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墨作品 I 还有一种陶,叫安陶
以前,我只知道两种陶,一种是宜兴的紫砂陶,一种是山东章丘的黑陶。
宜兴的紫砂陶举世闻名,宜兴因此素有中国陶都之称,在宜兴关于紫砂陶的故事可以车载斗量。我还知道宜兴有位善于写陶的作家叫徐风,他写过很多与陶有关的文章和故事,著名作品有《国壶》、《壶殇》、《壶道》、《壶王》、《一壶乾坤》等,还撰稿拍摄了8集纪实专题片《中国紫砂》,他把宜兴紫砂陶的人和事,写活了,写神了,写绝了,堪称写陶国手,我很敬佩他。
黑陶和黑陶文化在我国有6000多年历史,在黄河流域流传和应用很广,是龙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2007年参加龙山文化研讨会时,曾参观了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在那里我第一次邂逅‘黑如漆、薄如纸’的黑陶,了解黑陶,迷恋黑陶。打那之后,我更加关心起陶来,不管制陶还是卖陶,不管藏陶还是姓陶,但凡带陶,我都亲近三分。
来重庆不久,便听说重庆荣昌境内还有一种陶叫安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我有些按耐不住,很想立马奔过去瞧瞧安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陶,与黑陶、紫砂陶又有怎样的不同?带着发现的惊喜和不解的困惑,迫不及待地去了一趟安陶。

从荣昌到安富约30分钟车程,因前一日下过雨,所以空气显得尤为温润,让人倍感清新舒畅。车在起伏的道路上前行,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山头从来就不曾远离过我们,三拐五绕之后,安富便到了。
安富在宋朝以前叫磁窑里,明朝才改为安富(取安乐富足之意),出产的陶器也就名正言顺叫安陶了。安富因出产蒸馏白酒和陶器而享有“烧酒房”和“西部陶都”之誉。安富镇东3公里的垭口村,便是涂山窑宋代瓷窑遗址所在地。“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这些从宋代就开始流传的民谣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时安富生产陶器的规模和销售的盛况。
进入安陶博物馆,一件件安陶在无声的诉说着安陶的前世今生。安富街道宣传干事兰杨花、博物馆讲解员小罗接待了我们,并做了生动详细的讲解,小罗说“每件安陶的骨子里都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红,这种红是安陶的魂,就像我们身体里流动的血液一样”。听她这么一说我便明白了:黑陶、紫砂陶和安陶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烧制前的土质和烧制后窑变的色彩,安陶在于它独树一帜的红,黑陶在于它与众不同的黑,紫砂陶在于它个性鲜明的紫……

安陶博物馆藏汉、唐、元、宋、明、清、民国、现代等时期的陶器精品2000多件。有民间生活常用的坛、罐、缸、盆、钵、皿、瓶等,也有茶、酒文化不可缺少的壶、杯、盏、倒流壶等,还有文房用的笔洗、水盂、砚滴、笔架、高足灯等,更有历史人物、戏剧脸谱,牛、马、羊、猪、狗、象、狼等艺术造型,此外还有红陶大缸等建筑装饰品。
安陶素有“泥精”之称,细者小巧典雅,粗者雄浑大气,享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馨”的崇高评价。说到‘红如枣’,就不能不说到毛主席纪念堂的那对枣红色釉彩鎏金大花瓶,它们是安陶的经典之作。当时一共烧制了四只,两只送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剩下两只便成了安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安陶的制陶技法多种多样,或素面刻花,或镌刻诗文,或白胎红妆,或红胎白纹;花法有刻花、点画花、剪贴花、雕填粑花、沥花等;纹样有卷草、工字纹、折带纹、锯齿纹、水波纹等;釉色有朱砂红、西绿、黄丹、有朱砂、红丹、乳白、月白、紫、黄、黑、电光砂金、条纹黑釉、窑变釉等上百种之多。

每件安陶要经过选泥、搅泥、过浆、揉泥、醒泥、制坯、晾晒、修坯、刻花、上釉、打磨、装窑、烧制、出窑、甄别等三十多道工序,才完成这些泥精们的浴火重生。安陶具有储藏物品不串味、不变味、不渗色、保质、保味、保鲜之特殊功效,因此带有此特殊功效的坛、罐、壶、碗、酒器、茶器、饮具,一千多年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安陶博物馆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把安陶藏品展示与安陶研发、设计、加工、制作、生产、销售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在安陶博物馆我们不仅看到安陶的前世今生,还了解了安陶制作的全部制作流程和工艺。在此,我们不仅参观了安陶的历史,还能观摩到当代安陶大师们现捏、现制、现雕、现画、现刻、现烧、现卖的工作室。在安陶博物馆产业园,安陶大师工作室就有七、八家,他们既各有专攻又各有特色,既相互映衬又互相补充,形成了一套配合密切又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仅每年出产的各类安陶酒瓶就超过了2000万只,安陶既为酒魂酒仙做了嫁衣,也为安富增添了无穷财富和无限魅力。
来过安富,我便记住了中国还有一种陶,叫安陶,也叫荣昌陶。独树一帜的红,是安陶的魂,它盛产于重庆荣昌安富,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合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与安陶大师钟鸣合影
本文首发2013年8月20日《荣昌报》4版副刊
纯文学,接地气,真善美
最前沿,最经典,最文艺
不媚俗,不迁就。只,阳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