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 | 函君 :张家大院百年风云史(下篇)

【巴蜀之地】

文:函君

图源:堆糖

第十八章

承本在张家湾守孝的这三年中,除了帮助弟弟、夫人料理一下家政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呆在家里看看书、练练书法,很少外出。守孝的第二年,即光绪八年壬午岁十二月二十二日(1882年),张家大院四世同堂的老人张李氏以81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老人走得很安详,身边有最疼爱的长孙陪伴着,她一点都不感到遗憾。因长孙承本效忠朝廷的赫赫功绩,此妇于光绪四年被光绪皇帝驰封为“五品宜人”。早年九锡公因病去世,张李氏独自一人抚养大五个儿子,个个都很成器,善于勤俭持家,在张家湾一带被尊称为“圣女”,家家户户的妇人都以她为楷模。

对张李氏的生平叙述,张家湾的祖谱上有详细的记载。该篇墓志铭是由担任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庚辰榜眼的侄儿孙顿于茶陵年撰文的,在此仅摘录该文的最后一段文字以慰读者。

“内则未邈,既寿且康,懿哉宜人,令德丕彰;

胡天不吊,风水蘧伤,伤之何恨,躬荷休祥;

生其逢吉,子孙永昌,巍巍华表,松柏苍苍;

爱勒页珉,俾志不忘。”

老夫人被孝子贤孙们厚葬在大庸县城东部李家峪月当脑风形地,此地原是咸丰元年价买李文辉弟兄叔侄等一契,又咸丰元年价买李文辉等一契,业内莹山一所,莹田一段共18丘。老人安葬于此风水宝地,可以在地下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平安、吉祥......老人因是高寿而终,民间有种说法,高寿而终的老人,说明此家族人丁兴旺,也是子孙们的福气。

第十九章

承本作为张家湾第一位高居京城要职的官员,在居家的那段时间里,每日还是依照老习惯挑灯夜读,潜心钻研着书法。那时候他的书法已达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本来可以流传到今天鉴赏一下,只可惜时代原因全部被烧毁,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就这样毁于一旦。

三年守孝的日子里,夫妻二人自从结婚以来,从来没有这么久呆在一起。早年的承本忙于求学、勤政,呆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很少,亏欠妻子的关心太多太多了。有一天,夫妻二人一起在庭院里散步,玉儿抱着崇燕,承本回来的这些日子里,崇燕与玉儿母亲每天都是形影不离。孩子打小就失去了母亲,再一次拥有这样一位慈爱的母亲,小家伙再也不要其他人了,就连从小喂养他的奶妈都被抛在了一边,母子之间很有缘分。

承本看着这对亲密的母子,半开玩笑地说:“玉儿,你真有本事,连小孩子都这么喜欢你,我可有些吃醋了,晚上都只搂着儿子睡,把夫君晾在了一边。”玉儿听罢,知道他在假装生气,于是说:“都这把年纪了,还和一个小孩子吃醋,你看燕儿长得多可爱,我那没见面的妹妹一定长得很好看吧。我看这孩子就随他亲娘,真是乖巧伶俐,亲娘不在了,我不疼他谁疼他呀……”承本回答说:“夫人,你从不与人争什么,就像是位观音娘娘下凡,对谁都是一颗菩萨心肠。这些年你独自一人呆在张家湾抚养三个孩子,还要伺候公公、婆婆,为他们养老送终,你所做的比我这个儿子多多了,而我回报你的却很少很少,真惭愧呀……”

玉儿不好意思地说:“你是我的夫君,还和我说这些客套话,我的性格你还不了解呀,你有出息了比什么都强,吃这点苦算什么啊。你做大事,我做家里的小事,与你相比还远远不够呢。”虽说玉儿没有读过多少书,但讲道理的话却是一套一套的,承本在玉儿面前是透明的,真实的,他在这样一位淳朴的湘西女子面前永远不需要伪装自己。所以这些年承本才活得这样洒脱,一心用在事业上......可以这样说承本能有今天的功绩,与玉儿的心心相印、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玉儿,等三年守孝期过了,你们娘儿几个都随我一起去京城生活吧。慧茹已过世,双亲大人也走了,我身边不能再没有你了。我们都已是四十岁的人了,人生已过了一大半,余生我们都要在一起,从此不再分开,我要把前些年欠你的都补上。”承本动情地说着,这时候的他已经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此生不能再和玉儿分开了......“我答应你,我们此生不再分开!”玉儿抱着孩子,一家三口紧紧地搂在了一起。

