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辉儿丨三宝瓷谷,我和陶泥的千古邂逅
题记: 艺术是心旅中圣洁的修行,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清贫,无视世间繁华,方能守得云开见日月。
到婺源动车站时已经是月落晚餐后,花灯初上时了。感谢滴滴打车平台,感谢现代的网络通信,动下指头,一下就打到去三宝的车。一路上时而国道时而高速,路边的灯光时而稀疏时而密集,90多公里的路程,因为有阿苏在身边鞍前马后的照应着,因而并不心烦它的漫长。
疲倦中似乎刚刚打个小盹,一睁开眼睛,好似遇见了海市蜃楼,眼前繁星点点,光彩斑斓,光怪陆离,以为到了三宝,一阵窃喜。但司机说,那是景德镇,一个看着明清皇帝长大的地方,离三宝还有三五公里。说话间,繁星从身后隐去,继而是小小的街道,过了一座小桥,来到了我们预定的民宿: 瓷里瓷外!这名字,听起来就是那么瓷意十足!
陶泥陶艺陶瓷精神的邂逅开始了。
推开矮矮的木门,约十米深的露天院子,一个七八平方的小水池,在柔和的灯光下,看到隐隐约约浮着几叶睡莲,石砌的小径,几棵不知名的灌木,朴素优雅的大堂很是穿越,唐朝的古韵夹杂着现代的活泼和小资。最入我心的是院里的几个大龙瓷缸(后来我才知道它的名字,而且是三宝乃至景德镇所有地方的标配),缸里无一例外的养着睡莲,让一向亲水的我一下无条件地爱上晚上九点后才到达的小镇。(真是一叶障目啊!)
第二天起来,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上到民宿楼顶的露台,映入眼帘的还是养着睡莲的大瓷缸,用柔软细腻的瓷泥手工拉成的瓷缸。细细地打量阿苏心驰神往的圣地: 有点小,鼻尖就蹭着前面山上的绿树,腰背就倚着后面的山坡。它就是两座山中间的一条小小的溪谷,街道穿镇而过,虽然它可以让你一撇尽收眼底,但是雨后飘逸的空气和冰一样寂静的早晨,还有当地人竟然在清澈的小小溪边浣纱涤衣,一切都那么的干净单纯,你就想着要来杯杯浓浓的热咖啡才能调和一下它淡淡的清凉的略带甜味的清晨,它太清淡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诗人来了吗?好像听到他在吟诗呢!也许吧,他的家乡九江不是也在江西吗?他一定来过,那些晶莹剔透,爽翠清新的诗词也许就是在这里写出来的呢!而且他也姓陶,一切都是巧遇吗?你肯定急了,不是邂逅陶瓷吗?(对啊,千呼万唤,请你稍等!)好饭不嫌迟好景不辞远啊。慢腾腾吃完民宿酒店提供的早餐,我们没有急着去参观什么景点,而是决定在这个远离家乡远离喧嚣的陶艺小镇,用它的远离世俗的空气洗洗灌满浆糊的大脑。
撑着雨伞,蒙蒙细雨,不急不慢,人和雨和谐共享三宝小镇的雨晨。一路上,行人不多,车辆不多,路上开车的人很有修养,从我们身边开过去的时候都放慢车速,以防把水溅到行人的身上,因为三宝路不宽,人车共一道。
朱熹曾用一句诗来描绘古时的福建泉州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我,漫步在三宝小镇,也诗兴小发一下 :“此地古为瓷都,满街尽透瓷韵”。
没错,小小街道的两边有很多的家庭作坊,陶艺工作室。粗糙的院墙镶嵌着陶瓷碎片,返璞归真的装饰让我特别羡慕嫉妒恨,大门都是敞开着,首先有个露天的院子,然后才是屋堂,门不闭户,偶而也有养条狗的,用绳子拴着,为了游人和主人家的各自的安全,也多一分温暖,滴水有声的幽静,连狗狗都很少出声,真的!里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陶艺作品,让我感到舒服极致的是无论哪个院落,都会有几盆绿植,藤蔓也好,小灌木也好,或者是即时应景花卉也好,还有的就是路边随手摘回去种栽的小草,种花草的容器深的浅的圆的方的陶瓷的盆,碗,杯,盏……信手拈来,不一而足,都显示了主人的自信和豪放和情趣,随意简单的一摆,野趣天成,为小院们增添了无尽的大自然气质和 灵气生机,加上雨水一淋,叶子上的水珠娇娇滴滴,晶莹剔透,让你欲罢不能的痴迷。我很不礼貌的做了n次的不速之客,无邀而进,无一意外的是主人都没有询问我这条"流浪狗"的来处和意图,他们专注着手中的活儿,但很热情的回答我的蠢到极点的好奇。
