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小鸡,老青岛消失的记忆! 2024-08-01 18:39:48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生活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物质既不丰富,生活极度贫困,人们为吃饱肚子忙碌着。尤其我居住的铁路宿舍离商业区,除了海岸路西公司宿舍几十户居民,没有其他的居民大院,上趟海云街购物,上粮店买粮,要走好几里路。记得建国后若干年,有一家毛氏父子,老爷子四十来岁,儿子十七八岁,每周三挑着担子到院子里卖菜,每周仅来一天,每到周三人们会翘首期盼老毛家卖菜的;平常日子不定时的会有推着车子来卖酱油的,卖鱼的,卖杂货的,染布的,敲着小鼓的货郎子,以解日用品之急。那年月还有些手艺人挑着担子下街,有修笼屉扎固凤箱(音:xian)的,锔锅锔碗的,凿磨盘的;还有就是每年春天挑着担子沿街赊小鸡的。小时候住的铁路宿舍大院,院子虽然不大,但也算宽绰,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违章建筑,除了各家自己的正规住屋以外,各自门口顶多也就是垒个煤池子。那时也没有禁养动物的规定,很多人家都养了鸡鸭类的家禽,还有的养了兔子,我记得有户人家还养了羊,用根木棒钉在自家门前,用绳子将羊拴在柱子上,出去院子就能薅到青草,养只羊没有问题,供给家人喝奶。养羊的毕竟是个别人家。养鸭的也不多,养鸭子脏,很多人家不愿意养,可养鸡的占了多数,两三只,三四只,五六只,有多有少,各家门口垒一个鸡窝,白天鸡都是散养着的,早晨一起床,主人们便打开鸡窝,鸡就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找食吃,早晨院子人多起来,许多人便把鸡往院子外头赶,不惜赶到大马路上,院子外面的杂草丛生,鸡也会刨来刨去捉虫吃籽,家里也是省心,到了喂食的时候,家里的女主人拿着用菜拌好的鸡食,大声的招呼:“喽喽喽喽”,自家的鸡便会张开翅膀,噗噗愣愣的展开双翅飞奔而来,主人们会拿着一根木棍,轰赶着过来抢食吃的邻家的鸡,时间长了主人会用木棍扎一个围栏,自家鸡吃食时会把鸡赶到围栏里,省得赶着人家的鸡,自己的鸡也吃不好食。院子里各户抓的是同一家鸡场的鸡仔,也不会弄混了户籍,这些大妈们还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们把自家的小鸡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染了头的,染了翅膀的,染了尾巴的,红的蓝的绿的,带着各种染色的小鸡让人觉得格外可爱。小鸡也会中途潜伏,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人家的鸡窝里宿了,害的鸡主人黑天了还喽喽喽、喽喽喽的满院子找鸡,第二天清早,却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院子里。说起养鸡,那个时候的小鸡可不是用现钱买的,是有专门挑担上门赊鸡的。每年的开春,就有种鸡专业户用一根长长的扁担挑着两个大大的笸箩,笸箩上盖着盖子,挑起来颤悠悠的。“赊小鸡来——”挑担人到了院里大声的招呼几下,便有女人们围拢上来,赊小鸡的打开笸箩盖子,小鸡们黄黄的嘴,黄黄的腿,唧唧唧唧的叫着,赊鸡人不时的用手驱赶着笸箩里的小鸡,偶尔撒上一点小米,小鸡更加撒欢的跑来跑去。有经验的老妇,会抓起小鸡,大把的攥在手中试一试,再扒开鸡屁股看看,确定是公是母。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讲好过了八月十五(阴历)来拿钱,公的免费,母的按只收费。于是你五个我十个的挑来拣去,赊鸡人用小本子一一记帐。从开春养到八月十五(农历),也要历经半年多的时间,有活的有死的,有公的有母的,还有遇到鸡瘟一个不剩的,赊鸡的来了一一清算结账,没有赖账的,常常会有中途搬家的,邻居们也会提供一个详细地址,让赊小鸡的前往收账。回想起那年月人的信誉比现在人要诚信得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赊小鸡的现象早已成为过去式,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真的坦诚、守信早已被日渐越来越多的欺诈、失信所替代。真的很怀念赊小鸡的那个年代。本文作者为岛城文史学者徐明臣,长期关注于四方文史的研究,曾参与过《四方文史》等书的编纂。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重新编辑发布,文中图片源自网友提供及网络。 赞 (0) 相关推荐 宋云霄丨一窝母鸡 刘嫂养了一窝小鸡,竟然都是母鸡. 小鸡有白鸡,黑鸡,芦花鸡,还有两只杂毛鸡.刘嫂特备喜欢那只芦花鸡.芦花鸡五光六色,羽毛漂亮.刘嫂喂食的时候,就有些偏向芦花鸡.芦花鸡趾高气扬,显得更加漂亮. 芦花鸡受 ... 