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画笔下的“世外桃源图”:哪幅最接近你的想象?
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之后,1600多年来,桃花源经历代名士高宦的诗文点缀,成为人们向往的仙境,让人心驰神往。历朝历代,人们总是怀着美好的希冀去追寻梦中的桃花园。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历代山水大师们的笔触,一同走进那让世人始终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怀的桃花源,去探觅那份久远的悠然娴静和自得其乐。
清 王翬 桃花漁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xiá),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南宋 陈居中 《桃源仙居图卷》
陈居中,南宋画家。嘉泰年间(1201-1204)画院待诏,生卒年不详。专工人物及马,杂画亦佳。擅画反映贵族游乐、出猎生活和表现少数民族放牧风情等题材,注重写实,观察入微,构图简洁,风格清新,富于生趣。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图》、《绝塞逢春图》、《进马图》等。
2、明 文征明《桃源问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明书画家、文学家。初名壁(亦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江苏苏州)人。擅山水,师法宋、元,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早年所作多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粗细兼备。兼善花卉、兰竹、人物。名重当代,学生甚多,形成“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3、明 陆治《桃花源图》
陆治(1496-1576)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叔平,因居包山,自号包山。山水受吴门派影响,也吸取宋代院体和青绿山水之长,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自具风格。
4、明 钱毂《桃花源图卷》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钱毂,吴(今苏州)人。字叔宝,号磬室。明代画家。善山水山水、兰竹,意趣古淡,疏朗清新,风格近其师。传世作品有《虎丘前山图》轴、《求志图》,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苍山茅舍图》轴,藏上海博物馆。
5、明 佚名(旧传赵伯驹)《桃花园图卷》
美国波士顿艺术馆藏
赵伯驹(1120-1182),南宋著名画家,字千里,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孙。官至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建南宋画院的新帜。
6、明 仇英《桃花源图卷》
此大青绿山水《桃花源图》卷是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画作题材取自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描绘了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画卷大致可分为五个场景:发现桃源、桃源见闻、源中闲聊、桃源畅饮、离开桃源,卷前有清乾隆两处御题。此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桃源文化悠久绵长,不仅唐宋元时期都有相关诗文创作,而且李昭道、荆浩、关仝、郭熙、李唐、马和之、赵伯驹、伯骕、刘松年、赵孟頫、钱选、王蒙等人也都有桃源图流传,内容形式不尽相同,而且大部分已经遗失。至明代,桃源图再次流行兴盛,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动荡引起的避世心理,主要是源于明人对自我觉醒和精神超越的思考与追问。
存世的约三十六幅桃源图中有十余幅出自仇英之手,文征明之子文嘉的《钤山堂书画记》也证实了明代桃源题材绘画风潮确实肇始于仇英。这幅画卷以武陵渔夫的行踪为主线,贯穿全篇,画中绘有四十多个人物,他们形态各异、表情丰富,惟妙惟肖。其中有划船的渔夫、打柴的樵夫、扛锄的农夫、聊天的村民,每个人都快乐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怡然自得,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无限乐趣。画中山水和人物完美结合,浑然一体,营造出景致优美、悠闲自得的人间仙境。
第一段:由卷首至山洞口。起首处双松乔立,河流两岸,桃花落英缤纷,崇山连绵起伏,白云冉冉升起,河流尽头处,为岸边的一处洞穴,洞前停一舟,洞中见一人,即为武陵渔夫。
第二段:山洞口之后到山顶凉亭。过此洞仍见一水流,水上有一艘捕鱼的小舟,画面到这里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河岸上,稻田、人物往来其间,远山白云横锁缭绕。
第三段:山顶凉亭之后到双层大宅院之前。在山林密荫处,可以看到这位外来的武陵渔夫与村中人会面、村人闻讯前来的情景。
第四段:一双层大宅院到宴客所。其间可见乡人愉悦地往来于路途,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第五段:宴客所之后到卷尾。画山石密林,崇山溪涧,武陵渔夫独自眺望。
己未岁题赵伯驹桃源图,有云山春霭钞锣溪之句。越四十年,己亥题仇英桃源图,复用钞锣溪字,因失记数典以询内廷翰臣,自于敏中以下竟无知此事者。检之十余年,迄莫能得。每往来胸次,顷几暇偶阅旧刻元人所编陶靖节集《桃花源记》汤汉注中,始知本于桃源经,恍如重入仙源,顿逢旧迹,亦一快事。且知学问之道无穷尽也。仇英此卷即蓝本伯驹,笔意超秀,颇能神似,洵为合作,即书卷短,以识赏遇。(戊申小春御笔)
锣溪接武陵源,峡口通人宛见村。望去陌阡鸡犬富,迎来老幼笑言温,传神别致超凡品。避世高情足静论,粉本问从谁所得,伯驹真迹石渠存。(已亥暮春御題)
后题:仇英實父製。
钤印: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寓意于物、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耆念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等等、太上皇帝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等
7、清 石涛《桃源图卷》 25 × 157.8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语录》。
8、清 黄慎《桃花源图》
黄慎(1687—1768)中国清代画家。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汉族,福建宁化人。擅人物,亦能作山水、花鸟。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商山四皓图》、《伏生授经图》、《醉眠图》、《芦鸭图》等传世。
9、清 袁耀《桃源图卷》
袁耀(生卒年未详),清朝画家,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偶作花鸟,亦甚佳。所画《观瀑图》、《秋江楼观图》等,无论布局,渲染,以至点景人物,都很精致。留有《阿房宫图》及《骊山避暑十二景图》大幅精美作品。《骊山避暑十二景图》现藏于日本。
10、明 周臣《桃花源图》
苏州市博物馆藏
周臣(1460–1535),字舜卿,号东村,中国明代职业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周臣山水主要取法李唐派系。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人物画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
11、明 仇英《桃源仙境图》
天津市博物馆藏
12、明 丁云鹏《桃花源图》
丁云鹏,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卒年不详。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余年。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
13、蓝瑛 《桃花源》
檀香山艺术学院藏
蓝瑛,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师画家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 ,有人许其与文征明、沈周并重。
14、清 王翚 恽寿平《桃源图》
15、清 王翚《桃花渔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16、清 吴谷祥《桃源图》
吴谷祥(一八四八―一九o三)艺林年鉴作(一八五一―一九0五)字秋农,号秋圃,浙江嘉兴人。工山水,远师文、沈,近法戴熙,苍秀沉郁,气韵生动。惜不能为层峦大嶂。亦能画松,并擅人物、花卉。
17、清 王原祁 桃源春昼图
王原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形成娄东画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享年七十四。
其所著画论有《雨窗漫笔》与《麓台题画稿》。擅长做诗,有《罨画楼集》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