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来勤丨新婚回门耍女婿

在我的家乡关中灞桥一带农村,新婚夫妻第二天一定得回女方家一趟,大家将此称做“回门”。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男方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方来讲,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

回门风俗从古到今一直流传下来,早先的回门除了感谢之意还有更实际的原因。在古代男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定亲到洞房之前,男女基本没有机会见面,女方父母把女儿嫁到男方,好赖全然不知,男方的脾气,身体状况对女方还是个谜。结婚才捅破那张窗户纸。所以女孩父母比谁都更想早一天知道男方的状况,第二天的回门也有女儿家给父母汇报男方情况的意思,当然最主要的是身体状况了。

关中灞桥一带的回门和其他地方回门的情形基本相似。女孩结婚时娘家多少人祝贺上了礼金,就需要要走多少家亲戚。要带的礼物一般是单数比如三样,五样。绝不可是四六的数目。在灞桥四六是永远忌讳的数字,通常是四六不成事!

灞桥回门中最经典的节目就是“耍女婿”。在农村,女婿回门丈人家很重视也搞的相当隆重。这一天,女方本族长辈都会被邀请到家里来,专门支锅搭灶大宴女婿。作为中心人物的新女婿不但要会应付盘问,还要口齿伶俐殷勤周到,招呼好每一个前来作陪的族人。

回门当天,女婿在丈人家吃两顿饭。早上是极具地方风味的糊汤臊子面,下午是十几道菜肴的丰盛家宴。丈人家的女人们这天只管做饭,没有上席的机会。耍女婿就是由这些做饭的女人们搞的。回门宴上吃的馍很讲究,包子至少要五样之多,而且包子的大小宛如核桃,手工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因为包子大了人家会笑话主人家的女人厨艺艺不佳。耍女婿的花样便被女人们包在包子里。

一碟包子上席了,陪同的人热情的招呼女婿吃。有些新女婿比较害羞,顾不得挑拣随手抓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塞,做饭的女人们站在房门外听动静,一个个挤眉弄眼的。你再看新女婿,那么精致的包子在他嘴里如同啄蜡,有的还会大汗淋漓呢。那些调皮的嫂嫂们这时会挤进房间看热闹。包子总算吃下了,新女婿却让包子折磨的脸色大变。

原来呀,那些小巧玲珑的包子里不是包有盐就是包上整个一疙瘩辣椒面,还有好多样调味品混合做的馅,自然是难吃异常了。在门外看着自己的新郎被嫂子们折磨,新婚女子心疼也没办法。

其实耍女婿也有破解的办法,就是新女婿在吃包子的时候,不要拿起一个就咬,而是先掰开包子看看,发现有异常包子馅就放在盘子里可以不吃,等你用嘴咬了就没法放回盘子,只有硬着头皮咽下肚子让沉默寡言的胃消化了。

下午饭后,所有陪女婿的男客都要给女婿发红包,多少不拘,算是见面礼或者祝福。回门的一对新人必须当天返回男方家里,千万不能在娘家留宿,这是规矩。只有男方不要女方了,回门才会把女子留在娘家过夜。

新婚回门耍女婿,招待的是真诚,戏耍的是乡俗,感悟的是人生,显示的是智慧,守望的是那浓浓的土韵乡情和淳朴民风。

作 者 简 介

白来勤,西安人,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秘书长,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首批(2017-2019)入选人员,出版有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及社科专著多部。作品多次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小说学会及省级以上文化学术组织的奖励,多篇散文作品入选一些省市的高考、中考试卷或模拟试卷和教辅资料、特色教材。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结婚三天后,为什么要回娘家呢?

    为什么结婚三天要回娘家呢? 关于这个问题,毕竟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所以,要解释清楚这件事,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很久很久以前,男女婚姻还是父母说的算,结婚双方很多连面都没见过就把婚结了,关于 ...

  • 婚后三天为什么要回门,关于回门的一些讲究,你知道多少?

    回门记忆 古代结婚都要选择黄道吉日,保证婚姻的顺利,如今现在社会仍然会保留这一传统,在好日子自然结婚的人就多.最近结婚的人骤然上升,回门也成了问题.每当村里的媳妇嫁出去,在三天后就会回来,并且带着各种 ...

  •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回门”?有三点原因,其中一事新娘回家才能做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国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俗和习惯.而我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是礼仪之邦,在礼仪方面,我国传统有很多习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单单婚嫁每个地方就会 ...

  • 坡刘村史 民俗 婚娶——新婚后续

    第三节.新婚后续 一.闹洞房: "闹洞房"就是在新郎新娘结婚的当晚,与新郎相好的朋友和一些爱热闹的乡党在晚饭之后去新房嬉闹玩耍,坡刘村人称之为"耍房". 闹洞房 ...

  • 【乡土文化】白露山麓话酒俗

    白露山麓话酒俗 早在宋朝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遂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 ...

  • 非遗里的畲家风情

    民族服装--"凤凰装" 畲族女性的服装通常以凤为主题,从头饰到衣服配饰,全身上下处处体现凤凰吉祥之意,故又称"凤凰装".它由7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上衣.裙子.水巾 ...

  • 白来勤丨赋诗饮酒度重阳

    每至重阳佳节,人们豪情勃勃,舞文弄墨,吟诗作画以抒怀.据有关资料显示,从汉代起,就有在这一天赏菊并喝菊花酒的习俗.南北朝有吴均在其<续齐谐记>中记述:汉代人九月九日"插茱萸&qu ...

  • 白来勤丨荞麦不过寒露节(民间传说)

    荞麦,又名花麦,三角麦.乌麦.花荞,是蓼科荞麦属的植物,也有人将其分入蓼属.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是老 ...

  • 白来勤丨鬼王村的传说(民间故事)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新合街道办中部,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叫贵王村,这贵王村原来不叫贵王村而叫"鬼王村",村里人嫌不吉利才改名叫贵王村的. 传说 很早很早的时候,这个村有个王老汉,王老汉有 ...

  • 白来勤丨庙后头

    我的故乡西王村,也叫白家堡子,位于西安东北郊的灞渭三角洲上.村西头大队部保管室西边.饲养室北边有块地空地叫"庙后头",距我家也就不到一百米,在我的记忆中根本没有庙,也没有人告诉我庙 ...

  • 白来勤丨鹿原仙境荆峪沟

    在古都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有一条由蓝田安岱坊至灞桥高桥村的东西走向大沟壑,总长约十五公里,名"荆峪沟",俗称鲸鱼沟,为灞桥区与长安区交界,把白鹿原分为南.北两原,北原为狄寨原,南原 ...

  • 白来勤丨白鹿原上的“棒槌会”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白鹿原>中记述了这样一件有趣的故事:说的是白鹿原东南方向的秦岭山地有一座孤峰,浑圆的峰体就像女人捶布用的棒槌.峰上有小庙,庙里有一尊半男半女的怪神像,每年六月三日到六日为 ...

  • 白来勤丨立夏蛋·上秤乐

    立夏日,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最经典的食物仍属"立夏蛋".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 ...

  • 白来勤丨鹰、犬与鸡的恩怨

    在古人心目中,鸡是有德之士的象征,据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三章载,"君独不见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

  • 白来勤丨有关“吃”的话题

    中国人善于吃.讲究吃.研究吃,用"吃"来认知世界和表达事物,把一些极富想像力的名词都用在了吃上.咱们灞桥方言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把"吃"字使用得淋漓尽致,把生活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