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河北两省的省界两侧,为何很多县的地名会“成对”出现?

如果有人查看今天山东、河北两省的地图,会发现很多地名都是“双份”的,就是有两名同样的名字,从北往南数,分别有庆云、吴桥、故城、武城、馆陶,除了馆陶以馆陶、北馆陶有些许差别之外,其他的几个地名都是成对出现的,为何会有这样的地名呢?

成对出现的几个地名

这是因为这些县城都进行过搬迁,搬迁以后原地仍为旧名,但是新的县城驻地并不一定和原县名一致,而地图却是面积有限的,在比例尺不算大的地图上显示某某县,往往会在其县城驻地上标注出来即可,并不显示更为详细的县城驻地现在的名字,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原县城名字和今县名一起出现,形成了一种名字成对出现的奇特现象。

虽然这些县城搬迁的时间和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县城的搬迁却是因为流经这几个县的卫运河以及漳卫新河的治理有关。

庆云县

庆云县本为春秋时所置无棣县,汉时为阳信县,后历经裁并、复置,明洪武六年,改名庆云县,属河间府沧州,清初仍属直隶河间府,后属天津府,直到清末,民国时期属河北省。

清朝的庆云县域

庆云县城在明成化二年,由知县张彪筑,周七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为土城。万历三十一年,由知县马任仁修砖女墙。

清朝的庆云县城

新中国成立之后,1964年调整行政区划,庆云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建新县城。旧庆云县城今为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庆云镇,自明朝以来为县治590余年。1965年3月,国务院重新调整河北、山东两省区划,从此至今。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庆云县旧县城卫星图

武城县

西汉初设东武城县和东阳县,西晋太康中(约计284年)去“东”字,改称武城县。后地域时有变化,县也时有裁并、复置。宋属恩州,大观年间因卫河水决,县治移到今天武城镇,明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清朝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后属东昌府临清州。

清朝武城县全域图

武城县城于宋大观中始建,元时毁于兵火,明成化三年知县姚显重筑土城。周围四里许,高二丈二尺,阔一丈九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

清朝武城县城图

武城县城于1973年时,因卫运河需要展宽,县城已不再适合当作县政府驻地,遂迁往广运街道。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武城县旧县城卫星图

吴桥县

吴桥县初置于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于陵县之吴桥镇,置吴桥县。明朝属京师河间府景州,清承明制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

清朝吴桥县域图

吴桥县城于明成化二年知县张铎创建,初为土城。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建立楼橹,铁裹。四门,池阔三丈,深二丈。崇祯十一年,知县余尚春改建为砖城。

清朝吴桥县城图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11月,桑园镇等八个村划归吴桥县,1958年11月,吴桥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桑园镇。1964年11月,河北、山东两省行政区划调整,以漳卫新河为界,左岸为河北省,右岸为山东省。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吴桥县旧县城卫星图

吴桥县原县城今为吴桥县铁城镇驻地。

故城县

故城县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置,因治所设于漳南“故城”,得名为故城县。明、清均为直隶省河间府景州故城县。

民国故城县今县城郑口镇图

故城县城初建于明成化二年,周回五里,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深一丈,土城。崇祯十三年,知县苟永兴稍易以砖。

清朝故城县城图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故城县旧县城卫星图

在故城县城南大运河畔有一渡口,因漕渔之利,物阜民丰,有“小天津卫”之称,清代中期已成为仅次于县城的大集镇。1945年,故城县城搬迁到郑口镇。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故城县今县城郑口镇卫星图

1964年,故城县按照国务院行政区划调整规定,以运河为界,将武城县运河西部地域划归故城县,同时将原属故城县运河南部地域划归武城县。故城县原县城今为故城县故城镇。

馆陶县

春秋时为晋冠氏邑,战国时赵因在陶山之旁设馆驿,遂改为馆陶县,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为阳平郡治所。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阳平郡置毛州,馆陶城同时为州、郡、县三级治所。明、清均属山东省东昌府。

清朝馆陶县域图

馆陶县城于明成化丁亥由知县唐祯筑,周围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阔如之,土城。

清朝馆陶县城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5年,馆陶县城由北馆陶迁至南馆陶。1964年馆陶县以卫运河为界,河西岸属河北省邯郸市,仍称馆陶县,河东岸划入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冠县。原县城北馆陶今天为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北馆陶镇。

上个世纪60年代末馆陶县旧县城卫星图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