三年守孝期满的时候正是1884年,长子崇烈已22岁,次子崇熙刚好20岁,两人都已娶妻,不可能再随父母去京城生活。所以承本就安排这两个儿子好好在家乡发展,一再叮嘱他们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遇事多和承相叔叔商量,不要荒废学业,多看书。两位儿子都很听话、懂事,后来长子就专心经营张家湾祖传下来的产业,次子考取了一“拨补都司”的官职,终身都没有离开湖南境内。

承本夫妇只把三子崇蒸带上,那时候崇蒸已经13岁,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承本想好好培养这个儿子,在京城为他请一位老先生。四子崇燕已长到5岁,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哥哥们都很疼爱这位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弟弟。崇燕在张家湾生活的这三年中很幸福、很快乐,他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只知道玉儿就是他的亲娘。承本夫妇打算,等孩子长大了再把他母亲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他,孩子现在尚小,没法体会到人间这些悲欢离合的事情,还是让孩子的童年在无忧无虑中快乐地成长。

安顿好了一切,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承本带着玉儿母子在随从的护送下悄悄地离开了张家湾起程返京。承本夫妇不想惊动乡里乡亲,就这样走最好,大家心里都平静。弟弟一家人和两个儿子把父母大人送到了村口,众人挥手告别,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见面,离开身养的故土,心里的滋味都不好受。特别是玉儿打出生就没离开过阳湖坪,而这一去就是远隔千里之外的京城,严寒的北方是什么样子她无从知道,但只要能陪伴在自己夫君的身边,就算再思念家乡也值了,至于今后其他的事情她也没有考虑那么多,丈夫孩子都离不开她,她只能选择离开故土......

第二十章

三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三年京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皇帝的身体日渐消瘦,宫中的大小事情都是由慈禧来掌夺。得知三年守孝期满的承本回府了,并且把自己的夫人带来了京城,老佛爷说什么也想见见这位湘西女子。

承本按照宫中的规矩,让玉儿穿戴着清朝三品夫人的服饰来向老佛爷请安。老佛爷看见承本夫妇来到内宫很是欢喜,破例让玉儿坐在了她的身边,仔细地端详起这位素有好感的女人。

慈禧是个地道的满族女人,16岁就进宫,几十年的宫中生活让她从没有机会见识普通人家的媳妇是什么样子,更别说湖南湘西土家族的妹子了。那里离京城很遥远,又很偏僻,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也是通过这些年与承本的接触才略有所知,所以在她的内心对这样的女人充满了好奇。毕竟慈禧也是位女人,而且是守寡多年的女人,作为一位处在这样高高在上位置的女人,内心不可能轻易露出自己的情感,一旦压抑久了也需要释放出来。

看见面前这样一位淳朴的土家族媳妇,脸上露出的笑容都是真切的,慈禧一下子就喜欢上玉儿了,拉着玉儿的手关切地问着家乡的情况。虽然玉儿从未进过宫中,在这样戒备森严的地方,面对当今最高地位的女人,玉儿表现得还是落落大方,没有露出丝毫的慌张。玉儿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也是与她本人外向、泼辣的性格有关,加上多年在张府管理家政的锻炼,玉儿已比当年刚过门时的新媳妇更胜一筹。

接近中午时分,承本夫妇起身向老佛爷告辞,慈禧谈兴正浓,还想让玉儿多呆一会,于是吩咐李莲英准备些御食招待夫妻二人。承本进宫就职几年从未受过这样的礼遇,连忙推辞,但慈禧却说:“承本啊,你这位夫人很与我投缘,难得今天我这么高兴,我们女人之间就多聊聊家常,现在在内宫没有君臣之分,你也没必要那么拘束了。”

玉儿看见老佛爷这么开心,心里也没有觉得那么紧张,笑着看看自己的夫君。席间承本专门进御膳房为老佛爷做了一道湘西酸菜家常鱼,几年没有尝到承本的手艺了,慈禧吃得很舒服,满意地说:“今天我感觉就像生活在平常人家,这样的日子很特别……”告辞前,玉儿把自己亲手绣制的一幅“湘西风景画”的刺绣品呈奉给了慈禧,说:“老佛爷,妾臣乃一土家女,识字不多,平时就喜欢刺绣,这是一点薄薄心意,请笑纳。”慈禧摸着针针绣脚,夸奖地说:“好手艺呀,湘绣果然名不虚传,我就收下了,今后有时间你也常来宫里走动一下,不要有什么顾忌,只当陪我说说话好了。”

