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典范 | 孙中山墨迹欣赏
....
图/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华民国的创立者,被尊称为国父。
孙中山好写字,身前留下的大量墨宝,不仅是珍贵的革命史料,也是难得的书法作品。无论是案头小牍或辟窠巨构,所书皆开阔雄浑、朗健清逸,字字独立却气脉浑整。自始至终都贯彻着一种正大、沉毅、豪迈的阳刚精神和恢弘独特的美感,在雍和中透着高雅不俗,体现了孙中山的伟人气魄和不朽精神。
图/孙中山书法《明德》
中山先生当然不是书法知名,但他的书法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韵味。中山先生的字,结体紧密,气象雍容,有一种大家风范。他放笔直书,随意挥毫,不受任何拘束,但不离书法其宗,刚劲有力的书法中透出了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拘泥于传统布局排列,突破旧规,而更注重书写内容及笔下情感的表达,一气呵成。
中山先生是一位革命的实践者,不可能临池学书般地只专心于书法。他的书法不是练出来的,而纯粹是从心灵里流露出来,是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与伟大理想自成一体,“字如其人”在孙中山先生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图/孙中山书法《博爱》
研究孙中山的书法是个冷门,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理事欧宝龄却孜孜以求研究了20多年。他说,从孙中山的书法中,不但看到了孙中山书法的典雅精妙,别具一格,而且字里行间中也透露出孙中山独特的人格魅力。
图/孙中山书法《有志竟成》
欧宝龄说,孙中山的书法主要融会王体、颜体和苏体诸家,自成一家。其书法在现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经常见到的孙中山书法包括赠送给很多友人的“天下为公”、“博爱”的比较多,现在我们在很多场合都能见到,比如“天下为公”在孙中山故居门口就有,孙中山纪念堂都有。这些都是孙中山书法的一些精华。”
图/孙中山书法《天下为公》
欧宝龄说,书法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反映人的素质和修养。所谓字如其人,从孙中山书法中同样可看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孙中山由于他博爱的胸襟,所以他的人格都反映在书法里面。他的书法不是作为纯粹的写字,而是表达他一种情怀、情操,所以很有感染力。给予一种鼓舞,一种激动的力量。比如“天下为公”,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天下为公就是一种人类的理想,世界大同,都是世界趋于和平,人类趋于和满幸福,在书法中表达很简洁就流露出来。”
图/孙中山书法《用便民生》
民国四大书家之一的谭延闿评说孙中山书法:“故时贤谓总理之怪,深得唐人气韵,流美自然,非力学所能工。至其矜慎厚重,不诡不随,又适如其人焉。”又说:“其书不但似苏东坡,而往往有唐人写经笔意,正直雍和如其人,真天资聪明,凡夫须学而不能也。”谭延闿也是民国一代书法大家,长期追随孙中山,所述当然透彻,这也成为评论孙中山书法较为经典的论述。
图/孙中山行政手迹
孙中山在其《孙文学说》所说的“能用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大概亦可移用在他的书法中。孙中山写字十分认真,“生平未尝临池学书,而笔笔端重,胎息深厚,无潦草从事者。其手稿《孙文学说》,全书数万言,皆为总理手写,一字不苟。”孙中山擅楷书、行书两体,篆书、隶书均未曾见署。其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一篇中同一字出现多次,也决不删繁从简,而一字数型以其博。
书法风格一脉相承,无论是案头小牍或挥椽巨构,所书皆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字字独立却气脉浑整。在从事长期国民革命中,孙中山有一特别的习惯,即在书写手令、信函时,往往喜用“西纸”,不用石砚磨墨,直接用毛笔沾外国墨水书写,取其便利而色调,不需磨墨功夫,以求节省时间从事革命活动。但他在题词赠送同志,鼓励仁人革命斗志时,使用的仍是毛笔、砚台、墨条和中国宣纸。
图/孙中山《致胡汉民书》
以上这些,统是孙中山先生命笔作书时思想上法制性强,态度上严肃认真,文字上基础深厚,在书艺上广泛吸收,反映到他笔下来的。他未尝以书法家自鸣,但谁说他没有书法上的艺术修养呢!对书法艺术的吸收与发挥,正好为我们后人学习。他在那个时代对书法的传统继承与创造,我们必须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