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朝代真另类,竟将国人嫌弃的颜色玩成了传世经典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一首歌带出一种传世之美。白底素胚以浓淡笔锋勾勒出的青花纹理,如今已成了中国风格的典型。鲜有人知的是,这般清爽雅致的青花纹理,若非经历元代近百年民族文化的融合,恐怕难以脱颖而出。
当初,茶文化在唐代已渐成系统,茶具也随之在不断演化。浙江的越窑,河北的邢窑,福建的建窑……名窑渐次兴起,景德镇却依旧中规中矩地烧制着青白瓷。
景德镇烧瓷的历史相当早,五代时期就以白瓷闻名。宋代由于高岭土的发现,大型瓷器得以出现,这也让青花瓷在景德镇出现成为了必然。
元代是个有点另类的年代。因为元代的统治者是蒙古帝国的继承人,作为第一个完整统治整个中国的外来民族,虽然它的统治时间只有短短90多年,却为中华文化融入了独特魅力。
元代之前,国人大爱的颜色要么是热情传统如朱红、明黄,要么就淡雅自然如墨色、天青。青花瓷的靓丽蓝从来都不是主流审美所喜爱的颜色。
甚至在元代之前的传统观念中,蓝色还是邪祟不祥的颜色:佛教有蓝婆恶鬼,传说中有蓝蛇之毒,科举中的乡试多以蓝色表示处分……谁都想不到,这颜色却成是蒙古人眼中最美的瓷色。
蒙古人的审美有别于中原。他们以大气为美,宋代精致细腻的陶瓷在他们眼里未免有失于小气。
因此,发现高岭土而能烧出大型瓷器的景德镇,成了元朝官窑的首选。蒙古人崇尚白色和蓝色,景德镇的白瓷胎质致密,色泽纯正,透光度又好,自然让元代统治者赞不绝口。
青花瓷的兴盛,少不了那独特的色料。如今的青花瓷藏品存世极为稀少,中以元青花最为金贵,皆在于其用料有别于后世。其中缘由,说来倒有几分曲折。
元青花颜色浓艳明丽,大方洒脱,色泽如宝石般动人,而后世的青花色泽多偏暗,少了几分鲜亮灵动,区别就在于色料的使用。
元青花用的是那名为“苏麻离青”的进口原料。这款原料当年的出处依然有争议,但可大概确定是在中东一带。据传这款色料质地细腻,颜色灵动,可与书画作品中的烟墨相媲美。
可惜的是,明宣宗朱瞻基禁止出洋后,苏麻离青便被国产色料所替代,青花瓷自此色泽偏暗,逊色不少,为后世留下许多遗憾。
元青花存世稀少,发现也出于偶然。其间详情,下回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