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6:终究都无法逃脱!
每一个幼儿园小男生的梦想都不会是用毕生的时间在城市中供一套房。每一个幼儿园小男生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在适婚年纪找不到人结婚,反而要用尽讥讽和嘲笑的方式去劝女生降低标准。然而,现实就是这样魔幻。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当下的中国存在2.4亿适婚的单身人群。那些曾经想拯救世界,成为人上人的男孩们,今天都在抱怨十几万的彩礼太贵,抱怨女生太现实,要求太高。一个个都梦想着在这种事情上能回到父辈那个时代的状态。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当周王朝治下的体系逐渐瓦解,社会走向礼崩乐坏之时,孔夫子却试图说服各国的诸侯们恢复往昔的秩序。要知道,恰恰是各国的诸侯最有意愿摧毁周礼和宗法体系下原有的尊卑秩序,让一切都凭实力说话!所以,孔子奔波一生最终也只能如丧家之犬。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即便是孔夫子的一厢情愿也逃脱不了逆流而动的悲剧命运。还是商鞅比较懂事,既然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可避免的滚滚向前,干脆就顺势而为,搞的更加彻底一些!时代变迁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了千千万万还沉浸在旧梦中的人们…
早几天那辆开了好几年的汽油车又出了点问题,我也懒得去修了。为了保留那个来自不易的车牌,就花了80多万换了辆新的。当我走进4S店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要买的品牌和型号,甚至车上的选配音响的特点我都搞清楚了。我还是比较有主见的,当做出判断和决策之后,不会因为细节的出入而改变核心判断。所以,他们的销售人员不会对我的决策产生任何影响。正因为如此,我打算观察一下销售人员的行为。
我换了身去健身房的衣服就进了门,就差脚上穿人字拖,否则就彻底齐活了:背心、短裤、人字拖,手上还提着个袋子。当我进门的时候,两旁站着身材高挑,胸肌发达,穿着黑丝,哦不,黑色套装的精致女销售。不知道她们用的是什么香水,把我熏的有点把持不住。虽然我放肆的用目光对她们上下都扫描了一遍,但她们冷若冰霜的脸上,眼珠子都没有转一下。其他手上挽着美女的中年油腻男进门时,她们反而会微笑着迎上去…
我进去之后一直没有人来搭理我,有一个女销售宁可站在门口也不过来礼貌性的给我介绍一下。我确实给了她提成的机会,但她就是不过来。我向她招手她也视而不见。于是,我自己向目标车型那边走去。结果那辆车和旁边的另一辆S级的车都是锁住的,不让人坐进去,只能看看外观。
有个像高粱秆一样的男销售走了过来,他很礼貌的对我说:不好意思,店里有规定,这两辆车都要锁住,您可以到别的车里看看。我说,谢谢!我就想买这辆。他下意识的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我大概猜出了他在想什么,我掏出手机给他看了一下手机银行账户上的余额。然后对他说:就是这两辆锁住的加起来一次性付清上面的钱也够了。我今天真的要买这辆,你不用介绍车了,我们就谈价格吧,对这辆车的了解你可能还没有我多。比如,它的柏林之声音响是同轴音响吗?他的表情先是尴尬,然后是惊喜,最后变得有点手脚无措:您,您,您… 稍等片刻,我马上去拿钥匙… 结果他转身的时候还差点摔倒。
剩下的事水到渠成走完流程。交钱之后,他非常感激的说:我这周都还没有开过单,真是太感谢您了!定下来办手续的时候,旁边的女销售一改之前我很欣赏的高冷,变得低眉顺目还热情主动,那个胸肌发达的黑丝女居然主动凑过来加微信,结果被那位担心她截胡的男同事阻止了。我就是这么贱,当她们高冷的时候,我觉得她们很有韵味,而她一热情起来,而且表现出低眉顺目的样子,之前的好感瞬间荡然无存,反而滋生出某种说不上来的失落——就如同北上广深衣冠楚楚的tony, jim, steven, july, ada, kathy过年回到了家乡,卸下满脸的精致和时尚,换上花布棉袄,举手投足间恢复成铁蛋、二丫、狗剩、翠花的本来面目…
小时候我受的教育告诉我:威武不在衣冠。一直以来,我都以此为生活准则,多年之后才明白:老爷子给我灌输这样的观念,主要是不想给我买新衣服!这个时代的人会非常直白的说:你的五官都没看上,哪里有兴趣去了解你的三观。你不能指责人们变得肤浅了,时代的潮流就是这样,当那个无形的网络能够在更深远的空间中,揽括进更广泛的人群之后,所有的评判标准都必然会越来越表面化,也越来越趋于一致!
