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了一个男人五年,最终却输给势利眼的婆婆,真替自己可悲”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快乐的知识》:“人生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恶与毒,比如憎恶、嫉妒、固执、贪婪等诸多不利的条件,众多的阻碍,烦恼的根源,但少了这些负面因素,人就可以变得更强吗?不!正是由于这些恶与毒,人才能获得克服的机会和力量,才得以坚强地活在世上。”
这种知识需要被每个人所熟知,能参透其中的道理,会对我们的成长有利。需要提醒的是,作为个体,我们不能只是“向外”去认识恶与毒,还要懂得“向内”反观自身存在的恶与毒,只有正确对待内外共同存在的恶与毒,才会有更好的成长。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因为某些人或事不开心的时候,按照思维习惯,会怨天尤人,认为是别人导致自己不开心,是某件事导致自己不开心。这就是“向外”的认知,如果只是理解到这个层面,我们会被坏情绪所包围。不想如此,就应该“向内”反思,因为生气的是你,伤害的是你,你只有克服和摆脱了坏情绪,才会有好心情。
感情方面的事最容易引发这方面的问题,下面这个女人的遭遇就是很典型的案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希望会对你有所启发:
『我爱了一个男人五年,最终却输给势利眼的婆婆,真替自己可悲。一直以来我自认为自己还不错,长得也不差,能力也不差,嫁给他绰绰有余,他自己也曾多次认同这个事实,结果到头来还是没逃过被婆婆挑三拣四。
不得不说,有些人自认为了不起,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哪怕别人没有缺点,他们也会用苛刻的标准捏造一些缺点出来。我不明白的是,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打击否定别人让他们很开心是吗?
第一次去他家见父母,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怎么说我也是客,但他母亲根本不理会什么礼节和第一印象,张口就挑刺,说我个头矮,说我性格沉闷,说我眼里没活,就差直说我配不上她儿子了。
纵使我内心很强大,很自信,但也无法一直忍受别人否定我,我不能不反唇相讥,我也需要有一个发泄的缺口。另外,从婚姻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从一开始就示弱,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我本以为闹得不欢而散之后会被男朋友安慰开导,结果他却无动于衷,我道出心中的不满时,他只知道沉默,只知道唉声叹气,真的让我很失望,感觉他没有担当,不懂护妻,让我很没安全感。他一直不表态,我也只能选择放弃,我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
最开始我只是放弃了感情,放弃了那个不该爱的人。后来发现放弃之后依然不好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还应该放弃过去的自己,要跟过去的自己划清界限,如此才能真正放下过去,才不会一想起过去那些破事儿就心里不痛快。』
02
在《善恶的彼岸》中,尼采曾对前面那个女人的婆婆那种人做过诠释:“观察别人时,如果只盯着别人的低劣之处,说明你的状态也不是很好,你希望借由发现别人的缺点将自己愚蠢又不努力的事实避开,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就算你没有听说过尼采的话,在你遇到那个女人的婆婆那种人时,你也会有尼采说的那种感受。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眼里如果只有别人的缺点,说明这个人内心阴暗狭隘,单从这种心理状态来讲,就足以说明这种人不怎么样。
从婚姻的角度来说,女人不管遇到了这样的男人还是遇到了这样的婆婆,确实应该考虑要不要让感情继续,因为继续就意味着你以后要长时间与心胸狭隘之人为伍,除非你的强大足以盖过一切问题,否则对你不会有好处,甚至有可能被同化。
前文中提到的“恶与毒”可以令人更强,就是建立在克服的基础上,不管离开与否,只有克服了,要求自己不要随身携带“恶与毒”了,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03
有人做过这样一项调查,认为大多数女人会将人生中的不如意归结为外在因素,比如家境不好、长得不漂亮、怀才不遇、没有嫁对人等等,只有少数人会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够勇敢,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强。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不同人对自己的认识不一样。那些惯于把不如意归结为外在原因的人,对自己的认识通常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比如穿什么衣服好看,留什么发型漂亮,化什么妆得体等等,却很少去评价自己的性格、观念、原则、潜力等等。
对自己的不同认知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如果对自己的认识很浅,对自己做出的改造就会流于表面;而如果对自己的认识很深,对自己的改造就会相应深入。当然,这二者不是非此即彼,想要健全成长,需要内外兼顾。
有人说,有气质的女人一定会流露出坚定不移的眼神,对自己充满了解和信任,做事情从不会优柔寡断。这就是深入了解自己之后所做出的改变,我们不能只是羡慕这样的人,不能只是幻想成为这样的人,应该去分析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循着这个思路找到方法,你也能活得更好。
包括我们前文中提到的“恶与毒会令人更强”,同样也是深入了解自己的结果。之后深入认识到自己遭遇的恶与毒对自己不利,从而做出相应的克服和改变了,那些东西才不会将你打倒,反而是你会踩着它们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