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镇记忆】话说当年的云南路

西岭,顾名思义是我们城市西部的一座山。山脚沿四川路、贵州路和广州路合围,而云南路就自东(偏北)向西(偏南)逶迤在她的山脊上,24中一带则是她的“顶峰”。  
当年的云南路,从四川路莘县路口开始,一直过了西藏路,商铺一家挨着一家,百货文具、饭店包子铺火烧铺、烟酒糖茶糕点食品、钟表店裁缝铺、化工电器五金土特产、中药西药、照相馆书店、银行邮局、学校电影院派出所、汽车站马车站......,林林总总,繁荣而井然。充溢着活力、美丽和温馨。  
云南路上的文具店,我常去的有4家。

这里原是新华书店

'福昌’文具店在云南路西藏路转弯的地方,营业员经常是一位老者,我特别记得在那里买过柳公权字帖、领袖相片。  
西藏路西的一家,叫“同新”文具店。
“福昌”朝东,连续有两家,一曰'学友’,一曰“美林”。我曾在“学友”买过一只木制铅笔盒,红盒黄盖,黄盖上有四个毛笔字,“精益求精”,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成语。
“美林”文具店兼修钢笔,店主姓郭。有时晚上去买东西,店主一家正在吃晚饭,总是马上站起来招呼生意。本本分分的小买卖人家。这家人家的皮肤很好,白白嫩嫩的,给我挺深的印象。
“美林”再朝东,路对面,是“永明”文具店,店主姓顾。店主的女儿顾*和我妹妹同学。有一学期开学,顾*发到的新课本内,有几页白纸,空无一字。人家把我妹妹的课本借去,用工整的小楷,一字字,一段段抄补,行对行,页对页,清清楚楚。  

土产店变成了快餐店

云南路汶上路口东南角有家土产店,那里的锅碗瓢盆自不待说,印象深深的是灰色陶制烟筒。寒天冻地的日子,室内无暖气无空调,要生火炉取暖。铁皮烟筒价钱贵,就买这种较为廉价的陶制烟筒,接缝处用黄泥糊住。  
路口西南角是永茂百货店,大至床上用品,小至针头线脑雪花膏,几乎应有尽有。附近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都知道这个“永茂”家。  

共和楼改成了澡堂

路口东北角是饭店“共和楼”,大门墙联“家常便饭”、“经济小吃”道出了她的经营宗旨。  

共和楼旁的理发店成了快餐店

路口的这几家店铺都经营有年,生命力挺强。  
土产店朝东,共和楼斜对面有家饱子铺,名叫“三合居”,馅是猪肉大白菜,闻着就挺香。饱子个头,比小笼饱子大,比大饱子小,算是“中饱”。堂吃外卖,悉听尊便。堂吃的话,干干净净的小方桌上,除了调味的醋瓶、酱油瓶,还有小碟里剥好的白生生的蒜瓣。  

原云南路绸布店、文光文具店和药店

云南路上的药店,在朝城路口对过,有一家卖中草药的,叫“馨芝药房”。  
在汶上路滋阳路之间这一段有三家。北侧是华安大药房、安国药房,南侧是厚德药房。安国卖中草药,华安、厚德卖西药、中成药。华安店大,三开间门面,进深也大些。厚德店小。当年市民说起厚德药房,“德”字发乡土音dei。现在进步了,时尚了,市民都会讲普通话,或“青普”话,不再发乡土音了。  

云南路交电公司、茶庄和药房旧址

也是在朝城路口对过,有一家百货店,我的母亲曾在这里为我买了白色兰边的搪瓷杯、碗、脸盆。带着它们,我踏上异乡求学、谋生之路。  
说到这路上的钟表店,首先要说的是我二大爷曾在西藏路口朝西不远处开过一家“利达表店”。老人家终其一生修理钟表,手艺精湛。
24中对过,美林文具店的东邻也曾有家钟表店。  
而给我特殊记忆的钟表店位于滋阳路口再朝东,这家店里大概有什么人和电影院有联系,窗户玻璃上经常张贴电影广告宣传画,不断更新。学校里组织看电影,语文老师信手拈来的作文题就是电影观后感。我很少去看电影,但我的这种以电影观后感为题的作文总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因为我阅读了钟表店窗户玻璃上电影宣传画的“内容介绍”,题材、情节、意义,当然了然于胸,归纳涂改成文,往往胜小伙伴们一筹。  
万年青照相馆
云南路食品店
还有,永业茶庄、立生电业、孚民酱园、健美照相馆,玖新鞋店、维青书局,有名无名的理发店、裁缝店、火烧铺,水开了哨子就响的茶炉兼烟糖店,横马路口的磨房,香油作坊。  
还有,当年西镇唯一的邮局,唯一的银行。  
还有,人行道上的小书摊子,一分钱看一本。多少伙伴从那里接受了启蒙的历史知识和最初的文学熏陶。  
还有,人行道上的“波螺”摊子,辣“波螺”,香“波螺”,“初”“波螺”(“初”,当地方言,吮),三分钱一盅。多少伙伴品尝着天然无污染的海鲜。  
还有,买糖球的,烤地瓜的。(“糖球”,当地方言,糖葫芦)  
还有,民间艺人的摊子,用热熔的糖浆在青石板上作糖画的,吹糖人的,做面塑的。  
云南路两旁的民居,绝大多数是二层的“里”。我记得名字的有“同仁里”、“平安里”,附近汶上路有“春和里”,滋阳路有“三元里”、“云巢里”,寿张路有“浴德里”、“天庆里”、“仁寿里”。  
云南路上有过载客的马车站,在24中西侧的西藏路口,通往汇泉柞山路。  
云南路上有过公共汽车线路,现在还有吗?当时的2路汽车终点站在云南路上将近郓城北路路口的地方。汽车从东镇开到中山路后,分作南线北线,南线沿中山路开向栈桥方向,北线循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莘县路,进入云南路,在云南路上有天桥站、东平路站。 

