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个平凡却知足的人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大自然如此,人生亦然,家财万贯,不过一日三餐,广厦千平,无非卧榻三尺三。 在这个沸腾的时代,人们争分夺秒,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得到的不够多,怕这一生,只能平凡庸碌的度过。
想起小品里的那句玩笑:“要多少,是多啊?”多多少少,无非几个数字,却让许多人,赔上了半生岁月。
01辛苦半生,归于平凡
过去几日,朋友圈被一位大爷刷屏,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他拥有一幢1300平的大宅子,室内家具,屋外装潢,均按自己的喜好设计。家庭和睦,富贵有余,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生赢家”吧。 可大爷并不长居于此,而是常年住在北京的小胡同中,在27平的小屋里,悠然安逸,自得其乐。
面对两位偶然闯入的小辈,热情招呼,毫不怠慢,平静舒缓的讲述自己的前半生,二八之年,远离父母,背井离乡,独自奋斗。下乡,种地,抽大粪,搓沙土,终日与垃圾为伍,还要独自拉扯子女,这样的生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
好在,一切努力皆有结果,如今功成退隐,安享晚年。正因为尝过最苦的日子,才知道平凡有多可贵。一千平的宅子,华丽也冷清,倒不如这27平的逼仄小屋,来的实在,过得安心。 儒学大师马一浮曾在诗里写:“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见识了世界的庞杂与艰辛,仍然没有抛弃对细微之物的喜爱,辛苦半生,归于平凡,知满足,常欢笑,隐于市井,做出世之人。
02满足当下,乐得平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从未听过谁有完美的一生,可却见过不少,一世逍遥的人。 比如刘禹锡,那个屡遭贬谪,却从来都乐得自在的“种桃道士”。贬至安徽和州时,被安排在偏僻城南,一地荒芜,可他看到了眼前的大江,赏江水,观白帆,身在和州,难得静思,自在逍遥,愉快满足。
又迁至城北河边,房间小一半,心却从不狭,小河流淌,杨柳依依,见如此景象,恍然若长安,于是他写下:“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后被赶至城中陋室,无河无江,无帆无柳,可他仍怡然自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旁人不屑一顾的野草苔花,是他一人的美景佳园,故而反问:“何陋之有?”
或许正是这样的刘禹锡,才担得起“诗豪”一名,一生坎坷,却随遇而安,生活拮据,却容易满足,平凡而逍遥,从不知落寞为何物。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但这碎银几两,也断了儿时念想,让少年染上沧桑,压弯了脊梁。”读来心酸,却又无可奈何,人之在世,便有责任,吃必吃的苦,无人能免于平凡。而在这平凡之中,
有人整日欢笑,苦中作乐,有人面带愁容,终日抱怨。
因为在后者眼里,生活是苦药,只治标不治本,终日煎熬,满面愁容,怨声载道,痛恨平凡。在前者看来,生活是蜜糖,虽坎坷辛苦,平凡庸碌,然偶有惊喜,乐得逍遥。 曾国藩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人生便是如此了,没有一帆风顺,更难圆圆满满,若能在局促现实中,学会知足,乐得平凡,便可得天地宽阔,宇宙浩大。
03平凡知足,看见幸福
对于幸福,林语堂的定义是:“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四件幸福事,件件平凡,涵盖众生。若已成家,幸福便是和孩子做游戏,他是生命的延续,亦是幸福的天使。若旁有伴侣,便做些浪漫小事,或共用晚餐,或耳鬓厮磨,灵魂契合的人相遇,便是最大的幸福。
若父母尚在,要常回家吃饭,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是最幸福的模样。若孤身一人,或可慵懒一些,辛苦一日,踩着星月回家,把自己摊在床上,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放空自己,也是幸福。
上学的时候,学习力学,老师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也是,你微笑对他,他便报以蜜糖,中和苦涩。这一路走来,坎坷艰辛,平凡无华,可若懂得知足,便随处是幸福。
岁月安好,难得平凡,精力有限,懂得知足,人生苦短,而甜长。在随世人慌张奔忙时,别忘记抬头,看看月光,那是平凡一生里,最易得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