这种简化的过程是一种趋势,它在帮助普通人降低判断和决策的门槛。而门槛的降低会反过来进一步减弱普通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从众和跟风不仅是乌合之众的普遍特质,也是自我判断丧失后的稳妥选择——在任何共同体之中,个体越是丧失自我判断能力,整个群体就越容易被引导、调动、控制和消耗。(这些现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成因和背后的驱动力,以后用单独的篇幅详细呈现整个脉络,在此之简单的提一下)
早两天流行一篇力学论文,论文的引言部分起首有这么一句话:本文不需要引用任何文献。我当时也觉得这人真狂妄。后来看了作者的名字之后就觉得理所当然了。它是中国这个领域的祖师爷钱伟长写的,他写出来就是给我们当引用文献用的!过去的交流是在社会精英群体之间,他们随手写的一封信都需要我们背诵全文。随手写下的公式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基石。随着范围的扩大,门槛就会越降越低——你会发现,所有大众化的东西都在不断的往下兼容,也在不断的简化。然而,对人和事的判断和决策并不会顺着这个潮流,反而会逆潮流,变得越来越难!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趋势下,干扰因素和非理性行为只会越来越多。从而让缺乏判断能力的个体更加的感觉步步惊心又无所适从。
不用举复杂的例子,读过《A335:必须与焦虑长期共存!》的人就会明白,现代的男男女女拥有了更便捷的工具去了解彼此的底细,但是,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是不是更加无法对对方做出准确的判断了?答案是肯定的!俗话说,智者不惑。真正拥有一眼看穿的能力,你根本就不会患得患失。就好比那些拖家带口去看车看房的男人。我并不是说他不具有买的能力,而是他在当下做不了决定:目标不清晰,需求不明确,还不敢担责任——既怕买贵,又怕买亏,还怕被家里其它人指责,所以他就把所有人都叫上。
有的时候我们无法挣脱一种趋势,必须顺势而为。我以前特别不喜欢穿正装。曾经有一次见个年纪比较大的客户,刚开始还聊的好好的,吃饭的时候他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我不尊重他。这种误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你的解释,更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信你的解释。有的时候,形式就是内容!我们选择尊重别人的习惯,恰恰是为了减少沟通的成本。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条件的包容,本质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糊弄和鄙视。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直击本质的说话方式。但是,我一旦离开了经常打交道的人群,这种说话方式就很容易得罪人。早些天开车在路上为了躲避左边突然冲出来的小朋友,往右边偏的时候,被右后方跟的特别紧的出租车擦了一下。我本来就有急事,从车上下来就直接跟他说:你跟的太紧了,就算我全责,你补漆花不了400块,我给你800,这事就结了,我还有事去!结果出租车司机觉得我的态度盛气凌人“欺负人”,而且“极度伤他尊严”,非得耗在那里,等交警过来判。第一个交警说我们都有责任,他更不乐意了,又要求复议。我突然发现,他的心结并非在利益上。于是,走过去违心的自我贬损了一番,还向他道歉,最后他考虑到我这个小地方来的底层人也不容易,就没要我赔偿他800,只要了400,还跟我说他有熟人,补漆可以更便宜。看着他远去的车影,我感慨万千:他明明可以当场就拿800块钱走人,搞了半天,最后心满意足的拿了400,不仅惹的交警差点开罚单,还耽误自己挣钱。这些代价仅仅是为了获得口头上的尊重!《A215:为富人办事,为穷人说话!》
小时候老爷子教育我:越往上,说话就要越直接,直接说利弊,不要绕圈子。越往下,就越要客气,三句好话暖人心,一旦心里舒服了,就会不计成本。活得越久越发现真是这么个理!人性就是如此,总是愿意为自己的匮乏支付高昂的成本!
