦直道的开通,便利了中原内陆与河套地区的交通往来,成了内陆通向北疆的大动脉。不仅对秦王朝当时抵御匈奴,巩固北疆及加强北方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后世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作用非常大。直道上演绎的扶苏、蒙恬、卫青、霍去病金戈铁马,汉武帝寻访,司马迁考察,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故事,对漠北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的大融合有极大地推进作用。同时,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以及秦代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为历史的见证、世界的奇观,秦直道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理应昭示天下……

我们将继续深刻挖掘秦直道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秦直道巨大的隐形资产,用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的沟通,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

折俊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