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生死劫”:财务数据曾惊天造假,一年巨亏几十亿美元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瑞幸咖啡,回来了。
即便这一家企业,在去年上演了一出巨大的闹剧——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承认虚假交易22亿元,股价暴跌80%,4月7日,宣布跌停。被曝财务造假丑闻不到4月,当年8月,瑞幸咖啡则宣布实现了门店层面的盈亏平衡。到了去年11月,超60%的门店实现了盈利,同年年底,门店总数近4800家,全年现制饮品总销量超过3亿杯。
而现如今,“打不死”的瑞幸,以一个全新面貌出现。
2021年6月30日晚间,瑞幸咖啡微博发布声明称,今日补发了经审计的2019年年度财务报告。这是公司经历2020年风波后振兴之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根据美国证监会的披露要求,公司将持续积极履行披露义务,尽快发布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并逐渐恢复至正常财报披露进度。
据该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19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10.499亿元人民币,高于上年同期的4.654亿美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1.28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亏损6.69亿元。
尽管瑞幸咖啡2019年第四季财报依然是亏损的状态,但在美股开盘后股价大幅上涨,截止6月30日晚间,瑞幸咖啡累计上涨1.14美元,涨幅达到12.35%。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在今年,咖啡品牌的融资事件也频频发生。
今年1月15日,M Stand完成1亿元A轮融资;6月11日,精品咖啡品牌永璞咖啡完成超过5000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众源资本和麦星资本;6月16日,咖啡连锁品牌Manner咖啡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字节跳动。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瑞幸咖啡在经历如此大劫之后,还能继续受资本青睐,逐渐有“死灰复燃”态势?
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瑞幸咖啡管理层内部的商业纠纷。
在瑞幸咖啡曝出丑闻前,大钲资本与愉悦资本背后实控人黎辉和刘二海,因与陆正耀曾合作多年,被外界称作“铁三角”,但在瑞幸咖啡被曝出造假事件后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后,“铁三角”的利益关系由此受损。之后,董事会内部讨论决定罢免陆正耀的董事及董事长职务。
因此,瑞幸咖啡的此次融资,也说明其并不是凭着“铁三角的老情谊”。有VC分析称:“陆正耀势力已退出,再来也说明了瑞幸基本面不错。大钲资本及愉悦资本作为瑞幸早期的投资者,对公司业务情况比较熟悉,加码很正常。”
也有投资人表示,这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活下去。“生存是瑞幸的第一要务”。对于与瑞幸从诞生之初就已经深度绑定的资方而言,一旦瑞幸崩塌,也将蒙受更大的损失。
那么,造假风波叠加疫情影响,瑞幸咖啡今后,会不会大变样?
值得肯定的是,比起当年烧钱扩张的自己,如今的瑞幸多少有一点点的改变。
据统计,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瑞幸门店总数从2019年底的4507家减少到了3898家。门店扩张和广告宣传都明显放缓。
并且,上海市食品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振东也向相关媒体表示,当下的瑞幸咖啡变得“务实”了。以往依靠明星推广和高补贴方式的瑞幸,现在改成搭建私域社群来获取流量。模式的转变,是去年疫情期间瑞幸仍能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
现如今的瑞幸咖啡早已不是陆正耀掌权的天下。这也代表着羊毛没得薅了。
陆正耀在时,瑞幸咖啡激进的通过补贴换取用户,但是经历了暴雷退市的洗礼后,瑞幸咖啡缺乏资本的补给,无法继续烧钱补贴顾客。
有消费者表示,原来每天能收到的1.8折、3.8折优惠券短信,现在已经很少了。“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感觉瑞幸变贵了,以前10元就能喝一杯,现在最少也要15元以上了。”目前,瑞幸的在售饮品普遍价格在15-25元区间。
因此,也能看出消费者更在乎的是口感、低价和实惠,过往的舆论争议并非看重。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瑞幸选择在饮品赛道上稳扎稳打做好产品,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或者称得上是瑞幸得以“逆风翻盘”的秘诀之一。
但放长远来看,前有星巴克、雀巢等老牌选手,咖啡赛道还是竞争火热。所以拿到新一轮融资的瑞幸是否能谱写“还魂”的传奇,值得再观望一波。
不过,对于二级投资市场的人士来说,股市是有记忆的,不是每一支股票都能涅槃重生,也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回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