所有遇见的陶艺粉丝都是年轻人,网上所说的"景漂",一群醉心于陶艺的乌托邦。更令我惊讶意外的是在这个"漂群"里不乏有气质清新容貌俊秀的女生,竟然安身立命于远离繁华的都市,和瓷泥为亲为友为梦为图,在这个烦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内心得有多么的强大和执着!但是如果我把他们说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那有辱我的诚实。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情景是有个工坊里的一个陶粉,一边在修好的瓷坯上雕刻着图案,一边塞了个耳机听着《人民的名义》,偶而还要看着手机上屏幕过下眼福,工作放松休闲两不误。
整个小镇井然有序,安静整洁,除了小鸟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任性的啁啾声,没有半丝人间的喧哗嘈杂,走上一圈,发现自己的心跳没有了脉搏没有了,融入了它的节奏。这是个可以让平心静气心无杂念的地方。
镇上最著名的瓷艺就是传统的手拉坯工艺(第一次认识它,是在一部叫《人鬼情未了》的美片里),历经沧海桑田,仍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手拉坯"粉为它疯狂。(我们住的民宿旁边的民宿是很多歪果仁投宿的地方,咖啡是它的主打style)
走完三宝路,我们去参观陶艺大师占邵林(全国首届手拉坯冠军)的工作室。一进大堂,就听到潺潺的水声,(贾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没错,一遇水我就醉了。近水声一看,奇观!他们竟然引水入屋,溪水从水泥墙根蜿蜒而入,还有巨大的水车,以前是用来舂瓷泥的机械,现在都不用了,成了风景。
要是没有欣赏过大师的娴熟奇妙的推拉捧提,你永远都想象不到以柔塑刚的绝妙,感谢缘分,让我得以欣赏了占邵林大师极品的手拉坯表演(随意的),如太极拳般温婉柔和的手法,如行云流水般的运筹帷幄,一团灰不溜秋细腻凝重的瓷泥,大师能在秒秒间,好似柔若无骨的力度,让一团泥在千回百转的的旋转中,变换出或峭直或柔弧,或凹凸有致或浑厚阳刚,或轻薄如娟或严密无隙的陶瓷,有的径大米多,有的细如纤指,本来宽大如桶的瓷腔,瞬间就能变得细如针棒,神奇的变化,就在掌指之间,叹为观止!
景德镇的瓷泥,就是在陶艺家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孜孜不倦甘于寂寞的的坚持中蜕变升华成(脱胎换骨是由此而来的吧)或美轮美奂,或古朴典雅,或精致细腻,或雄浑霸气的千古绝唱(我不想用艺术品,怕玷污了它们的高贵神奇)。
静坐细思,只有对瓷泥的无限的真诚,才可以有如此奇妙的造诣吧。
对陶艺瓷泥的爱是一种修行吧,是内心旅程中圣洁的修行吧,只有倾注你对它们的无尽的虔诚,你才能达到无人之境,独孤求败的境界。
良田千顷,貂裘玉马虽不易,但心无杂念,明净如初生,是要有缘分! 感谢缘分,在三宝瓷谷,让我和瓷泥有了这次千古邂逅!
作 者 简 介
查金花,女,60后,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瓷都德化,中学英语教师,喜欢文学。是一个零作品的没有级别的勇敢的人。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