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丨和儿子讴气
真正和儿子发生争执发展为生气还是首次,因为儿子一直优秀,没给过我生气的机会。
儿子今年本科毕业,放假时需腾出学校宿舍迎接新生入住,读研宿舍另行安排,于是就为儿子物品怎样带回犯愁,因为三年的东西,我想让他都带回为他整理一下,才觉得安心。
未跟先生和儿子商议,自作主张告诉侄子和表弟如果到北京去给儿子回捎东西,先生知道后责怪我给人添乱,我这人想事简单,没有距离概念,觉得到了北京有车捎东西是顺便,可先生说你也不想想北京有多大,如果路不熟的话,找个地方是很难的,于是心里多了许多不安。
几天后表弟告诉有朋友去北京,让我告知儿子,准备东西,我一再告诉表弟方便就捎,不方便就算,以减轻心中的不安。当儿子说到北京的叔叔没到他学校,他也就没捎东西时,我心里反而踏实了,因为我没给人添乱,东西等去时自己给带回,或让儿子快递回来,可也有隐约的担心,怕儿子闲麻烦不带回,我就不能完成为他整理用物的心愿。
表弟觉得没捎成又托了人去捎,感动的同时我真的觉得给弟添了负担,我一再推托不用可表弟还是跟朋友嘱托了,于是赶紧电话儿子这次叔叔肯定会去学校,物品尽量打包带回。
当接到电话说东西捎回时,我请对方稍等回家开车去取,对方说在科室楼下,来拿就行,当我看到只有一个小皮箱,又知道朋友从北京另外找车到学校取时,我真的觉得无法面对面前的朋友,我感觉我真的是在给人添乱啦,诧异、自责和生气在心里纠结,表示感谢送走朋友后我拨通了儿子电话,我确定开始没有发火,我要确认他是否还有物品需要带回,当我得知还有大量物品需要带回,而他只让朋友带回了一个小皮箱时,我不理解,对于他的理由我不接受,我生气地以“是妈妈多事了”作为结束语挂断了电话。
事情远没有结束,因为我还是不理解,还在生气,忘记买饭回到家中,回家后先生见我带皮箱回家,笑着说:“旅行回来啦,吃饭吧!”我气的声音发抖,没有了以往的控制力,高调快速控诉儿子的不是,也忘记了在先生面前保持形象,好在先生的涵养足够容纳我的放肆,他笑看着我说:“好啦,多大点事,值得你气成这样?”我没好意思再发作,也没有吃饭,拿起半个甜瓜使着性子快速吃完,直到我摸起盘中仅有的半个伙烧拒为己有,先生的一句“哎呀,都拿起来了”使我忍不住笑了(因为家中只有不到一个火烧),我突然被先生感动,感动于先生的沉稳、厚重、涵养和对我的包容,眼泪差点掉下来,一再谦让先生也没再吃我拿起的那半个火烧。
我真的很较真,我觉得儿子这样处理问题就是不对,我不管他当时的情况,我只知道如果是我不会这样做,我有责任让他思考,改变,于是我开始信息谈话,一连串的质问发了过去,母子俩对同一事情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对不同处理方式的看法,通过信息在空间发生着碰撞,随着儿子“恩,行了,你让人给我捎,我也捎了,你们来愿意拿点回去就拿点,剩下的我自己处理就行,不说这个事了”的回复。我也接着回了过去:“我也想不说这事了,可我想让你思考做事的方式,就这样吧!”
交流在互不服输的状态下打住。
接下来的几天是沉默,随着时间的滑过,我的气消了,但我没有认为儿子的做法没有不当之处,我该说的都说了,但愿他该想的想了。
没有新的交流我不知道儿子是怎样想的,可我不想因为这事影响他毕业的情绪,也不想影响几天后见面的气氛,我想好了见面后如果儿子不主动打破将僵局,我会让他做单选题:“不管怎样你让妈生气了,是主动赔偿给个拥抱?还是被动偿还拿屁股来受一脚?”结果,还是我抻不住气,在动车到达廊坊站时有目的地发了信息给儿子:“儿子找到我们住的地了吗?离你们学校远吗?”儿子电话给我,告知住宿已安排妥当,位置非常合适。
到站时高大的儿子主动拥抱了他的小妈妈,一场母子之争在我的心里就此终结,如果不是我主动抛出橄榄枝,儿子会怎样做我不得而知,也没问过。
作 者 简 介
王志敏,女,山东省寿光市人,职业护士,爱好旅游读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秉承“善待他人,幸福自己”的生活理念,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是一颗传播正能量的种子。曾在《寿光文学》、《寿光日报》发表数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