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安石纠错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众所周知。而作为文学家的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相当突出,仅仅是“唐宋八大家”的美誉就足以让人仰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杰出的文学家,也曾犯下过穿凿附会的错误。比如说他对“松柏”二字的解释是:“松柏为群木之长,故松从公,犹公也;柏从白,犹伯也。”但是,对王安石这样的说法,明人谢肇淛很不以为然。
在《五杂俎》“物部二”里,谢肇淛认为王安石的说法显属穿凿附会,其直接的理由有这样两个:一是“公侯伯子男”的爵号,是三代之时(夏、商、周)才有的,而造“松柏”二字的应该是在三代之前的仓颉,而他作为前代之人怎么可能知道后代之事?二是“松”字古代作“㮤”,之所以从“公”,那是为了减少字的笔画。而间接的理由有一个:假如说“即且”(也就是“蜈蚣”)因为十分下贱,所以,“蜈蚣”的“蚣”字从“公”的话,那么,“猕猴”(也就是“猕狙”)的“猴”字,难道是因为它十分顽劣为“虫”类之“长”,所以从“侯”的吗?而“侯”,那可是排序相当靠前的爵号,应该相当尊贵呀!
尽管谢肇淛也是在官场上混过的,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与王安石相比,毫无疑问的是各方面要差远了。因此,对属于前辈之人也是文学大家的王安石敢于提出这样的批评意见,很不简单。也可以说如果换了其它很多人,很有可能因为对于名人大家的迷信,王安石说什么就信什么了。而如此这般,是不是有可能以讹传讹,让错误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传播,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
有鉴于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大家与权威也是人,是人那么就难免会出错?因此,面对他们,我们无需太过卑微而应该挺直腰杆;当发现他们的错误的时候,更不应因为崇拜、因为迷信,竭力为其辩解、遮掩,而应实事求是,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以努力避免以讹传讹,在更广大的范围内造成影响,贻误众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