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赵殿文,1957年生,黑龙江肇源人。肇源“驿站文化研究”办公室主任,肇源县政协常委。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肇源县楹联协会副主席。诗《颂党伟业兴》获中宣部2016年庆建党95周年三等奖;春联论文获2017年中国(高密)楹联论坛二等奖;楹联征文获2017中国(三门峡)入选奖。楹联作品获2017吉林松原庆建市25周年征联一等奖,楹联作品获2018山东济南市春联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多副“楹联”、“楹联故事”发表在《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黑龙江联坛》等报刊上。

春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赵殿文

引言

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蕴含丰富,对仗工整,韵律协调,形式活泼,雅俗共赏。千百年来为文人雅士和人民群众所喜爱,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它承载传统、教化民心、美饰环境、传播文明等,对社会产生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春联文化”,可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春联文化的起源及意义

春联起源于桃符,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周代”时用木板刻字对联,到了宋朝时期开始盛行对联,仍叫桃符。宋代以后改为春联,诗人王安石曾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后来叫“贴春联。”一直流传至今。

中华民族乃文明古国,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今年初,中央以文件形式专题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高度概括了传承发展内容、文化蕴含、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部署了传承发展一系列的重点工作任务;精准提出了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方案和条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春联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独立革命斗争中和新中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因此,推广传承发展春联文化,就是实现“全民文化”的重要保证。

春联文化的实用性及产生的效应

(一)春联文化的特点及实用性。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楹联可分为:春联、行业联、婚庆联、景观联、赠贺联、俢身联、诙谐联、挽联等。在人们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春联。春联是用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的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和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各家各户,都要贴上大红门对、春联、福字等。一来增添过年喜庆气氛,讴歌一年丰硕成果。二来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实现美好愿望;千百年来多少个朝代一直传承至今。

(二)春联文化可改进和提升民俗文化的内涵。春联文化历史虽然较长,但是,地域民俗文化根深蒂固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些年来,我们黑龙江肇源县是全国授牌的楹联文化县,自盛名以后,城乡上下楹联文化氛围不断扩大,百姓楹联文化水平日益提高。使得春联文化在地域民俗文化基础上得到了升华。我们肇源县有“六大”古驿站建立在康熙、乾隆皇帝年间,建站至今全县有站人后裔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年来,他们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基础,即“站人文化”。“站人民俗文化”的特征,就是现在东北“方言”(地方话)的前身,这种民俗文化一直传承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辈人,很俗很常用,这种语言文化不少人过春节用它当对联:什么“饺子馒头大米饭,鸡鸭鱼肉吃的全”、“夫妻相合好,黄土能变宝”等等,举不胜举。都是一些顺口溜式的吉祥话,有近似春联文化的表面,但在内涵上达不上春联文化的水准。似像非像,多少年来一直这样传承。

为了让春联文化结合地域文化共同升华,肇源县先后两次搞站人文化“驿站杯”全国征联大赛,让春联提升地域文化,让百姓懂得春联文化。每次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征联作者达几千人,收到参赛精华春联作品超万副。获奖作者得到奖金并与入围作者每人回赠一册春联作品集。同时,将“驿站杯”优秀春联作品集发放到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学校、乡镇、村屯和百姓手中,营造出城乡上下读春联、学春联、写春联的氛围,使得全县人民真正懂得什么是春联?什么是春联文化?这样改变和升华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地域对联文化”知识。

(三)春联文化即有社会作用,又给百姓带来了经济效应。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互相对对联,饮酒作乐。也有很多文人在民族革命斗争中用对联抨击社会,攻击敌人。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新中国建设中春联文化一直得到巨大应用。特别改革开放,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春联文化、春联广告作用非同小可。举个实际例子吧,(说我们肇源县),打造春联广告,促进产品销售,富了一方百姓。

广告,是如今市场经济促销产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广告内容能否打动顾客很重要。以往惯例做广告都是靠语言华丽、靠名人、靠大腕来做,久而久之,老声常谈,一个模式化,顾客感觉乏味。然而,用标准春联做广告,对仗工整,平仄相间,音韵和谐,短小精悍,好读易记。一副春联就能道出一个历史故事,很能感动顾客。使得广告空间不断扩大。在这工作环节上,肇源县深有感触,效果极佳。据史料记载,当年康熙皇帝到过肇源“古龙驿站”,吃过古龙小米赞不绝口。后来古龙小米年年奉贡朝廷,被皇上御点为“贡米”。几百年的故事传承至今。如今这里的农民大面积种谷子,通过春联广告浩瀚长城内外起了大作用:如:“前代清庭,康熙御点古龙贡;今朝博览,会上疯签订货单”。这是写哈尔滨“农博会”顾客订单买古龙贡米的对联。古龙贡米在全国各地畅销,订货单像雪花一样飘落而至,顾客应接不暇。谷农心花怒放,喜上眉梢。经济效益年年可观。

肇源县和平乡6年前建个大型“塞北花都”,是东北最大花卉基地,鲜花璀璨,色彩斑斓,鲜花基地旁边有一棵神奇的一千多年古榆树,树名叫“玉皇辇”。树冠似伞型,枝繁叶茂。有着感人肺腑的传说故事。招揽游人不断,拜访古榆香火鼎盛。通过打造楹联广告,把鲜花和古榆嵌在一起了,“春风十里观花海;寻梦千年拜古榆。”顾客一听则清,一看则明。