金鸡满架 金鸡满架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在老百姓家里院子中的角落里,都垒有一个鸡窝,是家里养的小鸡下蛋和晚上睡觉的地方. 每年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在张张罗罗地买年货,发面蒸干粮,写对子,扫房,洗被子 ... 侯红枫丨那些年,我不吃煮鸡蛋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我不是吃 ... 母亲亲历过的一些奇事之二 殷 路 / 鹏 飞 说起灵异之事,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然而故事有真有假,听众也或信或疑. 而母亲讲给我的这件她亲历的事确是令人毛骨悚然. 还是先来讲个轻松点的吧. 一 那时我上高中.,我们家在镇子后 ... 柴扉旧事(13)母鸡下蛋咯咯哒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13) 母鸡下蛋咯咯哒 张国领 前两年看电视剧<潜伏>,发现有个情节特别真实,就是余则成的太太翠苹被接到城里之后,没有工作,她看到保密局的院子里有一块空地,就自己动手垒了一个鸡窝 ... 《比我大两岁的卢花-故乡纪事059》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给自己家里饲养的家畜.家禽起一个名字,但是由于这只母鸡先于我两年出生,我没有来得及给它起名字,在父母的嘴里都叫他芦花鸡,那它就姓卢名花吧. 我大约是2岁多才开始对卢花有记忆的. 那一 ... 商都农村曾经用过的老物件,你还记得吗? 窑变酒盅 小酒盅,不多见. 制作工艺带窑变. 既不贵,也不贱. 酒席还能上场面. 容量少,好下咽. 反正咋说尽优点. 有人扔,有人捡. 不为喝酒图新鲜. 针线笸箩 针线笸箩小且圆, 原来就拿柳条编. ... 农村人记忆中的诚信——赊小鸡,曾经的那声吆喝是最淳朴的乡音 小时候的农村虽然不富裕,物质短缺,但那是真正的乡风淳朴,人人都讲诚信,邻里之间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即使是对外村不认识的人,也是客气热情.那时候的村民们除了种好自家的地之外,还偶尔做些小生意,走街串巷 ... 老青岛有家“复兴书局” 书店,作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常常会成为精神层面的寄居所在.老青岛城市历史上许多存在过的书店,不曾被立传,只留存在历史的云烟中.据我所知,过去的青岛有过不少私人书店.在平原路21号(现已拆除, ... 童年时的老青岛,歌谣里满满的回忆! 童年时的老青岛,总在记忆里浮现.那些曾经熟悉的老街小巷:那些知名的名店旧影:那些至今仍在念叨的儿时美味: 人这一生中最可贵的莫过于童年时光.童年,总是那么值得回忆与怀念.根据网上一段顺口溜,热心网友王 ... 赊小鸡 (图片:网络) 前些年春天的某日,曾经画过一幅兰草小鸡的小品画,并自编自题一首打油诗: 刚涂兰鸡又一幅, 似闻春日赊卖声. 一筐绒黄皆可爱, 秋日红冠金缕衣! 我这首打油诗,写的就是以前赊小鸡的往事. ... 老青岛的交通规则演变:日占青岛时要求车辆左行? 青报网 2015-04-01 08:48来源:青报网综合 德国占领青岛前,青岛大部分还未开发建设,因此不存在交通法规问题.1897年,德占领青岛后,随着工商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德国胶澳当局开始注重交通管理工 ... 消失的青岛红星电影院,记录老青岛人的美好往昔 青岛的老街里,中山路61号,这里曾经辉煌过,热闹过,是多少年轻人恋爱约会的必去场地之一,承载了岛城各年龄段.无数家庭的快乐记忆.这里曾是很多老青岛童年时光的收录机.这里曾场场爆满,只要有电影,就永远不 ... 城门倒座 龙瓶祈雨 城隍仅存 灵山卫这些冷历史老青岛也未必知道 胶莱地方史志记载,'登莱濒海要地有三,而胶为最.'作为胶东第一大城市,青岛的发展肇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的德国租借殖民,德国人的眼光自然不差.然而胶州湾之战略要冲地位,却在很久以前就被历代朝廷所重 ... 组图:老青岛里那些消逝中的地名 你还记得几个 建国之后流行一段顺口溜,串起了老青岛的地名: 东镇西镇太平镇,一浴湛山石老人 大小麦岛吴家村,曲流拐弯西大森 团岛挪庄西广场,大港小港小鲍岛 顺口溜里的地名有的还在使用,有的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 作为 ... 老照片:1988年的青岛,带你重温记忆中的老青岛 本组老照片所拍摄的是1988年的青岛,通过这组老照片,带您回到30多年前的岛城,看看那时候的岛城的样子.图为1988年的青岛,行驶在江苏路上的海信电视服务车. 1988年的青岛街头,两个小伙子骑了一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