云南路汶上路口

云南路西藏路

云南路东平路口

云南路观城路口

云南路旧影

唉,说不尽的云南路啊,我家乡的路,我少年时代的繁华大马路。
本文作者为网友“青春的岛”,岛城文史学者赵长汉老师,2005年11月18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此文也是作者西镇老街系列文章最早发布的一篇,将一条老路的沧桑变故做了精彩的记忆描述。
文中图片由本公众号编辑添加,如有标注、描述错误之处敬请谅解。感谢城市档案论坛“照亮天下”、“西镇老居民”、“每天一杯咖啡”、“清心依然”等老网友提供的照片。十余年后,云南路已是巨变,也希望这些珍贵的照片,能够再次勾起你曾经美好的回忆......
说不尽的云南路,忘不掉的旧时光......
(0)

相关推荐

  • 海上旧梦影痕(十八)

    图171-1:1920年代,霞飞路敏体尼荫路口北望大世界.陆勇供图 图171-2:<申報>(1930-02-08,第13版)汇芳新记照相公司广告 片中路口西北角为汇芳新记照相公司.1920 ...

  • 喜新怀旧——漫步南京东路与外滩

    南京东路位于上海黄浦区,它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599米,素有"十里南京路,一个步行街"之说.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为步行街.说明一下,这里的"十里南京路" ...

  • 云南路旧事(一)

    西镇就是老青岛市井生活的一个缩影,那一条条老街.一个个里院,是众多老青岛人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凝练了多少岁月沧桑.2007年,铲车的声声阵阵轰鸣,古老又亲切的西镇在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难舍的不仅仅是 ...

  • 流翠烟台山|少女时代的学生街,真的要拆了吗?

    少女时代的学生街 作者:孟丰敏 时光总是短,只有少女的蓓蕾时光,可以淡淡地美着.深秋微寒的夜里,一曲遥远的闽剧,咿呀声中拉长了调,拉近了回忆.把那些老物件一样一样地摆出,把那些老路一条一条地重走,少女 ...

  • 【西镇记忆】话说当年的费县路

    费县路,名字不算响亮,却是西镇的一条通衢大道.西镇的市民上街里,北边走云南路,费县路则是南边的必经之地. 胶济铁路的起点距她咫尺之遥,铁轨一直铺到她跟前.那进站的火车头和出站的列车尾,路上行人隔着青岛 ...

  • 【西镇记忆】话说当年的单县路

    在地图上看,单县路的走向,就象一把大大的勺子(关于象一把大勺子的比喻,源于我从googleearth卫星地图的一幅截图上看到的形象).从郯城路开始,到汶上路口这一段,走向笔直,是她的勺子柄.过了汶上路 ...

  • 【西镇记忆】话说当年的定陶路和寿张路

    定陶路很短,从东平路起,穿过滋阳路,到汶上路止,仅仅横跨两个街区而已,估计也就二三百米长的样子.她的广为人知,很大成分是因为这里有所定陶路小学. 定陶路小学在青岛的小学里,算是比较"地域辽阔 ...

  • 消失的西镇——话说当年的滋阳路

    滋阳路.观城路.费县路,三路相交,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在玉泉春的对过,留下了一小片三角形的街头绿地. 费县路.滋阳路.观城路交汇处 滋阳路和观城路,各不相让,继续各自延伸,结果两败俱伤,到单县路这里 ...

  • 【城市记忆】话说当年的滋阳路

    滋阳路.观城路.费县路,三路相交,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在玉泉春的对过,留下了一小片三角形的街头绿地. 滋阳路和观城路,各不相让,继续各自延伸,结果两败俱伤,到单县路这里,各自失去半边人行道,只留下单 ...

  • 【青岛记忆】话说当年的汶上路

    本文作者为青岛新闻网社区网友"青春的岛",岛城文史学者赵长汉老师,2011年2月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此文也是作者西镇老街系列文章之一,将一条老街道的沧桑变故做了较为详细的回顾描 ...

  • &quot;万年青&quot;照相馆,老西镇的温馨记忆

    随着青岛老城区的拆迁改造,一些年岁久远的老字号店铺的拆迁,总会牵动老青岛的心. 2007年4月2日,云南路64号,西镇老店万年青照相馆开始了搬迁.照相馆门上贴着门店将搬迁到云南路144号的通知.万年青 ...

  • 旧影怀旧篇,带你重温记忆深处的西镇!(上篇)

    曾经的西镇是老青岛市井生活的一个缩影,那一条条老街.一座座老里院,是众多老青岛人平凡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凝练了无数岁月沧桑.2007年,随着铲车的阵阵轰鸣,人们熟悉的老西镇在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最终成 ...

  • 旧影怀旧篇,带你重温记忆深处的西镇!(下篇)

    曾经的西镇是老青岛市井生活的一个缩影,那一条条老街.一座座老里院,是众多老青岛人平凡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凝练了无数岁月沧桑.2007年,随着铲车的阵阵轰鸣,人们熟悉的老西镇在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许多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