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背後的故事(五):歌利亞的頭顱

《歌利亞的頭顱》,灰泥,安德烈·德爾·維羅齊奧
正在熱展的文藝復興459件作品中,這件藝術品尺寸很小,很容易被無視。自己也是來了數次出於好奇才瞄了一眼標牌:《歌利亞的頭顱》安德烈·德爾·維羅齊奧(Andrea del Verrocchio,1435~1488)作品,達·芬奇老師!
十五世紀,當年幼的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04.15~1519.05.02)從家鄉芬奇鎮來到佛羅倫薩,很快便投入維羅齊奧的工作室開始學徒生涯,包括後來聲名顯赫的波提切利是他的學長之一。作為工作室老闆的維羅齊奧幾乎樣樣精通,但以雕刻最為擅長。

《大衛》安德烈·德爾·維羅齊奧,攝於佛羅倫薩巴傑羅美術館
這件雕刻作品《大衛》,據說模特便是年僅16歲的達·芬奇,可以說是非常罕見。

上圖:灰泥製品,下圖:青銅製品,作者均為維羅齊奧
通過此次見到的灰泥版《歌利亞的頭顱》與青銅版《大衛》腳下歌利亞頭顱同角度照片的比對,不免讓人相信灰泥版是青銅版的樣品。
儘管達·芬奇當時十分年輕,但繪畫水平進步神速。一次教會委託維羅齊奧工作室繪製《耶穌受洗圖》,接受訂單的維羅齊奧完成作品的大部,留下一個小天使叫達·芬奇去完成。據傳,當整幅作品完成后,維羅齊奧看后當即表示達·芬奇的繪畫水平已經超過他,決定從此不再繪畫。

《基督受洗圖》維羅齊奧與達·芬奇,現藏烏菲齊美術館

達·芬奇繪製的小天使

《維納斯的誕生》波提切利,現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
而這幅《維納斯的誕生》,讓後人永遠記住了文藝復興時期這個偉大的名字: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05.17)。但是,波提切利和達·芬奇的老師,維羅齊奧這個名字同樣不能被遺忘!
作品背後的故事:
(二):但以理、大衛和所羅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