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中,技术不是万能的
作者:刘昶
人们在定义一个新时代时,很喜欢用新技术指代,例如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时代、AI时代、区块链时代等,我自己反复地新时代定义为数字时代。这并不是当下的特有现象,过去亦如此,例如所谓的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铁路时代等。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理和思维方式——“技术崇拜论”。
技术是重要的,它也为这个世界创造了更多的想象力与可能性。只是管理者需要更理性地认识技术,这是使用技术的起点,也是我们获取其赋予人的力量的起点。
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人们似乎有一种倾向,即将其推向可以解决任何难题的神坛上,认为技术无所不能。例如,电力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世界因此更加和平;飞机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因此将消除分歧;电视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将会提升民主。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中,也曾有类似预言,然而最后他也不得不承认,“25年前,我深信互联网将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我相信互联网将促进全球共识,乃至提升世界和平。但是它没有,至少尚未发生。”
回顾历史,给人一种感觉,对于新兴技术,似乎人们有一种认知倾向,即人认为技术是万能的。也许,这代表了人们对新技术的一种美好期待,但必须得清醒地认识到: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是有边界的,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作为管理者,我们先放下技术改变社会的宏大视角,回到管理世界中。这一波数字技术会对管理产生什么影响呢?或者说,技术在管理世界中的边界在哪?这也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我们依然可以回到历史中看一看。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明茨伯格在MIT参加一场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计算机对管理的影响”。可见这类问题由来已久,就像这六七年来,针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对管理各个层面会产生什么影响,专家学者做过很多探讨。
在这次会议上,结果讨论陷入了困境。明茨伯格认为,大家缺少一个考虑管理工作的概念性框架。如果对管理并不理解,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所以,需要更深入地思考管理者实际上在做什么。由此,有了明茨伯格对管理工作本质的研究,《管理工作的本质》成为他的成名作,开创了管理角色学派,奠定了大师地位。在三十年后,当明茨伯格重新回到管理工作的本质的问题上时,他认为互联网不断没有改变管理工作的特征,反而印证和强化了这些特征。
今天我们再次回到这个问题,即“大数据与AI对管理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依赖于对大数据与AI的技术边界的理解,以及对管理本质的认知。
知其边界
埃森哲的两位专家保罗·多尔蒂与詹姆斯·威尔逊,对各项活动进行了分类,他们认为有些工作是机器的专门活动,例如处理、迭代、预测和适应;有些工作是需要人机协作的,其中包括有些活动的完成上,人可以弥补机器的不足,例如训练、解释和维系,有些活动的完成上,人工智能赋予人类超强能力,例如增强、交互与体现;还有一些工作是人类的专门领域,例如领导、共情、创作与判断。这就是大数据与AI的边界,有些问题它们可以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它们与人类协作,还有些问题是它们无能无力的,它们无法取代人的一些能力。
明确了AI的边界,也就可以讨论其对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了。如此明茨伯格所说,管理是科学、是艺术、是技艺,只有结合三者,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他说,“把大量的技艺、恰到好处的艺术和一定的科学运用结合起来,你就会获得一份终究属于实践性质的工作。管理并没有什么“唯一最优解”,一切视情况而定。”大数据、AI在科学层面可以帮助管理者,但是在艺术、技艺层面,是无能为力的。当下一些管理,试图将管理压缩为基于数据的管理,是极其错误的,数据无论多么有用,它都代替不了管理者的直觉、想象力、判断力、远见、经验、分寸的拿捏等等。这是管理者值得警惕的!管理是大数据、AI无法取代的,未来管理将变得更加重要。
我们通过实例看一看吧!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技术出身,其产品特征是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内容分发,他如何看待数据、算法呢?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数据、算法在中间层,是无法取代同理心和想象力的。虽然字节跳动强调AB测试,以至于有人认为这家公司只会做AB测试,而在张一鸣看来,“AB测试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测不出用户需求的,同理心才是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出的产品肯定没有灵魂,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光有同理心还不够,这样只能做出有用的产品。想要做出彩的产品,想象力非常重要。”管理者们可以试问一下,过去那些最好的想法、创意是不是计算出来的,未来有可能计算出来吗?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极为关注数据,大数据公司RichRelevance联合创始人及CEO大卫·塞林格,贝佐斯的一项罕见能力是,对那些没有数据支撑的意见置之不理。他回忆说,当他提议显示广告这项业务时,贝佐斯认为是那是他听过的最愚蠢的想法,但是当大卫·塞林格亮出数据的时候,贝佐斯接受了,并要求他进行实况测试,于是有了这项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之一。贝佐斯的关注与推动下,亚马逊建立了以数据分析为驱动的管理。据拉姆·查兰与杨懿梅介绍,亚马逊建立了一套能够跨越部门、层级以及端与端之间界限的数据指标体系,并借助AI等数字技术开发智能管理工具系统。对数据指标要求极高,需要满足五点:“极为细致、极为全面、聚焦于因、实时追踪、核实求证”。大卫·塞林格也曾说,在亚马逊,每件事都有其衡量标准,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等方面。亚马逊的选址模型,涉及282个因素,年度业绩目标包括452个指标(2010年),每天需要看的第三方平台的图书品类业务的数据指标多达25页。贝佐斯在2010年致股东的信中,就说:“随机森林(randomforests)算法、贝叶斯估计方法(Bayesianestimation)、RESTful服务(RESTfulservices)、Gossip协议(Gossipprotocols)、最终一致性(eventualconsistency)、数据分片(datasharding)、反熵(antientropy)、拜占庭容错机制(byzantinequorum)、抹除码(erasurecoding)、向量时钟(vectorclock)算法……走进亚马逊的某个会议室,你可能一瞬间会以为闯进了一个计算机科学讲座。”