通过春联广告的方式宣传,即典雅又含寓意,招揽顾客和游人前来赏花、买花、订单购花,深得顾客赞誉。鲜花不但畅销东北三省,而且有大部分销往俄罗斯市场。花农户均年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复兴村的“王大娘”咸菜,鲶鱼沟的“大雁”、“民意乡的花生、”、“茂兴镇的地瓜、绿豆、芝麻”等等,都是用雅美动听的历史故事浓缩出一副副经典春联,而后打造春联广告,使得产品在市场上一路畅销。通过春联广告,帮了农民大忙。即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又增添了商业文化品味,使消费者在购买所需商品时,又受到了艺术文化的熏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楹联这个传统艺术与现代企业文化嫁接联姻,这样可以锦上添花。更好的发挥春联在广告中的独特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富了一方百姓起到了效应。

(四)春联文化能给城市带来高雅的品位。一个城市的春联精品文化水平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文明程度自然就提高了。就肇源县而言,楹联文化县起到了先导各项工作文明作用。现在百姓到党政机关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不见了,办事顺理成章了。在全县上下说春联文化成了时尚风气,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乡镇,不论哪级领导开会讲话,都爱用适用贴切的春联来开头和结尾,有的讲话中还要插用春联。大家觉得内容铿锵有力,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由于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是信誉指数的提升,自然带来了和谐幸福的正能量。近几年,来肇源县旅游观光的人多了;写诗赏联的文人墨客多了;投资兴办企业的工厂多了;有“鹅香酒业”、“金祖酒业”、生猪肉联厂、奶牛场等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入驻肇源。拉动了地方经济不断增长。

春联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宋代以后,每逢过年,贴春联都是红纸人工毛笔书写。一直持续几百年后,到了新中国改革开放90年代初,我国南方民营企业春联印刷工厂迅速掘起,印刷品春联成了商品应运而生。每逢春节前夕,从城里到农村,大街小巷,印刷品春联铺天盖地。从春联的表面上看,设计新颖,装帧较精美,五颜六色,看得眼花缭乱,表面上看很喜兴。价格又不贵。买到家里贴上很方便,这种印品春联在春节市场上畅销近2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学习春联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发现百姓对印刷品春联有些不太认可,说现在市场上印品春联内容都是十几年前的陈词老调,千篇一律模式化,“春节”有的小区里贴满院春联都是雷同的,一家买的。有人把现在印刷品春联比作是“绣花枕头”,外表华丽,内装不佳。很不接地气,有的春联内容也不适合百姓家贴。失去了春联应有的文化内涵。这种“快餐式”的印品春联“一统江山”将是春联文化的萎缩。很有春联文化的负面影响。

春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春联文化市场发展的前景是可观的,在未来文化发展大潮中是大有作为的,但是,我们认为,优秀的春联文化在今后将成为“全民文化”,并在文化市场真正占领主导地位,仍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从源头上严把印刷品春联质量关。现在印刷品春联占全国春联市场比重非常大,要想全面提升印刷品春联内涵和质量。(1)首先要提高春联印刷品厂家对春联文化的认识,让他们不要把“印品春联”当做一种产品来生产和销售。号召他们改进提高春联印刷底版的质量;(2)国家文化部门或楹联权威部门采取行之有效办法,严肃春联文学艺术,控制劣质印品春联出厂;(3)春联主管部门,可通过全国春联大赛等多种方式,或让春联创作高手和明白人写一写,然后将优秀春联作品汇集成册,免费发放到春联印刷厂家,这样彻底解决了印品春联的优秀底版问题。在源头上装帧再精美点、内容再高雅点、语言再喜庆点、适用再接地气点,百姓打心眼里喜欢。只有老百姓认可了,优秀传统春联文化市场就拓宽了,春联文化就大有作为了,这样才能名副其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自己撰书的春联作者们,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去创作。春联:顾名思义,春节门上贴的对联。首先要写出它现时意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有创新、有所指、有适用性,不能写陈词旧意。比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是一副很久的对联,从春联对仗上是很工整一副对联,说明了“除夕”之夜含义。但从春联寓意方面讲,有些陈旧浅显。因此,今天的春联创作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节奏,创作要有前瞻性、思想性、文学艺术性。

(三)要写出春联的特点。春联,必须要合乎《联律通则》,上下联做到:词性要对品;结构要对应;节律要对拍;平仄要对仗。寓意要喜兴,语言要流畅,读起来要上口,有节日气氛,铿锵有力有节奏。比如:今年鸡年春节,我写一副春联:“瑞雪迎春花遍地;金鸡报晓喜连天。”被《中国楹联报》选登。春联单比不易太长,最好7字联,最多不能超过11字,因门框高度有限。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百姓对春联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把春联写鲜、写活、写出寓意,字斟句酌,写出时代特点。让读者领略之意,陶冶情操。引人入胜,难以忘怀。

(四)抓住机遇,弘扬国粹,从青少年抓起,大步走向春联文化明天。今年年初,中央正式下文件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传统文化恰似久旱逢甘露。一场喜雨滋润着“春联文化”茁长成长。在这大好时节,抓住中央《意见》“给力”机遇,把国粹文化、传统文化、春联文化弘扬起来。让“春联文化”这朵鲜花在祖国大地上四处绽放。让美丽的“联花”伴随着青少年一代代步步成长。春联文化的市场将会繁荣昌盛,春联文化的明天一定走向辉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