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40)

地安门百货商场从原始到现代,再恢复到原始的典型“案例”。在地安门祖居三代的武先生回忆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地百商场”是北城游艺社,演唱小戏、杂耍、曲艺等节目。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商社将地安门周边17家商家合并在一起,公私合营成立了地安门百货商场。至上世纪70年代,“地百商场”还是一家挨一家的平房,但却是家家相通的百货商店。印象中,连个大的营业厅都没有。

地安门外大街

1979年10月,地安门商场大楼正式营业,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1996年进行扩建,营业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是什刹海周边较大型的百货类商业经营场所。2005年,由于经营业态滞后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什刹海前海整体功能的变迁,“地安门百货”决定拆除了四、五层,一、二层改造成仿古门脸,以适应周边整体环境的协调有序。

文物专家董光器说,俯瞰中轴线全貌的最佳视点景山万春亭,高62米,一度是北京城的制高点,其位置正处在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上。但现在站在万春亭上北望鼓楼,在鼓楼前新建的地安门百货商场、友谊时装厂和国家话剧院宿舍楼等,使鼓楼淹没在混乱无序的高层建筑群中。因此,在此次复古修复工程中,“地安门百货”的改造再次成为重中之重。

地安门外大街

国家话剧院宿舍楼

如此,“地安门百货”再次“瘦身”,削去两层后顶部设观景平台俯瞰什刹海。以后观赏什刹海风光又多了一个新去处,就是到商场顶层的露天观景台。地安门百货商场还将进行结构调整,努力将其发展成为本地区具有旅游休闲消费特色的招牌企业,成为北中轴路沿线标志性的新“亮点”,使企业成为“京味儿”十足的集旅游、购物、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地带休闲消费集散地和旅游休闲商业区。

烟袋斜街牌楼

再有就是突出烟袋斜街胡同口立牌楼。提起老北京的烟袋斜街,可谓声名远扬,但实际上这条胡同藏匿在地外大街里,且胡同口十分普通平常,不熟悉的人容易错过。为了突出这条老胡同,让游人便于游览,工程方将在胡同口设立“烟袋斜街”的牌楼,与整条古街相互映衬,吸引众多游客在此合影留念。

其三,洋门脸穿上唐装,麦当劳雕梁画栋。让地安门外大街上拥有统一标识的肯德基、麦当劳等洋门脸儿融入到古香古色的老北京街景中是件不容易的事。在此次复古工程中,位于地百旁边的麦当劳已经“换装”完毕,绿瓦飞檐、镂雕花窗,细小之处透着古朴。工程人员表示,大街南端的肯德基也将照此复古。

如今天意商城、北海医院均已停业

据统计,在地安门外大街共有大小175家店铺,每家店铺门脸的设计都遵循复古如旧的原则,以灰色为主色调。具体设计上因各商铺广告位、店名招牌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体原则是拆除违法广告,建成风格统一的古香古色的老北京建筑,有些老北京店铺风格的立式招牌也可以恢复和悬挂。(待续)

(0)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1726- 清末旧照片:崇文门客商熙熙攘攘,旗人贵妇骑驴出行

    1906年,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发行了相册<北京名胜>,记录了清末北京的人文景观,相册展示了社会生活景象,揭示了鲜明的时代氛围. 今天,我们从这些小组中选择一组,带大家看一下一百多年前的真 ...

  • 后海漫步(下)

    就像火神庙一样,地安门大街上的店铺也是焕然一"旧",先前沿街的一些新建筑,全部被传统的老字号代替了,且统一装修成传统的样子,卤煮火烧店.爆肚店.烤肉店.东来顺.内联升.绸缎庄都回归 ...

  • 京城胡同都是横平竖直,这条胡同却斜着修建,达官贵人云集

    许多游客到了京城后,喜欢到胡同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胡同的前世今生.通过胡同的故事,来触摸这座古老城市的脉搏. 大家注意到,京城有一两千条胡同,绝大多数胡同都是横平竖直,像棋盘一样.而在西城区地安门 ...

  • 鼓楼商街深藏怎样的对应奥秘?丨专栏【劝业场】

    袁家方 历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系副主任.<学报>主编.<首都经济瞭望>主编.首都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长城旅游学院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北京旅游地学会常务理 ...

  • 【悦悦的小攻略】京味十足—胡同儿

    『好多人去北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同,胡同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脉络,交通往来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是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北京有七千余条胡同,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 ...

  • 《达人谈艺》连载 40

    绘事为空间艺术,此尽人皆知.画中须布空间,无空间则境促气塞,此事于画家亦属毋庸言者.唯实作之际,对于所谓"大空.小空"(<黄宾虹画语录>)之通体把握,却堪精究.吾谓&q ...

  • 《达人谈艺》连载 64

    江南达者 童山雷·此组文字得自本世纪十年代之后·艺者"在野",且茕独一人,全不介入艺界那等说不清道不明之瓜葛中,却也是好.吾既处此孤寂凄清之境久矣.索索寞寞把玩手中之艺,虽无他人相 ...

  • 《 达人谈艺》连载 22

    艺术于人而言或无标准,于我言之,其若圣诫长置于彼.固然,此亦为数十年间逐渐形成且定型者.既成且定,已无违悖之理,--虽非全然"固步自封".断不吸取外部些须营养.思之,艺者似必须有此 ...

  • 《 达人谈艺》连载 23

    非写实途径绘画中,所谓"美丑"之标准认定,亦值得探究.国画山水.花鸟中大量以表面符合自然美以邀宠于世俗之作可谓不胜枚举,此暂不论.单看其人物画,所展示之妍媸感,亦发人深思.如仕女, ...

  • 《 达人谈艺》连载 24

    若言及诗画异同,话题却广.余今仅以自家闲常间为诗为画点滴体会论之.凡余心有深切.庞杂.隐恻且复形态本身趋于流动变幻之感悟,必令其凝炼为诗:心处浩渺.静澄.闲适境地且复所觉又为形色朗然者,则必诉诸笔墨令 ...

  • 《达人谈艺》连载 25

    吟咏之际,尤其作长篇古风时,"诗心"堪称纵横捭阖.其汹涌"意潮",必猛泛于"神河"两岸:或曰如一莫可名状之异物,频频"闪跳&quo ...

  • 《 达人谈艺》连载 26

    吾每尝谓:起名刻意用冷僻字,是为"无文化"之表现.或曰:众人皆不识之字彼独识而用之,是有文化也,何反为无?殊不知症结恰在于此.盖查翻字典之事,人尽可为,欲在字典内选取一个把&quo ...

  • 《 达人谈艺》连载 27

    名实二字,古来争议多多.以余意,实固为其存在根本,然今信息社会,名须首重.试想,人不知尔名,尔无论为物为人为事,则与不在此世何异?旧言"酒好不怕巷子深",前提却必须是人家知道深巷中 ...

  • 《 达人谈艺》连载 28

    各类作品陈之于前,如何挑选,实关挑选人自身之素质.专业眼光只是一方面,暂休说了.而种种或显或晦之因素极易干扰此等选择过程,亦是不容忽视之事.卢梭谓:"自然生成物皆是好的,到人手中便弄糟了&q ...

  • 《 达人谈艺》连载 29

    今世流行"情商"之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字之重,当曷可小觑.吾一向以为,人生必得有情,且当为绝纯至粹之激情.无此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