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补佚第84回:望成人宝玉始提亲,尚节俭元妃复闭园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清)孙温

1 内容简介

贾政和门客闲谈,说起宝玉的亲事,便有门客推荐张家。门客说张家小姐“生得德容功貌俱全”,并且家资富饶。而贾府打听的消息,却说这小姐“十分娇养,也识得几个字,见不得大阵仗儿,常在房中不出来的”,而且要招上门女婿。贾母便道:“这断使不得。我们宝玉别人伏侍他还不够呢,倒给人家当家去。”

贾母叹息外面找的人,不知底细,媒人的话信不得。凤姐笑道:“家里现有两个出类拔萃的,何用外面找去。一个林姑娘,一个薛姑娘,一个是老太太心尖上的人,一个是金玉姻缘,哪个不比外面的强?”贾母笑道:“依你说,哪个好呢?”凤姐笑道:“老祖宗和太太们在前头,哪里有我们小孩子家说话的地方儿。”

王夫人说道:“林姑娘身子太弱”。贾母对王夫人说道:“张家的亲事退了,顺便和老爷提提这金玉之事,看老爷怎么说?”又吩咐凤姐:“改天去看看薛姨妈,宝钗也该说亲了,看看薛家是怎么打算的。”王夫人于是说:“林姑娘也该定了亲才好,她没有父母,只怕多心,觉得我们不管她。”贾母言道:“林姑娘身子不好,年龄也小些,先定了宝玉再考虑。”

王夫人告诉贾政,贾母不满意张家,并趁机说起金玉之事。但贾政却不以为然,说宝玉和金锁上刻的都是吉祥话,看着像是一对也不稀奇。

凤姐和薛姨妈聊家常,提到宝姑娘也该说亲了。薛姨妈叹道:“可不是,跟蟠儿提起过,让他留心。只是他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也没回话。”凤姐说起王夫人的意思,薛姨妈笑道:“我原是要给黛玉说媒的,我看宝玉和黛玉情投意合,更像一对呢。”凤姐道:“婚姻事哪能自己做主,蟠兄弟的媳妇倒是自己看上的,结果如何?还是要父母做主才好!”薛姨妈赞同,转而问贾政的态度:“老爷既然已经放出话来,以宝玉的人才,只怕提亲的不少,老爷意下如何?”知道贾政态度未定,薛姨妈不好直接同意,只推说要与薛蟠商量。

凤姐回复贾母:“薛姨妈倒是同意,只是宝钗父亲不在了,该要同她哥哥商议。”同时凤姐将薛姨妈要给宝玉和黛玉说媒的事也告诉了贾母。贾母倒是有些动心,王夫人却不以为然。贾政那边虽然退了张家,却仍然希望外面找。因意见无法统一,贾母吩咐:“家里的人暂且不提,看看老爷那边的情况再说。”

众人议论着,宝玉大了,要避些嫌疑,和姐妹们住在园子里,已经不太妥当。这时接到元妃旨意,元妃命勤俭持家,杜绝奢靡,大观园不必维持。于是贾母王夫人等商议,挑个好日子,将宝玉和姐妹们挪出大观园,想逛园子时进去逛逛,平时只留下看房子和打扫的下人。

2 内在逻辑分析

元妃染恙,贾府探病,事情的叙述多是场面上的文字,如何穿戴、如何进宫、如何问询和答复等。表面上似乎并无实质性的交流,但实际上会有大作用。

凤姐通过应付夏太监,已经传递出家用拮据的信息,此次贾母命一同进宫,应是元妃之意。元妃“崇尚节俭,天性恶繁悦朴”,省亲时看到大观园内外豪华,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临别时叮嘱“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元妃要节俭,自然是把园子里的费用省了。

王夫人抄捡大观园时,言道:“暂且挨过今年,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心净。”王夫人不让宝玉马上搬出去,理由是“因叫人查看了,今年不宜迁挪”。但王夫人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应该是,宝玉入园是元妃下旨,搬出去也该请示元妃,以视尊重。而且,贾政督促宝玉学习用功,宝玉多数时间在书房,也时不常的出门,住在园中诸多不便。同时,宝玉大了,和姐妹们住在园中,也不妥当。王夫人必然在探望元妃时,将要宝玉搬出来的种种理由告诉元妃。

诸多原因下,元妃会下旨关闭大观园。关闭大观园也暗示着,省亲之事不会再有了。大观园的生活起自元妃起,止也由元妃止。

从全书的整体结构来看,大观园从兴盛到衰败,一个完整的循环,至此结束。小说的主要事件场景会移出大观园。

古人讲究男子要成家立业,贾宝玉开始做功课了,那么亲事也该考虑了。元妃关心宝玉,自然也会问亲事的事,所以贾母要贾政考虑给宝玉定亲的事。宝玉的亲事,关注的人很多,贾母、贾政和王夫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宝玉也有自己的意愿,所以不会很顺利的达成一致。

