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中秋佳节聚北京/刘大敏

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美丽的北京更是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喜庆隆重的节日景象。

就在那年中秋节前夕,我参加了工人日报社和北京农林局联合举办的新闻培训班。使我有幸第一次在首都北京度过了中秋和国庆双节。这也是我平生最为开心快乐、幸福满满的金秋佳节。

主办方把办班地点设在北京西北郊香山。这让我大喜过望。因为香山不仅是历史悠久的著名风景区,而且是伟人名人荟集如云、人文底蕴丰厚的风水宝地。

北平(北京)解放初,毛主席和中央领导机关在香山驻扎了半年多。对外称劳动大学。毛主席住双清别墅。他老人家在这里指挥了渡江战役,写下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著名诗篇。同时,毛主席还在这里与社会贤达、民主人士广泛接触,共同谋划新中国美好的未来。

香山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流传着许多神奇动人的故事。清代以来,曹雪芹、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朱自清、梅兰芳、刘半农、刘天华、王洛宾等数十位历史名人就长眠于此或留有遗迹。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香山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可以领咯、品味到伟人先哲、文人雅士的高风亮节、艺苑丰采与墨宝飘香。

心中高兴行程快。报到时间本是两天。我在第一天上午就赶到了目的地一一北京香山老干部休养所。虽说临近中秋,前来开会的依然络绎不绝。

我简单讲明了来历。干休所宾馆前台服务员热情地把我带进事先订好的套间。介绍了作息时间等注意事项后方才离去。

午餐的安排更让人吃惊。来这里开会办班的,一般都是坐满圆桌就餐。但服务员并没有把我安插到其他就餐者中间去。而是在一个小间单独为我安排了四菜一汤(小份)。有红烧肉、家常豆腐等四川特色菜。面对如此盛情,我大有受宠若惊之感。回想六十年代中期,在成都锦江宾馆受到西南局首长的接见,也是围在一起吃工作餐。哪有如此"特殊”的待遇呵!

直到第二天下午,主办方农林局宣传部才来人。学员也陆续前来报到。这次参训的原则是,自愿报名,单位批准,车船、食宿费报销,参观游览部分自费。尽管如此,各省前来参加学习的,还是有三十余人。

他们刚到。我已在先来的一天多时间里,遍游了香山美景;登上了极顶香炉峰,饱览京都浓浓的秋色;还瞻仰了先哲名人的陵园、故居;到山麓的碧云寺拜见了西方佛祖。

主办方工人日报社来了四位老师。两位副主编,一位编辑主任,一位责编。都是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资深编辑、记者。农林局来了两人。一位宣传部长和干事。干事姓刘,是我的本家。部长叫范学珊,三十多岁,热情豪爽。他俩负责办班的日常事务,与学员几乎朝夕相处。

第一天刚下课。范部长当即宣布,明天中秋节,下午放假半天,晚上吟诗赏月,欢度中秋!

谁知乐极生悲。头天爬香山弄得满身大汗,回宾馆后冲了凉。当时感觉没啥。那天上课时有些不舒服,也没引起注意。晚上睡觉却发起烧来,迷迷糊糊的,什么也不知道了……

一早醒来时,我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臂上还连着吊针。范部长就坐在我旁边。

事后得知,那天室友聊天睡得很晚,见我烧得满脸通红,昏睡不醒,急忙打电话求救。范部长连夜开车把我送到医院,在病房里整整守了我一夜……

下午烧退了。身体已无大碍。范部长又把我送回了干休所。

晚上,夜幕降临。首都金秋的夜空明净如洗。北京中秋的明月更为嫵媚迷人。

在干休所院坝里,我们摆开了三张大圆桌。范部长、刘干事买来了苹果、香蕉、哈密瓜、葡萄,还有月饼、红酒。范部长说,在座各位,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宣教工作的,大老远的来一趟北京也挺不容易。虽然我俩也有家室,今天也和大家一样,暂时离开家人。和各位朋友共度中秋!范部长话音刚落,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伙儿一边品赏月饼瓜果,一边饮酒赏月。刘干事提议,光吃光喝没劲,得来点创意。干脆一人背一首唐诗,谁背不出来就罚酒。学员公推范部长带头。他先从李白最简单的"床前明月光"开始,一直到学员以"秦时明月汉时关"收尾。众人依次轮了一圈。大家都背得很熟,自然就无人喝酒。于是又改了招数。一人一句,接着来。接句背唐诗增加了难度,很快就有人卡壳。被罚酒的也就越来越多。以至后来又成了随意碰杯,全没了先定的规矩。

广东来的一位空姐不善饮酒。她大方地站起来,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她的歌声婉转悠扬,打动人心。使得不少同伴也跟着哼。还有的学员不管着调不着调,一个劲地附和嗨唱。于是乎,这首歌第二段便成了南腔北调的男女混声大合唱。

中秋节第二天就是国庆。报社老师们还得放假休息。我们学员也就顺理成章地继续放假三天。范部长又调来一台中巴。他带上我们游故宫,逛天坛,观升旗,登天安门,进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容;还到颐和园,圆明园,卢沟桥,八达岭长城周游了一大圈。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的。根本没功夫去游览近在咫尺的香山。以至不少学员深为懊恼,当初为啥不早来报到一天?

