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于哪里?华夏始祖黄帝真的来自西方吗?
清末民初,“中国人种西来说”风行一时,这个观点来源于一位裔英国人拉克伯里。1894年,拉克伯里出版了《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一书。在书中,他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故事: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原是两河流域的国王,率领巴克族从迦勒底亚出发,翻越昆仑山,历经艰险,来到了中国西北部的黄河上游。此后,巴克族四处征伐,传播文明,最终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
华夏始祖黄帝
拉克伯里在书中列举了中国早期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间近百种相似之处。比如古代两河流域居民与中国人皆采用太阳历纪年法,置闰月,一年分四季、12月、24节气,并以12年为一循环、60年为一甲子;中国古代关于大洪水泛滥的传说、神农氏的传说、仓颉造字的传说等,在古巴比伦也都能找到类似的记载。
仓颉造字
拉克伯里的学说,得到了很多著名学者的认同。1903-1904年,蒋智由在《新民丛报》上连载他的长文《中国人种考》,介绍拉克伯里的“中国人种西来说”。1904年,章士钊撰写长文《序种姓》考察古代华夏族的形成史,在文中对汉族源于两河流域的说法深信不疑。除了蒋智由和章士钊,受拉克伯里影响的还有宋教仁、梁启超、刘师培、吕思勉等人。从《中国通史》一书我们可以知道,吕思勉认为蒋智由的证据不是很充分,又从中国古籍中为其补充论证。1915年,袁世凯篡夺了政权,启用《中华雄踞天地间》为国歌,其中有一句歌词为:“华胄从来昆仑巅”,说的也是“中国人源自西方”之意。
梁启超
民国初年,由于中国的考古发掘事业未兴,“中国人种西来说”还只是凭借古书加以推断,并没有考古证据。20世纪20年代,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纹饰与中亚地区安诺文化的彩陶纹饰很像,提出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由于当时人们对于中国文明的起源认识有限,所以这个说法被普遍认同。
仰韶文化彩陶
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考古专家发现西伯利亚青铜文化要比殷墟晚一些时间,而欧洲的青铜器散在各地,所以说殷墟文化不是欧洲或西伯利亚传到中国的。后来在殷墟还发现了与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依次叠压的地层关系,这说明殷墟文化可能由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传承而来的。
殷墟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郑州商城遗址被发现,经测定为商代前期的都城遗址,它是殷墟文化的直接前源。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比郑州商城遗址更早但又晚于龙山文化的二里头遗址。至此,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的所有中间环节被打通,时间连接上了。1972年,河北武安发现磁山遗址。1977年,在河南新郑发现了裴李岗文化。这些文化被认为是仰韶文化的渊源。后来还发现更早的大地湾遗址、老官台遗址等。可以得出结论,仰韶文化是来自中国本土的。“中国人种(文化)西来说”由于没有考古证据,逐渐就没有了市场。
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
“中国人种(文化)西来说”产生于清末民初国力薄弱的时候,民族自信受到严重冲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也在暗示:中国文明落后于西方,由来已久。随着中国考古的发展,西来说成为明日黄花。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或许有些西方传来的技术和事物,但这种交流不能成为中华文明是来自西方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