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源于阅历: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句话颇具哲理性,多用来形容人生的三个阶段或三重境界。
*见自己,就是说要了解自己,弄清自己的长短优缺、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见自己”是一个人有所发展的基础。人如果看不清自我,就容易盲目地生活,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世界,甚至最终一无所获。
唯有认清自己的兴趣点,并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才有机会在某一领域做到登高望远,才能见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要想更好地认清自我,是需要不断地自省的。当你能够时常自我检点,自觉地剔除内心的不良欲念,不断改进做人做事的方式,也就打破了自我设限,找到了人生的出口,才能昂然走出去,让自己去见天地。
*见天地,是与外部的互动,就是融入社会去经历各种事情,在实践中积累各种经验,增长各种见识,最终让自己成长蜕变。
见天地,知天地之辽阔,又怎能不多几分谦卑之心呢?
见天地,知天地之坎坷,又怎能不懂得进退之道呢?
见天地,最重要的是摸清事物运行的规律,然后顺势而行,赢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从见自己到见天地,是扩大自己的生命格局,是让人生变得更有趣。年轻时就应当多经历,走的地方多了,见识自然也就增长了,眼界自然也就开阔了,就能从“井底之蛙”变成“九天鲲鹏”了。
*见众生,就是在自己有了一番阅历之后,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接触别人、欣赏别人,而后取长补短,从与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得到助益与乐趣。
见众生,是一个接纳与包容的过程,也是一种从小我到大我的提升。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通晓事理、获取能量,使自己不断向上生长。
一个人如果只懂得见自己,便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没办法协调好与别人的关系,也无法得到各种人际助力,最终难免会缩小自己的人生格局。
因此说,不见众生的人生,算不上完整。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三者可以是一种跨越式的关系,是人的自我提升、完善的过程。
而换个角度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也可能是三个人生层面的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你在与物接触、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同时了解了自己、社会、众生。而当你的这三个层面都达到最深的程度时,你就已经和世界联为一体,人生境界已经登峰造极。
见天地、见众生,其实就是为了见自己。谁又能够一开始就认清自己呢?谁不是在历尽沧桑、阅人无数后,才终于遇到了那个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