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取士 殿试贤良 徐怡涛

徐怡涛

(作者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北京日报 | 2021年02月16日

.

辟雍 北京国子监中有一座坐落于圆形水池中的方形重檐攒尖大殿,名为“辟雍”,是国子监的主体建筑,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我国仅存的皇家学宫。乾隆皇帝曾亲临国子监讲学。辟雍大殿与环水构成玉璧状的方圆结合构图,这种建筑规制由来已久,考古发掘的汉代长安城辟雍遗址,即是一处由环水围绕的方形宫殿。古代“璧”通“辟”,辟雍的这种方圆结合构图,可能即源自古代以玉璧沟通天人的寓意,象征皇帝将天道传授予人间,令万民遵从。

.

进士题名碑 北京孔庙内现存元、明、清三代共198通进士题名碑,其中元碑3通、明碑77通、清碑118通,碑身上共镌刻着51624名进士的科次、姓名、籍贯和名次,其中不乏张居正、徐光启、刘墉、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名人,是研究元、明、清三代科举制度和社会历史的珍贵史料。虽然国子监内现存的进士名单并非元、明、清三代进士的全部,如元代一共9次科考,仅存3通题名碑,但国子监内的进士名单仍记载了元、明、清三代600余年科举历史中的绝大多数进士。600年科举,5万多名进士,足见科举之难,进士得来之不易。 (徐怡涛摄)

.

金榜 图为光绪二十年“金榜”(局部),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依据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和二甲前七名次序由皇帝钦定,之后一、二、三甲按成绩排序填写金榜。 (许灵)

.

北京国子监太学。(徐怡涛摄)

.

  北京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保和殿,以及天安门、御道等处,都与科举制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清朝决定进士录取名次的殿试,在紫禁城的保和殿内进行;宣布进士录取名单的传胪仪式,在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太和殿举行;书写着登科进士名单的皇榜,张贴于皇城正门的天安门宫墙之上,宣示中外。这些无不体现着古代中国对科举的重视和推崇。

  从历史上看,随着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国家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由血缘为主到以德才为主的不同阶段,其中出现了如世禄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等官员选拔方式。但与以上方式相比,自南北朝酝酿,隋代发端,唐初定制的“科举制度”,因在选拔上更具广泛性、公平性、更有利于阶层流动,可在相当程度上抑制豪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吸收更多人才服务政权,加强国家稳定,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具有生命力的一项伟大创造,其影响散播海外,遍及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并在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近现代官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正式的科举制度,自唐武德五年(622)定制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终结,经历了约1300年的历程,特别是自宋代以后,科举制度日臻完善,在国家取士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被公认为官员的最佳正途。到明代,科举制度更是登峰造极,明代官场甚至出现了“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现象。官方的极力推崇,使科举在民间深入人心,由此出现了大量追求登科及第、光耀门庭的文化现象,产生了大批相关文化遗产。

  与民间对科举的种种重视相比,国家则是将科举提升到国家制度和国家形象的高度。例如,从宋代以来,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各省学官主持的省级考试,乡试中第者称为举人,可赴首都参加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会试,会试中选者成为贡士,可进入皇宫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依据殿试成绩,贡士被分为三甲:第一甲前三名即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经过殿试考取进士功名的考生,即被称为“天子门生”,从此开启一生的仕途。

  对于参加科举的考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出身平民阶层的考生来说,考中进士即可参与国家治理,有机会施展平生所学和人生抱负。登科的进士们如能在未来的仕途中报效国家、造福人民,就可以实现儒家追求的人生价值,享受世人的敬仰,乃至青史留名,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虽然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已经落幕,但其深远的影响和在中国历史中留下的印记仍不少。例如,在作为元明清三朝首都的北京城内,至今依然有许多与科举相关的遗产、遗迹,如国子监、北京孔庙、各省会馆等古代建筑群;又或如府学胡同、贡院东西街等道路名称;再如琉璃厂等因科举士子而兴盛的文化商业街区等,皆因科举而在北京城内留下了影响至今的烙印。但如果我们仅看到这些遗存、遗迹,还尚不足以体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国家中的重要性和彰显度。

  实际上,在象征国家正统、体现国家意志的北京中轴线空间序列之上,也有诸多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之处。除了前文提到的故宫最重要的宫殿——太和殿、保和殿,以及天安门、御道等与科举制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外,荣获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获准奉旨从御道出天安门,在北京城内巡回,举行隆重的夸官仪式,以彰显皇帝对科举出身的特殊尊荣,借以激发民间传承耕读家风,鼓舞知识精英投身科举,为国效力。

  总之,北京中轴线上一系列与科举相关的遗产,都体现着科举的重要性。而散布在全国各地乃至东亚一些国家的文庙、学宫、书院,城市或乡村道路上竖立的进士及第牌坊,民居雕梁画栋上的科举故事,各种地方戏曲唱腔中的才子佳人,乃至中国古代婚礼上模仿状元夸官服饰的新郎服饰等等,则处处体现着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全面且深刻的渗透和影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科举制度遗留下的种种文化遗产和历史印记,去探寻一千多年间的中国以及中国人,触摸国家变革与历史演进的脉动,体会先人执着的家国情怀,认识中华民族伟大的成就,更可以激励世人,开创更辉煌的文明。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