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性,语文教学的一种可以追求的境界
苏格拉底的“闲谈式”“教学”一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它的好处就在于一种“不知不觉”“忽知忽觉”,与其对话的青年人虽然一直在动脑筋,但却没有一种被压迫感;虽然在努力地遣词造句,但却没有一种紧张感;虽然最后被驳倒了,但没有挫败感,相反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愉悦。我想,这就是“闲适”的一种体现吧。
“闲”,有“悠闲”“闲暇”的意思。人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发生真正的思考,所谓“闲暇之中有哲学”就是这个道理。“闲”并不是今天所说的那种“闲散”“躺平”,而是一种“拘执”,是一种在心灵里的自由,一种有纪律的自由。“适”有“舒适”的意思,但我们可能更追求一种“适意”。
语文课堂,是用来学习语言的,或者学习言语的。言语是干嘛的呢?当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生命。我们内心里的想法,我们的感受,需要通过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是的,学习语言,其实是为了自由。君不见,我们很多时候并不会说话,心中有无限的情思,却无法表达出来,那是多么地不自由、不畅快啊!思想里有很多观点,却无法说清楚,那是多么的懊恼啊!其实,人的智力在多数情况下,相差并不大,相差的往往是语言。能自由表达的人,往往是那种“闲适”的人。
但是,要让孩子“闲适”地表达,我们就应有一种“闲适”的语文课堂。如何做到呢?一种“建构性”的语文教学或许可以做到。
什么叫“建构”?就是人以自己的知识背景主动同化、顺应书本中的知识。我们所做的课外阅读活动,其实都是自己在建构知识。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假如孩子是单亲家庭,他可能会更加勇敢;假如孩子的作文很好,那么他会学到更多的作文知识……是的,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切都在闲暇中进行,而一切又都是在建构。每个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文化背景、自己的旧有知识、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那么,在教学《一颗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时,孩子们可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来提出问题,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因为那是“他”的问题。在孩子们回答问题时,也不要轻易否定他的答案,因为那是“他”的答案。语文学习有相似的答案,但更多的应该是各不相同的答案。作为老师,需要积极回应孩子们,但当我们无法回应时,哪怕点个头,或者如果感到是好答案而无法回应,那就鼓个掌,那都是对孩子最好的肯定。
我想,只有在那样“建构性”的课堂里,孩子们才能真正学到自由的表达,才能真正的自由表达,我想,那样的课堂,可以叫作“闲适性”语文课堂,或许,那是一种很好的境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