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语言
监考语言
刘国明
一个好的监考教师,要创造一种严肃认真、详和团结的考场气氛,除了熟练考试业务,掌握考试程序,了解考生情况外还要注意准确、恰当地使用考试语言。几年来亲临考场的实践,我认为语言这种交际工具在考场中有其一定的特色。
第一,简明扼要。
监考教师是考试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各项政策、法规都要通过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落实,讲解,必须简明扼要。
考生入场后,监考可以介绍:“这次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是国家级选拔人才的考试,要求大家严格遵守《考场规则》,文明应试。”了了几句,把考试的规模、规格、性质、要求和应试者应持的态度一一讲明。
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哨声响后,要提醒考生注意掌握时间,以便检查,准备交卷。监考可以说:“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或者更简一点,“还有十五分钟”。既不会产生歧义,又能提醒考生,言简意骇。
第二,语气要温和,耐心细致。
监考要在工作中树立监考的权威,尽快使考生摆脱对《考场规则》、《作弊处理规定》严肃性所产生的恐惧,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迎接考试,其语言就要在语气上温和、态度冷静,做到循循善诱。
高考英语试题刚发到考生手中时,试卷、标准化答题纸一人几页,考生感到有些忙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监考教师的引导,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科考试有八页试题,一页答题纸。首先在试题和答题纸上写上或涂上姓名、准考证号,再按题目要求做题。”流水般平淡的语言,为考生点明了答卷的步骤。
换一种语气,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为了强调考场规则的严肃性,有的监考板着面孔,生硬地说:“同学们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不然,一旦违纪舞弊,让我们抓出来,立即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本来考生的心理就够紧张的,这样一来,势必更加重了考生的负担,以致于出现怯场等现象,也不足为怪。
第三,个别交谈与公开讲解相结合。
监考教师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考官”,要严格遵守《监考守则》,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公正”、“公道”,做到在考试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很重要的一点是妥善处理考生的询问。
不论何种问题,都要公开讲解,势必会影响其他同学答题思路;而与考生个别谈话,窃窃私语,则会让人产生猜疑心理:“监考是否与考生谈论答案。”所以必须根据询问内容,选择正确的回答方式。对于考生询问“试题没有要求,如何答题?”这类普遍性问题,要公开讲解;对于个别因字迹模糊不清而询问者,可以两个监考商量后,再告知本人,无须公开。
第四,监考语言必须正确,不可含糊其辞。
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北京医科大的考生试卷上选择题未注明答题方法,及时请示考点主任后,才将正确选择方法告诉考生。如果自作主张,告之以错误方法,一旦造成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如果一时找不到正确的答题方法,监考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比较各种方法之利弊,利于考生选择得当的方法。如果这时教师含糊其辞,非但不能为考生提供方便,还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第五,板书——无声的语言。
板书消除了几年来对调监考、方言的不同所带来的语言差别。板书试题更正,无需解释,一目了解。其优点是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便于考生答题过程中观看;没有声音,不影响考生集中精力答卷。
另外,监考教师对违纪舞弊者,要敢抓敢管,抓住机会宣讲,形成全场考生与教师的配合,产生对违纪舞弊者的谴责,从而起到教育大多数考生的作用。
愿更多的监考教师都来关注、研究监考语言,在严肃的考场中增加一点温馨。
该文发表于山东省招生办公室《招生考试报》(1992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