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问题和方略

陶继新

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同样是课改教师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改面临的问题

在看到课程改革实验丰硕果实的同时,我们切不可滋生大喜过望的骄傲;因为在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相当难以解决的问题。正视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以后的实验乃至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当多的教师教育观念不适应。面对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重大变革,相当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进入到行动的“盲区”。有些人“旧瓶装新酒”,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如城市学校硬件好、师资强、信息灵、而偏远乡村学校设备差、师资弱、信息闭塞;语文、数学在实施新课程时迅速扎实,而音体美等学科则相对滞后;年轻教师观念转变快,年龄较大的教师适应新教材便比较困难等。即便在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同一年龄段的教师,也因其个人文化素养、责任意识、情感投入等的差异,会产生高低有别的课改效果。一些地方以经济不太发达而减少对课改资金的投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状态。

教师文化素养偏低带来实施质量差。新的课程标准与教材需要拥有新的教育理念与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但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了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很少读书学习与业务进修。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失去了既有的教参,不少人不知所从。

评价相对滞后。新的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情况是,不少实验者当务之急是了解“标准”,往往无暇顾及评价的问题。如果学习内容是新的,评价一如先前,特别是作为终极评价的升学考试还是旧有的体系,课程改革也就有可能败北于终点。

搞好课改的应对方略

中国不仅要使自己的经济融入世界,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教育融入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是众多教师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让教师走上终身教育之路。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为了在学生中重塑自己的形象,广大教师应当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进修培训,主动学习,不应是他律的强求,而应是自我心理的渴望。参加培训固然重要,而自我学习,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学习,则更为重要。

培养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实践经验的课改骨干队伍。如何把新的课程体系落到教育教学改革实处?需要有一大批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员去做创新性的工作。这支队伍中有教育科研人员、教研人员,也需要一线的教师,他们进行过认真的理论探索,也对课改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既清楚地了解当今课改的动向,甚至是世界课程改革的信息,又能经常与教师,甚至是学生打成一片,深谙本地教学实际,特别是了解当地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熟知开发学生潜能的具体办法。要对他们进行组织、培训,要使他们真正成为课改的带头人和领路人。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评价标准,新的评价标准反过来又会推动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所以,在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同时,要认真构建与之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构建一个既适于本地校和学生学习实际的评价体系,又要展望未来,构建起一个与世界接轨,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富有现代特色的评价体系。

加大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为了开发一系列的课程文本,而更加注重参与过程本身,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修养。地方课程的编写,要关注教育理念与知识信息的更新,注重就地取材与本地教学的实际,组织有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教材编写人员。“校本”强调课程开发活动是学校发起的,并在学校中实施,强调从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出发,强调对学校和社区资源的利用。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资源,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从空间结构看,课程发展走向了立体化与动态化;从时间结构看,学生的学习已不只是局限于有限的几门学科的课堂学习,而是扩展到学校的整个生活之中,呈现出百花争妍的态势。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课程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正在占据主导地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