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大 智 知 止

 菖蒲草堂  2021.07.02

“止”字最初有“脚趾”的意思,后来人们又因之衍生出其它含义。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停止”的意思。

隋朝时的大儒文中子王道,还专门写过一本名叫《止学》的书,其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大智知止,小智惟谋。”——在蝇头小利上的蝇营狗苟只是末流的小智,真正有大智慧的是“知止”之人。

《道德经》里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同样,“止学”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之相仿的智慧。

《墨子》一书中早就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生而有欲,但贵在“知止”,也就是适可而止的意思。

唯有以“知止”为始,才能以“得”为终。利无尽处,命有尽时,《周易》在“即济”卦象之后是“未济”,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止,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有“停”的意思,还有“居,在”的意思——人生于世,在面对自身与社会关系时,首先应该尽力找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早在《大学》里就有“知其所止”的道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中接下来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应该身处哪个位置,才能没有迷茫和犹豫,而后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规划人生,最后获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局。

这样看来,“大智知止”,说的不仅仅是遇事知足的相反相成之道,更是身处迷茫和困惑环境下定心的基石。“知止”二字的背后,更为深刻反映的是一种清明心性,是一种尊道贵德、惜物爱人的做人标准与追求。

对名利多一些淡定,对进退多一些坦然,在其位而谋其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

相关推荐

  • 1,2,3,4,5,6,7 原来是这个意思!(此生必读)

    长清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一转眼, 2021已经过去大半. 看完这1,2,3,4,5,6,7, 幸福自然洒满整个下半年...... 01 1个中心 一切以健康为中心 时儿跑跑步, 抽空做做操. ...

  • 《每天读点家学》0001

    爱积累 2021年3月6日 家学 0001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止学>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大智知止,小智惟谋."--在蝇头小利上的蝇营狗苟只是末流的小智,真正 ...

  • 千古奇书《止学》:大智知止,小智惟谋,字字千金

    <止学>是隋朝大儒"文中子"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经典力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有价值的一部珍贵经典,是一部失传已久的绝学,它在中国流传了千余年,却鲜为人知. 南怀瑾先 ...

  •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原创作者:卓语 平儿是红楼人物里口碑最好的,读者历来对她零差评,这绝对是个奇迹.因为全书里,只有她能如此. 她到底有何魅力呢? 01 是否忠诚 按理说,一个优质奴仆,人格中最大的亮点莫过"忠 ...

  • 大 智 知 止

    "止"字最初有"脚趾"的意思,后来人们又因之衍生出其它含义.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停止"的意思. 隋朝时的大儒文中子王道,还专门写过一本名叫 ...

  • 知止者大智经典人生感悟

    闲来读史,一则小故事感触颇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马融准备给<左氏春秋>作注,但他听说已经有贾逵.郑众二人作注在先.于是,马融找来阅读.仔细读过之后,马融觉得自己不合适给& ...

  • ​《止学》名言四十句,集大智成大事 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除了爱,更重要的还有性

    <止学>,是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他的门下弟子则有大名鼎鼎的魏征.李靖.徐世勣.房玄龄等大唐开国元勋,可以说他对开创唐代文化 ...

  • 渊回禅修:如何证得未到地定?儒家来讲知止而后有定,这是大原理

    渊回禅修:如何证得未到地定?儒家来讲知止而后有定,这是大原理 大家好,我是李渊回,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的渊回禅修. 最近有师兄在后台提问,如何能证到未到地定?渊回这期内容就这个问题,简单给大家补充点内容 ...

  • (5755)[转载]历代古文观止大言(又名《尊卢沙》〔明〕宋濂)(一)

    原文地址:历代古文观止大言(又名<尊卢沙>[明]宋濂)(一)作者:春云如烟 [原文]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quo ...

  • 知耻当知止,有悔不纠难有智

    有哲人说过,肯用心纠正自己的错误的为聪明人,肯借他人之过防自己出错的为智慧人,有错不知悔不知改的绝对为蠢人. 人非圣贤,常人皆会有错.错不可怕,知错改错,浪子回头金不换.有错不改才可怕.耻字为左耳右止 ...

  • 《黄帝四经·十大经·10三禁》诗解行恒毋逆知止顺民

    <黄帝四经·十大经·10三禁>诗解行恒毋逆知止顺民 题文诗: 行非恒者,天以禁之;爽违农事,地以禁之; 失政令者,君以禁之.三者既修,国家几治. 地之禁也,不堕高陵,不增下壑,毋服川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