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创业以来第一次失败
1
记录一次失败的过程
我花了5个月时间去验证的方案,这周以失败告终了。
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我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老的业务线以肉眼可见走向衰退,而我还没找到新的增长点。我并非等着问题自己被解决,事实上,我一直在寻求方案。
我们团队的主营业务是在A平台上做品牌公关,但是因为时间的变化,客户投放A的频次减少了。这个情况在互联网行业是非常正常的,大家应该都有过体验,很多前几年火的东西这两年不火了。
我原本设想的解决方案是,我和合伙人来搞定B平台的传播逻辑,让现在的团队小伙伴去学适应B平台的技能,这样就可以把我们在A平台上的业务迁移到B平台。
但是我尝试了5个月发现,尽管两个平台之间推送算法有些相似,客户投放的方式却完全不同。在A平台我们可以做打包全案,但是B平台更多是号主自己主导的,因此客户会更倾向于去自己去联系号主投单个账号,也就没必要通过供应商了。我们之前的尝试是一直想找到在B平台继续做“打包”和“内容拆分”的方式,但一直没走得通。
所以现在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好在,互联网精益创业有一个非常棒的特点,就是失败了亏的钱并不多,只是损失时间成本比较多。而且原有业务线也并不是消失殆尽,只是现金流没之前那么好了,养活喵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的吃饭问题~
这是我创业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失败”,它给了我两点非常宝贵的经验。
其一是要花最短时间快速验证。花了5个月才发现“走不通”,这个时间成本未免有些过高了。之所以花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之前的逻辑是“我们之所以能在A平台成功,是因为我和合伙人都是A平台的大V。因此,我们要想在B平台取得成功,就必须得在B平台成为大V,至少得在B平台做个账号。”
于是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研究如何做号”上。后来我有个公司规模比我们大很多的朋友告诉我,其实完全可以通过跟已经做成的号主谈合作来验证,这样就可以跳过“做号”的步骤。但这个就涉及到我的心理障碍了(第二部分说),而我连主动加人微信都不敢……
还有我仔细想了一下,“成为某平台的大V”和“可以在这个平台开展业务”其实并无强关联,只是以KOL身份去谈价格、拓展其他博主会比较容易,并不是说没这个身份就不能做。
其二是不要想当然,多看看市场。“A平台能做的业务,B平台也一定能做,因为B平台比A平台日活更高、体量更大,所以一定是行得通的。”这是我想当然了。如果市面上只有很少的几家在B平台做的好的公司,而且年营收并不是非常大的体量,说明这个事并不好做,如果好做的话会有大量雨后春笋那样的小公司营收不错(比如做抖音业务的供应商就一大把)。我们还要头铁去硬走艰难的路,这是有多想不开。还有,我并没有问过我们的大客户是否需要在B平台的全案投放,我总是觉得“要拿出个方案才好去谈生意,不能啥都没有就问别人要不要下单”,结果我终于问了,发现他们还真的不需要……
这一次失败给了我当头棒喝般的警醒,让我看到现实真正的模样。
虽然说自己已经创业2年了,但是我好像因为之前太过顺风顺水,还没成长到“2岁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成熟程度。前几天我和同样创业的朋友们聊天,发现大家对于我的困境都表示非常淡定,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们早都遇到过了。
跟他们聊各自的过往经历我才知道,第一次创业自己真的是运气极好。开局遇到大客户,业务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人的方面有相处舒心的合伙人和团队成员,这给了我一种“创业本应该就是如此”的错觉。没有经历过被拒绝,没有面临产品销售不出去的窘境,没有遇到过资金链断裂,没有合伙人反目,没有核心团队出走成为竞争对手。我遇到的最大挫折就是“价格战”了,这还是在商业规则范围内的竞争。
所以现在的艰难并非命运对我不公,而是之前运气太好,现在终于看到了市场原本的、真实的面貌。
恩格斯说“前进的道路不是直线,而是迂回曲折的,会出现向出发点回复现象”,是“螺旋形上升的”。此时此刻大概就是在一个阶段的终点,也是新一个阶段的开始吧。
我相信“艰难”只是暂时的。现在再难也不会比2018年我刚辞职的时候难,更不会比2016年刚毕业的时候难了。18年离职的时候只有十万左右的存款,连个稳定的收入都没得;16年连工作都找不到——这不都走过来了吗?现在的境况再差又能差到什么程度呢?
我接下来会好好整理一下我手里的资源,看看我们第一阶段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我们有什么才留住了现在的客户,我们自己真正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还缺什么,去哪里找有我缺的能力和资源的人,要给他什么方案或条件他才能入伙,哪些赛道我们拥有这项能力可以入场,其中的哪些市场容量更大值得去做。
我一定会找到新的增长点的。
2
木桶理论与长板理论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