而从全书的整体结构来看,贾宝玉的亲事是一件大事,必然会重点叙述,但此时不是展开的时候。从探春管理大观园,到王夫人抄捡大观园,后面接着应该是贾府出事以至于被抄家,小说此时的重点是叙述贾府的变故缘由,宝玉的亲事不会同时是重点,而会放在以后再详细叙述。此时宝玉提亲是“始提亲”,是将各方想法和矛盾等情况透露出来,作为后文的铺垫。

3 内容组合说明

本回内容包括通行本第84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中门客说亲张家的事,贾母等众人对宝玉亲事的商议。续书中对宝玉亲事的内容改写很多,完全反应的是续书者高鹗的思想。

元妃下旨关闭大观园的内容,续书中没有,但从情理推导应该有。

4 文本分析和还原

此回还原的内容可见内容简介,这里只进行文本分析。

续书中写贾宝玉定亲的过程是这样的:贾政找的亲家,贾母看不上。凤姐提醒贾母“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一个'宝玉’,一个'金锁’,老太太怎么忘了?”凤姐一提,贾母愿意,于是众人都无异议,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亲事就定了。

续书的写法是不合情理的!旧时婚姻本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宝玉的亲事,应该由父母做主。迎春的婚事,贾母是不赞成的,但因为是其父亲做主,贾母选择不言语。贾宝玉的婚事也理应是其父母做主,贾母就算再疼爱孙子,也不会不尊重儿子的意见。贾母本来也是要贾政给宝玉找亲家的。同样的道理,元妃虽然身份尊贵,但也不会擅自给宝玉指婚,因为宝玉的父母还在,家中还有老祖母。

从贾政来说,他要挑选的不是儿媳妇,而是亲家。贾政会选择门当户对的人家结为儿女亲家。薛宝钗的父亲去世早,薛家没有和贾政结交之人。薛蟠是个不成器的,胡作非为,打死人命,仗势欺人。薛家虽然有钱,但名声很坏。只要看看贾政大儿子贾珠的媳妇李纨的出身,就知道贾政不会看上薛家。

高鹗续书对宝玉的亲事改写很大,而且分散在各回,我们摘取几个片段进行分析。

凤姐笑道:“不是我当着老祖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贾母笑问道:“在那里?”凤姐道“一个'宝玉’,一个'金锁’,老太太怎么忘了?”

续书中还有凤姐在宝玉婚事上使掉包计的情节。这些都是不合情理的。凤姐不会在贾宝玉的亲事上擅出主意。结果好,功劳是别人的;结果不好,责任是自己的。以凤姐的为人,她会各方都不得罪。贾宝玉喜欢林黛玉,王夫人看好薛宝钗,这不难看出。老太太的意思就不好猜了。老太太疼爱黛玉,也夸赞宝钗。所以凤姐看出老太太不相信外面说亲,提建议时会把林黛玉和薛宝钗都说出来,而且不会给出自己的偏向。

(侍书告诉雪雁)“老太太心里早有了人了,就在咱们园子里的。大太太那里摸的着底呢。老太太不过因老爷的话,不得不问问罢咧。又听见二奶奶说,宝玉的事,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的,凭谁来说亲,横竖不中用。”

这段话还是表明贾宝玉的婚事必定是贾母做主的。贾母在贾府从重孙子媳妇做起,直到自己也有重孙子,人情世故见得多了,规矩道理参透了。且不说贾母不会擅自做主,就是硬要做主,也不会主意定了,还让贾政在外面找亲家,这不是耍弄人,招人怨吗?不但贾政心里会埋怨,也有损贾府的名声。

(第57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薛姨妈对宝钗黛玉笑道:“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婆子们因也笑道:“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薛姨妈既当着黛玉宝钗和老婆子们的面,明说了说亲做媒的话,岂有日后不提的道理。作者在此处做了铺垫,在宝玉始提亲时,会借薛姨妈的意思,向老太太说明宝玉和黛玉的情投意合。

因薛姨妈那日应了宝玉的亲事,回去便告诉了宝钗.薛姨妈还说:“虽是你姨妈说了,我还没有应准,说等你哥哥回来再定。你愿意不愿意?”宝钗反正色的对母亲道:“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所以薛姨妈更爱惜他,说他虽是从小娇养惯的,却也生来的贞静。

高鹗为了表现宝钗的贞静,将她写成了循规蹈矩的女夫子,面对母亲的慈爱,也以正色相对。这般无趣,也只能让宝玉在糊里糊涂中被骗着结婚了。前八十回中的宝钗,虽是守礼之人,但也有女孩子的可爱,花园里扑蝶,床前绣鸳鸯,失言时的娇羞,在妈妈面前的撒娇。笔者认为,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是宝玉在黛玉去世后的主动选择,并且早期两人是和睦美满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