在亚马逊,决策必须尊重数据。凡事要有数据支撑,是亚马逊人人皆知的名言。亚马逊的系统会自动更新数据,并为不同人推送相关的数据。很多亚马逊人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数”。亚马逊能够形成如此的数据文化,没有贝佐斯的推动是不可能的。如此重视数据的贝佐斯则提出了另一个哲学,即徘徊哲学,他说,徘徊“是由直觉、好奇心和强烈的信念所引导的,这种信念认为顾客的价值是足够大的。超大的发现——也就是那些“非线性”的发现——很可能是需要‘徘徊’的。”这也就是强调了与数据相对的直觉、好奇心、信念这样的软性因素的重要性,回忆起Echo的起源与开发,贝索斯说:“那时候没有客户想要Echo,那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次‘徘徊’。市场调查也帮不上忙,因为如果你在2013年去找一位顾客说:‘你想不想在厨房里放一个品客罐头大小的黑色圆柱体呢?你可以和它交谈和提问,它还可以打开你的灯和播放音乐。’我可以保证,他们会奇怪地看着你说:‘不想,谢谢。’”
与其共舞
有一句管理名言流传甚广,说的是“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这句话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的,也有人说是质量管理大师爱德华·戴明说的。由此流传,更像是管理者们在为自己利用数据与AI赋予合法性。管理者中,可能少有人知的是,德鲁克还说过:“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被数量化的。”戴明则说过:“最重要的东西是无法衡量的。”
爱因斯坦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说:“并非所有可以量化的东西都有价值,也并非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能量化。”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出自社会学家威廉·布鲁斯·卡梅伦。爱因斯坦还有一句话,他说“直觉是上帝的礼物,理性思考是忠实的仆人。我们现在创造了这样的一个社会:尊重仆人,却忘记了礼物。”这句话引出一个问题,即人与大数据、AI的关系为何?人是主人?仆人?还是伙伴?
这些名言指向一个焦点问题:大数据、AI的边界,即它们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与大数据、AI共舞。唯有如此,管理者才不至于陷入偏激、偏执的状态,才能掌握利用大数据、AI的正确姿势。我们知道,投资大神、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是非常重视数据与算法的,但是他也说:“虽然计算机在很多方面比我们的大脑棒得多,但我们拥有的想象力、理解力和逻辑能力是它不具备的。正因如此,我们的大脑与计算机的合作才是绝配。”正是因为他知道数据与算法的边界,所以才能超越数据与算法,进而综合运用想象力、理解力和逻辑能力。贝佐斯也是如此,他小时候打发无聊时光的方法就是在心中计算数据并从中找出规律。贝佐斯学的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曾任职过的萧氏公司是华尔街量化投资的先驱,他懂得并知道如何利用数据、算法进行经营管理,也知道它们的边界在哪,所以强调数据的同时,还强调直觉、好奇心和强烈的信念的徘徊哲学。
这是实践者的经验,我们再看看学者的研究。这里我们再次回到明茨伯格的故事和研究。明茨伯格早期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赫伯特·西蒙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西蒙这位天才级的大师,不仅是管理大师,还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图灵奖,是人工智能的先驱之一。明茨伯格深受西蒙的影响,但最后还是分道扬镳了,源于在“直觉”研究上的分歧,在西蒙看来,所谓直觉,是“凝结成习惯的分析”,而明茨伯格则认为这过于狭隘了,因为忽视了“创造性洞察力”这个重要现象。明茨伯格与西蒙邮件讨论之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后续研究中,明茨伯格区分了硬数据与软数据,在多本书中一再强调硬数据的局限性,在他看来,第一,硬数据往往是有限的,缺乏丰富性,常常无法涵盖非经济性和非定量性的因素;第二,硬数据过于综合,丢失了大量信息;第三、硬数据需要时间,管理者来不及等待;第四,不可靠的硬数据惊人得多。商场中顾客的一个表情、一句话可能比一堆数据分析更具启发性,而这是在分析报告上看不到,也不可能通过冰冷的数据想象到。试想一下,那些伟大的产品以及你最好的想法是在历史数据中挖出来的吗?历史数据可能带来思考,AI可能激发想象,但是它们无法代替创造力。也许有人见过这样的场面,两个团队都进行了数据分析,但是结论不同,原因在于所用数据不同,而采集与使用哪些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着偏见、权力。当然,明茨伯格也承认软数据存在模糊、含混、主观等问题,因而强调要将硬数据与软数据相结合、将分析与直觉相结合。而后,明茨伯格在其管理为科学、艺术与手艺的基础上,与之呼应,提出三种决策方式,即对应于科学的“首先分析”、对应于艺术的“首先构想”,以及对应于手艺的“首先行动”(见图),并告诫管理者,这三种方式都是有优劣点的,最好综合运用以提高决策质量。
(资源来源:《有效决策的三种方式》,亨利·明茨伯格)
明茨伯格上大学时学的是工程学,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铁路公司做运筹学研究,希望通过系统的分析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后才转向较为软性的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显然他很清楚二者的边界。
明茨伯格强调直觉的价值,有着更深的关怀。他认为,自泰勒以来的科学管理,是组织发展的一次飞跃,因为工作从仅凭直觉转变为有意识的分析。但是这条路走过了头,所以他要找回直觉这个“失落的管理之‘匙’”。他说:“像一个世纪以前那样过分依赖直觉,会使组织做出许多怪异和武断的行为。而像现在这样过度依赖分析,会使组织行为千篇一律,死板迟钝。故此,我们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对组织的效率大有意义,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也大有意义。”
回到当下这个大数据、AI崛起的时代,直觉这一“失落的管理之‘匙’”会如何?这是管理者们需要思考和警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