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逐渐看清的过程
张爱玲在《半生缘》中说: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三十岁,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身份的转换,接受了现实的历练,学着如何与世界交手。
有些人熬过了生活的考验,收获了希望与馈赠,对未来胜券在握;有些人却败给了一时坎坷,失去了前行的信心,最后碌碌无为。
究其原因,是我们对人生的认知不同,所以结果大相径庭。
那么,三十岁前,有哪些应该知道的真相呢?
01
- 成功太快,未必是好事。
看过一则清朝大臣左宗棠的故事:
左宗棠的长子17岁就中了举人,想立刻去参加会试。
左宗棠却要求儿子暂缓入京,在家多读几年书,儿子问他原因,他回答到:
“且为尔喜,且为尔虑。”
他的忧虑从何而来?
一方面,他深知儿子资质一般,考上举人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另一方面,他认为年少成名的人,容易忘乎所以,固步自封,难以取得更高的成就,只有自己拥有了与名誉匹配的实力,才能走得更远。
就像作家吴晓波说过的那句话:
“成功来得太快,未必是一件好事。”
是啊,越是顺风顺水,越容易心生狂妄,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不懂珍惜命运的馈赠。
缺乏沉淀和积累,误把运气当成底气,人生只会高开低走,越走越窄。
日本演员柳乐优弥,14岁便击败梁朝伟等人,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戛纳影帝。
他一夜爆红,媒体称他是“亚洲英雄”、“首次获此殊荣的日本人”。
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获得铺天盖地的赞美和众星捧月的待遇。
久而久之,他变得傲慢自大,在片场摆架子,对工作挑三拣四,结交声名狼藉的朋友,甚至还因服药过量被误以为自杀。
再加上他后续作品票房低、口碑差,事业和名声接连遭遇重创。
渐渐地,没有人愿意跟他合作,他只好去加油站、饭店打零工维持生计。
从云端落到泥潭,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荒唐,决定重新开始。
他去好莱坞学习表演,不再挑剔角色类型,从几乎没有台词的配角演起,持续打磨自己的演技。
最终,他凭借电影《错乱的一代》,斩获了横滨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奖项,转型成了货真价实的演技派。
其实,一飞冲天是一种幸运,更是一场考验。
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深厚底蕴,成功就不过是一座“空中阁楼”,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人生漫漫,来日方长,太容易收入囊中的胜利,就像稍纵即逝的烟花。
如果成长的步伐无法适配时代的需求,过早见识烟花的结果,便是不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不再能踏实地做人行事。
行有世间,唯有清醒自知,脚踏实地,方能胸有成竹,步步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