人们常说,家乡的山水最美,故居的月亮最圆。但我觉得,在人的一生中,能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朋友相聚北京,共度中秋和国庆佳节,实地感受伟人先哲浓郁的文化氛围,而且又得到萍水相逢的范部长亲人般的关爱。这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何尝不是弥足珍贵的手足亲情,又何尝不是数十年难遇的开心快乐大喜事呢?

中秋国庆首都行,

天南海北逢知音。

人生一大开心事,

胜过金榜题名时。

作 者 简 介

刘大敏,笔名艾华,达明,鹤鸣春晓。大学文化。四川省南充市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本人属老三届,参加过文革,当过知青,在一大型国企工作三十余年,曾被多家报社聘为特约记者。从八十年代以来,已在国内200多家报刊发表新闻、通讯、特写、散文、论文、科普等各类文章100多万字,图片200多幅,有多篇文章获奖。1999年至2015年因故停笔。2015年7月至今在网络平台发表文章300多篇。




行参菩提·“那年中秋”散文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那年中秋”散文有奖征文启事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中秋/张雪梅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记忆中的月饼馍/何敬民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又是中秋/郭文华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海峡之岸过中秋/洪虹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难忘的中秋月饼/木易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月到中秋分外明/陈新峡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怀念儿时的中秋节/方帅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中秋节/潘会艳

(0)

相关推荐

  • 词话人物:范春荣诗词专辑

    作 者 简 介 范春荣:宁夏中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一个为天使修补翅膀的匠者.热爱中华古典文学,闲暇时偶有创作,其中以家乡香山湖为题材创作的"醉美香山湖"系列古体诗词一百五十首. 塞 ...

  • 【049】“棠溪杯”有奖征文高余作品

    五剑励志(组诗) 高余(四川) 错金(福) 让金银铜等无隙拥抱 让资源联盟 以错铸就辉煌 将你我他熔为一体 鎏金(禄) 金或银与水银合成汞齐 以薄膜的方式紧贴在战国的胎体 文以载道 武以载德 镶嵌(寿 ...

  • 陕西省近现代人物——谭生彬

    谭生彬 谭生彬(1912-1980),字志博.生肖:鼠.陕西省延川县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共青团延长县委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中秋节吃狼肉/刘国林

    四十年过去了,可我在锅盔山遇险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那时1969年中秋节前夕,我高中毕业回生产队参加劳动.恰巧中秋节生产队破天荒地放了一天假.邻居大虎哥跟我说:&quo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中秋佳节话中秋/张俊清

    中秋,这个中国人妇孺皆知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中秋之夜,秋高气爽明月如镜,月到中秋分外明,可谓良辰之美景.难怪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赏月时面对一轮光泻万里的明月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雅读写意之中秋年岁/陈望旭

    神明 冷月随心而静,在中秋的年节里,观静中风物,观者皆化为月中嫦娥,带有神明的气息. 宜观中秋诸风雅,未若神明静凝神. 天公灯下,檀香.沉香.松香.百花香,茶香.果香.烛香.供品香-- 感念造化,都摄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今年过节我回家/龙书春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中秋到了,月亮圆了,桂花开了. 夕阳下,秋叶飘,飘落在枯草中. 秋夜凉,秋风吹,花香吹进车间里. 车间里,灯光下,是忙碌加班赶货的工人.他们争分夺秒又兢兢业业,疲惫的身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月光下诗中的母亲/刘强

    去年中秋节前夕,我参加了当地一次"写给母亲一首诗"主题征文大赛并获得奖项,奖金300元.我为远在故乡的母亲买了一盒知名品牌的月饼,遥寄了回去. 本想让妈妈分享我的写作成果,同时送上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夜,月正圆/郑 琦

    还记不记得坐在夜空下仰望,看圆月在防盗窗外越过一个又一个栏杆. 还记不记得那夜桌上摆着你最爱吃的豆沙月饼,但你拿起一个,却又放下. 而如今,只有我一个人,望着天际明月. 月光如水,时光如水,一直这样静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中秋,红军路过我家乡/邓小爱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新安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爷爷小时候,经常和他的小伙伴在小山村的东坡放牛.那时,村里的青壮年全被抓去当壮丁了,弄得整个村子年年月圆人不圆的.按理说这里山路弯曲,沟壑多,小鬼子一般不会来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邀父对酌/赵思芳

    昨夜,又梦见了父亲,他笑盈盈地向我走来,仿佛有无数的话语要倾诉.等我要抓住他的衣角,仔细地要把他打量,他倏忽间又没了踪影.我哭着喊着,都无济于事.心揪着疼痛,一时间从梦中醒来.仔细聆听,窗外秋雨沙沙,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阿萨的月亮/粟远和

    在这小城居住一晃十多个年头,似乎从没今晚这样专注地看过月亮,是人到中年有了纷杂人世的感怀,亦是临近中秋佳节衍生思乡的情愫?心境如月色,朦朦胧胧,无法得出让自己认可的答案,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月亮渐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