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无君却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唐忠臣胡则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末,曹彬率领的宋军终于赶在过年前攻克了南唐都城金陵,末代国主李煜投降。曹彬命令李煜写亲笔信命令南唐各州郡投降。
然而,宋太祖和曹彬都万万没想到,灭唐之战并没有随着李煜的投降而结束,硬是有不愿认命的人,在国家也没了、领导也投了的情况下把战事拖到了第二年。
这个不认命的汉子叫做胡则,有的记载叫胡德。
胡则虽然是军人,但并非地方军政长官,只是奉化军治所江州(约在今九江)副使,哪怕有心继续抵抗,没有根据地,也只能有心无力,除非他的顶头上司愿意带队。
理论上胡则的顶头上司应该是奉化军节度使也是李煜的胞弟鄂国公李从谦,但李从谦显然没有亲临江州,所以胡则实际上的顶头上司是江州刺史谢彦宾。
然而谢彦宾却拿着李煜的书信召集大家开会,说要奉命投降。
胡则当时就气得出去了,召来下属:我们世代受老李家之恩,不可辜负。京城被围已久,谁知道国主的亲笔信是不是真的?现在刺史要投降,你们愿意和我一起为了忠义而死吗?
得到众人的支持后,胡则便发动了兵变。谢彦宾逃到排水沟里,被抓出来杀了。
这样,胡则就在众望所归之下成为了新的江州刺史。
宋太祖命先锋都指挥使曹翰为南面行营招安巡检使,负责攻打江州。
连偌大的南唐都亡了,区区江州又能阻拦宋军几时?
但直到真正交战,曹翰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江州城池背靠江水和高山,城楼上有楼橹(古时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地势高险,城池坚固。
这座难以攻打的坚城当初又是怎么被南唐得到的呢?这要追溯到唐朝末年,江州刺史钟延规主动投靠淮南节度使杨渥,后来南唐又篡夺了杨氏政权,也就是说,对南唐来说,江州是白捡的,宋朝无法从中获取破城经验。
曹翰一边攻城,一边劝降。而胡则也是一边守城,一边拒绝。
虽然史书对胡则尤其是早年的记载不多,但可以明确的是他曾经在名将刘仁赡手下工作过。后周年间,周世宗大举攻唐,刘仁赡守御重镇寿州一年有余,直到病重将死才被下属代表着投降,令周世宗敬服,因而在死后同时得到后周和南唐两国的哀荣。这时候距离刘仁赡去世也已经近二十年了,可见胡则肯定是个老军人,而年轻时的经历,又让他从刘仁赡身上学到了守城的经验。
宋军死伤惨重,宋太祖下诏督责曹翰。
开宝九年(976年)四月,坚持了四个月的江州城终于被攻破。
按正史,不能怪胡则,他尽力了,可他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生病,当他已经病得不能亲自指挥,南唐最后的土地陷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按一些野史的记载,胡则就要负一些责任了——他因为鱼不好吃而生气,想杀做鱼的士兵。他的妻子说:“为了守城,江州已经遍地尸骨了,为什么要为了一顿饭杀一个守城士兵呢?”才作罢。然而这个兼职厨师的士兵却连夜缒城而出,向曹翰透露了城中虚实,说城西南因为背靠高山,平时不设防,并且亲自带着宋军前去,当夜就打破了江州城。
即便如此,守军仍然哭着与宋军巷战,有进无退,仍然给宋军造成了伤亡。
曹翰怒了,在病床上活捉了胡则,指责他不顺应时势,抵抗朝廷大军。
胡则说:“狗朝着不是自己的主人的人吠,不是很正常吗?这也能怪我?”
曹翰也不废话了,把胡则放在木驴上,要处以磔刑——这是一种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的酷刑,可见他对胡则恨到了什么程度。他不是好脾气的人,刚出兵就闯进了和尚的寺庙,还为了吓唬和尚自称“杀人不眨眼将军”,为中华文化贡献了一个五个字的成语。
但胡则本来就病重,这时候应该也失去了苟活的动力,不等行刑就死了。于是曹翰只能拿胡则的尸体出气,腰斩示众,再杀了当初和胡则一起兵变的牙校宋德明等人。为了避免江州以后再被反对势力利用,他将江州城防拆了七尺。
先前,宋太祖听说了胡则的事,觉得此人忠心可嘉,估计着攻克江州的时间,派使者拿着诏书前去命令曹翰赦免江州守军。可曹翰却憋足了气,也杀红了眼。宋太祖的使者又在独树浦遇到大风,无法渡河。等使者到了,正好迟了一天,曹翰已经屠城完毕,胡则满门无一幸免。
先前曹彬在即将攻破金陵时,不惜装病,换来了诸将不屠城的承诺,不曾想打破了金陵后,却先遭到胡则抗命,再遭到曹翰打脸。
胡则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然而中国的历史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从未消失过。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