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全正丨游丹霞
回想起以前那次野外实习,至今仍历历在目,最难忘的是那山、那水,那天造地设般的自然壮观,真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那是一九八零年春季的一天上午,我们去丹霞山集体野外实习,有幸饱览了仰慕已久的丹霞胜景。
第一次认识丹霞山是在部队里老师的地质课堂上:“在很久很久以前,丹霞山腹地曾是一片汪湖泊,经过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沉积再造,才形成了今天特有的丹霞山地貌”。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离县城十二公里。离部队驻地一百多华里,无蓬的军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丹霞山边沿地带,还不到山门,心情就开始沸腾了,远处那拔地而起的山峰如鳞次栉比的楼房一样错落分布,时而峰回路转,时而豁然开朗,置身于此景中,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桂林山水画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这种景致的真实写照。如果说豫西的伏牛山和豫中的平顶山外观雄浑博大,给人以横空出世之感的话,那么丹霞山则是奇峰竞相耸峙,山峦互争媲美,峰峦处处显绝壁,岩石均成褐红色,远远望去,就像落日的彩霞,褐红中映透着微黄,微黄中又显露着朱红。或许,丹霞山的名字源于此说吧!
步入山门前是几百米长依山开凿的石阶,正门口则位于半山腰间,门额上端的石壁上刻有“丹霞山”三个大字,给人一种威严的气势,站在山门的石壁旁,我顾不上观赏历代名人为赞誉丹霞山留下的题词和书法篆刻,也抛却了世俗的好奇心去看那早已想看的明朝时期河南开封府为寺里赠送的大铁钟。而是以一个地质工作者的眼光去审视、欣赏着丹霞山石壁的绝妙结构:石壁是由颗粒不均的砂岩组成,有趣的是约有十几公分厚的粗砂岩和几十公分厚的细砂岩交替出现,形成了地质学中沉积岩特殊的层理构造。这一特殊的现象,地质学家在南岭地质构造中把它命名为“丹霞组”岩体,它的成因有它独特的古地理环境:“在亿万斯年之前,陆地上还没有人,当时的丹霞山周围是一片湖泊,逢雨季冲积过后,湖底的泥沙开始沉淀,粗砂最先沉到湖底,细砂则沉到表层,经这样长久的反复冲积沉淀,再经历地壳多次的升降运动,地表的泥沙长期被压在下面就变成了岩石,才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丹霞山地貌。
我怀着对岩石最远古的沉思,挤在人流中,来到“一线天”风景区,它是由两个陡峭的山体峭壁间隔组合而成,石壁如刀削一般,互成垂直状,只是中间最窄处只几十公分而没有吻合,形成了一条幽黑的长廊夹缝,站在“夹缝”中仰天眺望,天就成了一条线,故名“一线天”,这种奇特的地貌是陆地升降运动的结果,由于南方气温高,地内力热液活动频繁,地壳运动时发生平移错动,运动停止后,地壳就保持了运动中的状态,才形成了现在的奇险姿态,如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纵有亿万斯民投以翻江倒海之力,也无与伦比这自然天成!
丹霞山的胜景处处皆是,登高远眺,奇峰的千姿百态尽收眼底。“人面石”景点就是登高远眺的佳境。抓住铁索,顺着六七十度的石级往上攀登,右侧的陡壁上刻着“呼吸通天”四个大字,如不亲临其境此种感受是无法体现的。小憩间的无意回头张望不觉两腿发怵,眩晕之感油然而生,极目远眺,又是一翻景象,粤北的乌江如一条白龙波光粼粼,蜿蜒浮动,绕丹霞山向东流去。攀过铁索,上面是一片平地,古松参天,幽冥迷离,空气清新,凉爽宜人,似蹬上仙景的瑶台,使人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
穿过松林小经再过一小石门,登上一块巨石,可看到东方数千米之外的“人面石”,原来它是几个山头的巧妙组合像一个巨人仰卧的脸庞一样,眼窝、额头,鼻子、嘴唇、下颚的曲线高低,自然匀称,和人面酷似,故称之。
人面石的北面是另一处胜景——“擎天柱”,远方的擎天柱是灰色的,是云雾给它披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彩,乍一看数百米高的楼房安然屹立在哪里,它的脚下,众山则像仆伏阶下的臣民一样依偎在它的一侧,而它则昂然屹立,直插云霄,像倚天的宝剑“刺破青天鍔未残”,又像帅兵百万的将军,驰骋沙场,威武不屈,严不可犯,镇守着“这一统”江山!
当我告别丹霞山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多,由于集体行动,只好依依不舍的返回驻地,但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回味着实习的情景,默默地背诵着李大钊同志“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的名言,丹霞山的美丽,不就在于它的奇险吗?是天地合一造化了它的雄姿,创造了它富有灵气的容颜,也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丹霞山更显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更像青春勃发的模特少女,迈着娇柔而多姿的步伐,张开温馨而丰腴的胸怀,迎接着五湖四海的宾朋。
作 者 简 介
彭全正,昵称“春华秋实”,自幼喜欢文字。76年入伍从事地质勘探工作,87年后从事商业工作,96年后又进工厂,2009年上网至今,写了百余篇习作,抒情诗,散文,游记,随笔,律诗和词等,抒情诗《敬礼,十月的天空》和《菊花颂》荣获2010年度全市文艺作品评奖活动一等奖和二等奖,少量作品散见于叶县澧水杂志和平顶山日报,贵州诗词楹联协会的微刊及河南《文学百花园》微刊,喜欢和文友们相互切磋探讨,以期共同提高,享受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