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桥的变迁
北京的天桥原本是一座实体性的石拱桥,是明清时期天子祭天时才能走的桥,故称“天桥”。按照北京城市现代规划与格局来看,历史上的天桥位于现在天坛路西口、永安路东口、天桥南大街北口和前门大街南口四条大街的汇合处。随着历史演变,天桥的实体逐渐消失,但其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天桥平民文化,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曾写下诗句:“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再现了当年天桥的热闹景象。
天桥的桥
天桥始建于何时?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晚清诗人方济川在诗中提到:“天桥在元朝早已有之,……桥就在北京南门内,为元代妓舫游河必经之地。”元大都时期,南郊一带地势低洼,布满水道河泊。天坛建在大都丽正门东南七里的位置。皇帝祭天,出丽正门南行,跨河建桥,可能就是明、清以后天桥的雏形。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在外城修建了天坛和先农坛。两坛之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排水沟,民间俗称龙须沟,跨沟有桥,即后来的“天桥”,但桥名和桥形并无明文记载。
《清会典事例》记载:“雍正七年谕:正阳门外天桥至永定门一路,甚是低洼,⋯⋯若不修理,一遇大雨必难行走,⋯⋯遵旨,天桥至永定门外吊桥一带道路,应改为石路”。可见,“天桥”名称在雍正七年(1729年)已出现在官方文书上,推测其命名应早于此。
清代嘉庆年间地图中的天桥及碑亭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天桥被改建为石拱桥。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景象大为改观。乾隆皇帝对这一改造非常满意,亲自题写了《正阳桥疏渠记》,并命人刻在石碑上,立于桥头东侧。后来他又把早年间立于永定门外的《帝都篇》和《皇都篇》石碑复刻了一座,立于桥头西侧,这样天桥桥头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碑。
改造后天桥的形制,梁欣立的《北京古桥》中做过记载:“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约8米,宽约5米,拱弧甚陡,桥基呈八字形,东西孔券顶刻有螭状吸水兽。”黄宗汉主编的《天桥往事录》也记载:“桥身很高,由桥南向北看,看不见正阳门;由桥北向南看,看不见永定门。”当时,桥面用石板铺就,石桥两侧各搭一木板平桥。平日里,天桥有木制栅栏封闭,百姓步行、骑马或乘轿都要从木桥上通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推行“新政”,京师设立工巡局,开始整修沟渠道路。为修正阳门至永定门之间的马路,将原来路面上的大石条起掉,铺成碎石子马路,天桥桥身也为适应马车、汽车通行,变成矮桥。民国后,天桥对老百姓不再禁行,变成了交通要道。1929年,正阳门外大街开始修建有轨电车,将天桥变成平桥。1934年,为了拓宽前门大街至永定门之间的马路,天桥被全部拆除。由此,天桥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只作为地名保留下来。
清末民初,桥身降低后的天桥
天桥市场与平民文化
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天桥不仅仅是这座桥西南方圆二里大的地方,还是种种撂地场子以及热闹熙攘的集市与花样众多的小吃,是属于他们的“平民文化宫”。
元代以前,天桥一带是京城文人雅士重要的郊野游玩之地。明朝迁都后,永乐皇帝在前门外安置了相当可观的商户,到了嘉靖年间,扩建北京外城,天桥地区圈入其内,这一带更加繁盛。
清朝定都北京后,限令内城汉人及商贩迁往城外,客观上刺激了天桥地区的发展。自道光、咸丰年间,“一般小贩,利用天坛及先农坛根,不必纳地租,多来摆设浮摊,售卖杂货,渐成小市。”天桥地区陆续出现茶馆、鸟市,一些梨园行人士在此喊嗓、练把式,天桥市场初具雏形。
民国初年,天桥市场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1912年,一批原来在东龙须沟聚居的商贩经与民国政府协商,被允许回到天桥以南大街两侧居住和经商。随后正阳门瓮城改造,聚居在瓮城内的商户又被迁移到天桥附近居住和经商。天桥地区十余所庙宇定期举办的庙会也对整个地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20年京都市政公所关于展修香厂大川马路及道牙丈尺做法清册(北京市档案馆藏)
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成立后,开启了“香厂新市区”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扩展道路及兴建居民区、医院、商场、饭店、娱乐等设施。香厂改造后,与西龙须沟原有的市场连成一片,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天桥周边区域的环境。和平门外马路修建,又促使海王村厂甸庙会与天桥西市场连成一片,一些撂地摊的、玩杂耍的、说相声的艺人或商贩来回奔波在庙会和天桥市场之间,使民国初年的天桥市场逐渐形成了以百样杂耍、小食品和低档日用消费品为主的综合市场。随后,天桥的发展逐渐达到了鼎盛时期。据1930年《北平日报》统计,当时天桥地区正式开设的店铺、戏园等共计347家,摊棚439处。自1910 年至 1935 年间,天桥地区先后建有二十余家戏园子,演出河北梆子、评剧、皮影、京剧等艺术类别。除戏园外,此间的游艺杂技摊多达 62家,进行打弹弓、举刀、爬杆、吞宝剑、魔术等项目繁多的表演。其中比较著名的民间表演艺术家被称为“天桥八怪”。去天桥听戏、看杂耍成为京师游人一大乐事,经营饮食与旧货商铺的不断增加,天桥地区成为热闹非凡的市集。
建于1917年的新世界商场
民国时期,在天桥地区还修建了诸多现代游艺场所,其中以新世界商场、城南游艺园、水心亭三处最具特色。新世界商场是当时此区域内仿上海大世界建造的体量最大、造型最具特色、设施最为先进的一所综合性商场,吸引了一批现代戏剧、曲艺表演,同时也带动了饮食、日用百货的消费。城南游艺园则位于新世界商场东南,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一座西洋式的四面钟楼。水心亭旧址位于先农坛东北,也是天桥地区茶社、杂耍、饭馆聚集之地。
1917年京师警察厅关于周仲平等建设北京新世界商场给京都市政公所的函(北京市档案馆藏)
天桥地区形成的风俗文化是为了迎合广大普通民众的需要而出现的,可看作是北京最真实的民间生活缩影,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演艺聚集地的独特魅力。正如齐如山《天桥一览序》中所言:“天桥者,因北平下级民众会合憩息之所也。入其中,而北平之社会风俗,一斑可见。”对于众多卖艺者而言,天桥是他们重要的谋生之所,“三教九流无奇不有,百业杂陈无所不备。”对于北京城里的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在这里能够欣赏廉价的表演,享受免费的娱乐,购买辗转多手的旧货。在娱乐场所贫乏的年代,天桥就是北京的一个平民娱乐大市场。
随着国都南迁,天桥地区的新式市场、饭店等日渐衰落,规模日趋缩小,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也随之衰退。
天桥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天桥地区进行了治理整顿,填平龙须沟,开辟街道,整修道路,兴建了一批医院、剧场、商场等。针对天桥地区丰富的演艺资源和深厚的文化沉淀,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南中轴建设,打造天桥演艺品牌。2013年底,天桥复建完工,新的汉白玉拱桥和两座石碑矗立在一片绿化带中,再现当年一桥两碑的格局,结束了天桥有名无桥的历史。
复建后的天桥
天桥作为北京老城中轴线上的重要一环,蕴藏丰富的文化遗产,包孕浓厚的人文内涵,是北京历史文化延续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今,随着新时代对天桥地区的保护建设,天桥地区悠久的文化底蕴必将得到更好展现。
编写: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