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祝标(签约作家)丨脱贫户的笑声
作者:苑祝标(签约作家)
“今年我家的梨种植成功了,每斤三块钱,收入了三万多块,明年我计划适度往外扩大种植。”说这番话事时,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袁集镇安徐社区贫困户常辉一脸的兴奋和自信。
深秋时节,笔者在阜合产业园区安徐社区看到,梨园里一派喜人的景象。脱贫户常辉正在自家梨园里采摘黄梨,丰收的喜悦挂在了他的脸上。
据了解,常辉家因病致贫,最初没资金、也没技术,是镇村干部通过小额贷款给他解决资金,又找技术员做指导,千方百计帮他找销路,直到解决了他种梨的后顾之忧。
像常辉这样靠着镇村产业扶持的贫困户,在袁集镇还有不少,王旭就是其中的一户。在袁集镇窑前村看到,贫困户王旭正在用新购买的机器加工猪饲料。而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在为购买机器而犯愁呢,而现在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袁集镇文化站负责人、窑前村党总支书记王彪告诉笔者:“我们在走访时了解到王旭这一家,在发展养猪产业上遇到资金难题,就及时向银行做了授信评估,最终帮助他贷款五万元发展养猪业脱贫增收。”
据该镇党委书记张斌介绍,全镇现有249户贫困户。他们自主发展起“种、养、加工”等特色产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逐步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
目前,袁集镇党委、政府以“四带一自”模式为基础,继续做大做强产业,已建设带贫产业基地19个,为村集体创收300多万元,带动劳动力创业145人,人均年增收24000元,真正做到了群众致富有产业、就业有门路。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今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不太顺心。但颍州区袁集镇党委、政府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目前已有1187个贫困人口脱了贫,实现了就业奔小康,点亮了新时代农村生活的新希望。
2016年脱贫的朱建华是袁集镇郭王村人,家中五口人,妻子患有肠癌,孙子孙女脑瘫,儿子也不争气,年近七十的老朱一个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担。
在镇村帮扶干部的推荐下,老朱在袁集镇产业扶贫基地——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边打零工,一边打理着扶贫项目种植的3亩地蔬菜。由于受疫情影响,他种植的蔬菜一时半会滞销了。
兰源合作社负责人肖文兰得知后,安慰老朱别发愁,答应想办法帮助他销售。肖文兰和丈夫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帮助联系客户,得到了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响应。他们一起开着自家车把蔬菜送到客户那里,每天往返城乡几趟,连续三天,终于全部卖完。
朱建华既高兴又感激,逢人就说;“多亏了肖老板啊,是她帮俺卖菜,还让俺那患脑瘫的孙子上学,真的太感谢他们了!”
在袁集镇扶贫车间,笔者看到贫困户朱华红正在忙碌着。今年年初,他因为右手腕意外受伤,不能干重活儿,就辞去了建筑工地上的工作待在家中。村里了解情况后,就介绍他到离家不远的扶贫车间去工作,每月基本工资3600元。朱华红对大家说:“感谢党和政府!扶贫车间干活不太累,收入还好,我心里很踏实多了。”
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抓好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该镇党政一班人的头等大事。经过调研社情民意、召开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分析,该镇确定了围绕产业扶贫项目、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等工作思路。说了算,定了干,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良好成效。
“用老话来讲,大河无水小河干。镇村都有致富产业,俺就可以在家门口安心挣钱了,一年可以挣一万多块。还有,现在乡村环境治理得好,群众文明程度都提高了,彩蝶湖公园、翡翠湖花海、颍淮花园等就建在袁集镇附近,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夜晚广场舞,俺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啊!”群众秦利、朱华兰等人都嘻嘻嘻地说。
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袁集镇的老百姓已经实现了“拆迁有房住、致富有门路、生活有幸福”的小康快乐日子!他们深信,未来阜合产业园城镇化建设步伐会越来越快,袁集镇群众的欢声笑语也会随着“百姓大舞台”夜晚舞步的节奏越来越响……
文/苑祝标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苑祝标,网名“溪水顽石”、“教书匠老苑”,上世纪90年代中师生,语文高级教师,大皖阜阳人也。躬耕教园廿八载,无问西东两袖风,担首席教师之使命,当乡村麦田守望者。用心感悟,用爱抒情,时舞文弄墨,偶发拙作千余篇。自编有《溪水·顽石》诗集。现供职于安徽阜阳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学校,曾荣获安徽省优秀乡村教师、省首席乡村教师,阜阳市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德育课教师,颍州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现为《金秋文学》签约作家。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