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霸妈妈总结:带娃走过小学六年,这6件事儿最重要

先导之声

家长注意:优秀的孩子都会在小学打好基础,务必教会孩子这6件事
我相信很多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或者已经经历小学生涯的家长,都渴望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顺利地度过小学阶段的这六年,为以后的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大学铺平道路。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清华的学霸妈妈在小学的六个年里都做了什么?
1、明确小学的任务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带头人埃里克森说:“5-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勤奋与自卑,积极的品质是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5-12岁的年龄段说的就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人格呢?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行为目的的发展。孩子们需要体验通过专注和努力工作的感觉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连最基本的课堂纪律都难以遵守,学习成绩不好,行为总是做一些奇怪的动作。他的班主任老师在和家长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认为孩子的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孩子“自卑感”的一种反应。可以从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入手来培养孩子的能力。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并没有取得特别好的成绩,但是孩子开始奇迹般地遵守课堂纪律了。这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孩子才刚上小学,别那么紧张”的说法,这种观点,其实小学阶段正是父母带孩子走出“傻白甜”设定的最佳时机。
2、为孩子合理规划小学生涯
我的一个好朋友曾经说过:“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会带着孩子去上小学的课程,让孩子学更多的汉字”。原来,她女儿欣欣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在班里只有她和另一个男孩是“裸上小学”的。老师的上课节奏很快,女儿回家时作业不会写,急的她在家里团团转转,孩子哭她也哭。不过后来,在她和女儿的努力下,女儿的成绩还是跟上了。所以说,提前让孩子接触小学的知识真的是很有必要的。
对数学、语文的学习需要提前规划,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意思,那做错的肯定就是自己了。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科大多数是相通的。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每天早读是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坚持做的事情。多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之外,还能提高孩子写作的水平,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做阅读理解的相关题目,还能养成独立写作业的能力。父母应该在亲子阅读和生活中不断为孩子识别汉字,逐步给孩子分级阅读材料,增加孩子的阅读信心。
记得高中时,一位老师说过:“能看懂问题的人,不仅能从问题中看出老师考试的范围和目的,还能看出正确的答案”。经过几次考试后,我对老师说的话深以为然,因此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帮孩子找到答题的思路和答案。
4、数学可以通过玩来学习
说到数学,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学不好,担心数学太枯燥。其实我想说的是,数学最好学的,因为它来自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学习数学的机会,我带着我的两个孩子玩各种棋类游戏、教具。父母要明白,学好数学的关键是要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知识。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和耐心的指导,他们很快就会开悟。
5、写作要靠思考
孩子进入三年级之后,班上的平均作文水平变得两极分化。有的孩子写出的作文会让你觉得她的父母似乎都很有文学天赋的,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太棒了。如果你想提高作文水平,仅仅增加阅读量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写作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观点。
因此,让孩子们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罗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我们全家人经常一起讨论书上的问题和新闻上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有能力调动现有的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意见。
6、进入高等学校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
到了六年级,很多孩子面临升学的压力,一些家长甚至比孩子更焦虑。更让人忧心的是这个时期还是青春期的开始。因此,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争权夺利”的欲望很容易导致亲子冲突的发生。
其实,家长不必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也不必临时抱佛脚,希望孩子能把过去6年落下的内容都补上。如果家长和孩子从一年级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那么在小学的最后阶段就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来源:转自大手小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