美女对于普通男人来说是奢侈品,他们不仅愿意倾其所有,甚至愿意为了拥有而透支未来。然而,当这个普通男人能够突破自我再往上走上一两层之后,他就不愿意了!读过《A351:你为什么也不愿意?!》的人就更能理解那些不可言说的隐蔽心理。有时候,别人为你不惜代价并不是因为你很重要,他仅仅是在为自己的匮乏买单。一旦不再匮乏,所有附加在你身上的光环都会散去,露出你本来的样子。某些觉醒的男人瞬间就会想抽自己,觉得不值!恰恰是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导致彼此指责、埋怨、冲突、撕扯和破碎…
我记得在《A340:只有同类才能满足你的诉求!》中描述过一个悖论。那个悖论阐述与匹配的时候,上面阐述的则是匹配上了,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的破碎。其实,所有人的哀怨和恐惧都源于这样的一个原点悖论:如何在自己不变或者变得更差的情况下依然能在某种关系中获取永恒的满足?醒醒,快醒醒,你亲生父母都做不到!前不久有一部贾玲主演的电影火遍大江南北,就是因为观众从电影中看到了一个不管自己如何糟糕都能无限包容自己的母亲。导演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预料了观众的自我代入,并恰到好处的给了他们一种心理按摩式的情绪满足。
谁都曾经天真过,但最后都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20岁时曾独自背着个包一路西行,最远抵达了喀什。出发前还曾对自己说:大丈夫当负剑西行,千里孤影,上不负皇天后土,下不负剑棋酒友,其余皆不复为念,有缘牵手于风雨飘渺,缘尽陌路于夕阳古道… 今天可以随时开着越野车一路西行,不再需要挤7天7夜的绿皮火车,然而,已经自己再也没有了那样清澈的眼神,没有了当年的青春、洒脱和豪情。幼儿园里的每一个小男孩都看起来像天才,但岁月会磨去他们的菱角,最终都变得油腻、秃顶、肥胖、邋遢,甚至颓废、无趣、怯弱、乏味、琐碎…
早两天在4S店的展厅大屏幕上看了一个宣传片广告,着实被感动了一把。煽情的广告总是会把汽车与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清晰的记得最后的场景和那句触动人心的话:父母在,人生尚知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很小的时候,他随手抽出一本旧书让我背,我依稀记得上面有一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长大后,我第一次外出闯荡,他提着箱子,一路默然无语送我到车站。临别的时候,他把箱子递给我:快走吧,大丈夫四海为家!不要回头!《没有退路的一代人!》
学生时代读李熬写的《北京法源寺》,依稀记得最后的场景中老和尚对他的弟子——后来的革命家邵子力说:与人的生命比起来,法源寺已经存在了数百年,见证了无数的腥风血雨和时代变迁,不是我们在与它告别,是它在向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告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康先生有他们的救世方式,你们有你们的方式。你去吧,成功了,你可以回到法源寺终老。失败了,你可以像袁督师一样在法源寺停灵!
父母既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是时空中承上启下的节点——连接着久远的过去和同样遥远的未来。我们的生命就如同时代变迁的周期,有上升的绚烂,也有下坠的落寞,但终究只是过客,即便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依然是行进在生老病死的既定轨道上——每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方式,但终究还是会变成新的节点…《A399:普通人都无法接受自己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