承本夫妇回到了顺天府,那天晚上玉儿一直在与承本说,民间多有传说,老佛爷是个威严的女人,大臣们都很怕她,可我看见她,却觉得她像一位邻家的姐姐十分和蔼、亲切,也没感到什么害怕的。承本笑着说,那是因为我夫人面相好,讨人喜欢吧......我们做为臣子的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多为朝廷做些实事,才不付朝廷对我们的重托。

第二十一章

承本正式回到阔别三载的光禄寺就职,几年来朝中安排的那位副职小心翼翼地管理着光禄寺的工作,各方面处理得没有出现大的误差,这与承本早年制定出的各项条例密不可分。各个部门的人诺守职责,一环扣一环,账务方面也做得井井有条,对此承本非常满意,觉得跟随自己多年的属下没有给自己丢脸。

那天早朝结束后,宫中几位素来与承本相交甚好的官员们聚在一起,几年没见面了,大臣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目前中法之间发生的战争。当时承本在湘西守孝期间也听说过中法之间交战的事,但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现在听大臣们议论才明白中间的原委。

中法战争是从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战开始的。法国的军事行动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山西。山西的防军主要是黑旗军,同时也有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滇军。法军于14日发起攻击,清政府驻军被迫实行了军事抵抗。法军依靠优势的装备,16日占领山西。1884年2月,米乐任孤拔为法军统帅,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人,图谋侵犯北宁,筹划给清军更大的打击,从而迫使清统治者完全屈服。时清政府在北宁一带驻军约四十营,但由于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调,军纪废弛,兵无斗志。3月12日,法军来攻,北宁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军进驻兴化。法国利用军事胜利的形势,对越南和清政府都展开了进一步的政治胁迫。6月,法国政府与越南订立最后的保护条约。

清廷得悉前线军事挫败的消息后,以撤换大批疆吏廷臣掩饰败绩。全面改组军机处,恭亲王奕訢等被黜退,以礼亲王世铎代之。贝勒(后为庆亲王)奕劻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而实际大权操在醇亲王奕譞(光绪帝生父)的手中。授权李鸿章与法国代表举行和谈。5月11日,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又称《李福协定》)。17日,福禄诺交给李鸿章一份节略,通告法国已派巴德诺为全权公使来华会议详细条款,并单方面规定在越南北部全境向清政府军队原驻地分期“接防”的日期。李鸿章没有肯定同意这个规定,又没有明确反对,亦未上报清朝中央政府。
    6月23日,法军突然到谅山附近的北黎地区“接防”,无理要求清军立即退回境内。清驻军没有接到撤军命令,要求法军稍事等待,法军恃强前进,开枪打死清军代表,炮击清军阵地。清军被迫还击,两日交锋,法军死伤近百人,清军伤亡尤重。这次事件史称“北黎冲突”。

法国以此为扩大战争的借口,照会清政府要求通饬驻越军队火速撤退,并赔偿军费两亿五千万法郎(约合白银三千八百万两),并威胁说,法国将占领清朝一两个海口当作赔款的抵押。清政府虽然认为这是无理勒索,但仍派两江总督曾国荃于7月下旬在上海与巴德诺谈判,以求解决争端。谈判未有结果,法国重新诉诸武力。
    法国将战火扩大到东南沿海。法国派巴德诺与曾国荃进行谈判的同时,继续制造事端,再次挑起战争。从1884年5月《简明条约》签订前后法军攻击基隆起,到1884年8月马尾海战结束为止,为中法战争第二阶段,主要在清朝东南沿海进行,越南北部陆上战争也在继续。自此战火延至清朝本土,8月26日,清廷颁发上谕,谴责法国“横索无名兵费,恣意要求”,“先启兵端”,令陆路各军迅速进兵,沿海各地严防法军侵入。这道上谕实际上是对法国侵略者的宣战书。
    10月初,法舰分头进犯台湾基隆和淡水,刘铭传鉴于兵力不足,放弃基隆,坚守淡水。法军在基隆登陆后,再犯淡水,一度抵滩上陆,但很快被击退。法军占领基隆一隅,无法深入,转而从10月23日起对台湾实行海上封锁。1885年初,法军接连从基隆向台北进攻;法舰骚扰浙江镇海,截击由上海往援福建的五艘中国军舰,在浙江石浦击沉其中两艘。3月底,法军占领澎湖岛及渔翁岛。镇海之战,法舰遭到扼守招宝山炮台的清军队奋勇还击,孤拔的座舰也被击中,孤拔身受重伤,6月11日死于澎湖岛。
    中法双方议和法国发动侵华战争后,各方面围绕和战问题的外交活动和秘密谈判几乎没有停止过。镇南关大捷本来使清政府在军事上、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位,但清政府在整个中法战争期间,即使在被迫宣战以后,也担心“兵连祸结”会激起“民变”、“兵变”,因此始终或明或暗、直接间接地向法国侵略者进行求和活动。李鸿章等人主张“乘胜即收”,把镇南关大捷当作寻求妥协的绝好机会。1885年2月,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清政府同意下,派其僚属英籍清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赴巴黎促进中法和议。4月4日,金登干和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毕乐在巴黎匆促签订停战协定(《巴黎协定书》)。之后,清政府明令批准李福天津《简明条约》,并下令北越驻军分期撤退回国;法国解除对台湾和北海的封锁。中法战争至此停止,慈禧太后颁发了停战诏令。
    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又称《李巴条约》,共十款。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清政府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

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专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第二十二章

当时承本在京城就职的那些年,正是清朝慢慢走向衰竭的时候。承本深知宫廷内昏官无数,以李鸿章为首的那帮卖国贼不把中国的领土当回事,加之皇帝有名无权,慈禧是位女性,胆子很小,一听说外国人打进中国,就害怕得要命,急忙割地求平安。承本再有一腔爱国热情也左右不了朝廷的时局,每日只有回府后在玉儿面前唉声叹气。玉儿深知夫君的正直秉性,每当遇到承本不开心的时候就默默地坐在他的身边,拿来笔墨研纸让他挥洒一番,也只有在此刻承本的心才是自由飞翔的......

时光如流水,承本从1884年张家湾守孝归来一晃又在京城呆了十来年,玉儿也把最小的儿子抚养大了,儿子渐渐懂事,学业上也很努力,张家湾那边也时常有家书过来。三子崇蒸、四子崇燕相继在京城娶妻生子,现在的顺天府已是人丁兴旺,祖孙已是三代同堂,若在张家湾的话,承本已是四世同堂,留在张家湾的那两个儿子也已四十多岁了。

承本早年就有归退的想法,之前曾多次在慈禧和皇上面前提出辞官的要求,但都没被答应。这些年了,慈禧深知委屈了承本,他是一位有才华的人,只可惜人太正了,所以官位上一直没有提升,三十年了还是当年的三品官员。慈禧想重用他,但朝中的奸臣太多,难以抵挡住奸臣的口舌,也就只好把他放在光禄寺这一可大可小、可轻可重的职位上。这次慈禧看承本辞官的态度很坚决,况且年龄已有60多岁,为朝廷尽心服务了三十年,也是到了该让他回家好好安享晚年的时候了。

老俩口想回张家湾安度晚年,特别是玉儿跟随承本来到京城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当年出来时还只有四十岁,现在一晃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太太了。思乡的感情有增无减,湘西美丽的山水每时每刻都在她的脑海中闪现,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令他们牵挂着......可小儿子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走,多年的养育之恩令崇燕对玉儿母亲深怀感激,心甘情愿为母亲养老送终。他做人处事与父亲很相同,学识方面有过人之处,只是没有在宫中做官,多年来就在京城与三哥一起经营着两家商铺,由于懂经商之道,生意一直很兴隆,一大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几十年呆在京城也让承本留恋这里的一切,玉儿守在他的身边,不回张家湾也罢了。就这样承本、玉儿夫妇直到终老都没再回张家湾,俩人都是高寿,承本活到1921年80岁的高龄无疾而终。承本走的那天,玉儿坐在他的床前也安静地睡去,同一天离世让儿孙们称奇。儿子们遵从父母的遗愿把他们合葬在北京城香山脚下,那里是他们多年一起常去的地方。父母都很喜欢香山的红叶,希望死后的灵魂也能一直闻着红叶飘来的香气,能年年看到香山红叶红满天......

现在我们的故事伴随着主人公承本的仙逝而告一段落,但这个故事却永远不会完结,因为承本的后人们至今还生活在张家湾。张家湾生养了一代名人,虽然他的仙体最终没有回到张家湾落葬,但是承本的精魂却一直照耀着这里的子孙后代,鼓舞着后人们不断进取、拼搏,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的真正缘由。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