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书丨父亲的座钟
很多年过去了,八仙桌后面的条几上仍然摆放着一台古色古香的旧式座钟,绛紫色的木质外壳,圆圆的银色钟盘,长长的钟摆有条不紊地摆动着,清脆响亮的滴答声像一支节奏感超强的乐曲,让人觉得岁月就是在这种永不间断的声音里穿越,永无止境。
父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钟表的作用,那个久远的年代,物资匮乏的窘境习惯让人用日月星辰估摸时间的定义,父亲把钟看得很重,从买来的第一天,就爱不释手抱在怀里,用一条干净的毛巾里里外外擦得铮明瓦亮,然后摆在八仙桌后面的条几正中,泡一壶柳叶茶,坐在院门口的石墩上,看着来来往往走过的乡亲,热情地打着招呼,老哥,到家里坐会儿,喝杯茶?不急,还不到八点。有的乡亲知道父亲的心思,故意提高了声音,他三叔,几点了?父亲赶忙提上鞋,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堂屋门口,高声大气朝村街上喊道,北京时间,一点零五分。问时间的人得了准点,也知道父亲到底需要什么,一边走,一边奔走相告,北京时间,一点零五分。新鲜感过去之后,不甘寂寞的父亲坐不下去了,带着乡亲们开始了创业致富的征程,那是隐藏在他内心一种无可名状的憧憬,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始阶段就开始酝酿了。在钟摆摇动的滴答声里,我们捕捉父亲夜以继日忙碌的身影,感受他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做豆腐,泡豆芽,磨香油,炒干货……父亲像上足发条的钟摆,亢奋,昂扬,为了学会更多更好的本领,他四处奔波,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一个人先做起来,然后在全村普及。村里人愿意把父亲奉为他们的领头羊,在心里把父亲当成一面旗帜,信心满满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父亲变得豁达大度,意气风发,让村里人致富和受益,是他引以为荣的事情。很长时间我们很难看见父亲的影子,他一直像无法停下来的钟摆,每天天不亮,总是第一个起床,五点了,他扯着洪亮高亢的嗓子在村街上喊叫,直到村里最后一个生意伙伴到来,然后按着自己从事的生意行当,按部就班,兵分数路,小溪一样涌向各个自然村落,下午三点,是父亲规定返回的时间,大家带着自己的成果满载而归。那些日子,父亲不知疲倦,乐此不疲,一丝不苟地诠释着生活的意义。
父亲的钟摆竟然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停摆。一声沉闷的雷声过后,大雨急剧而下,最先发现座钟停摆的我惶惑地看着窗上密集的雨帘,不知所措,母亲迅速打开钟门,把钥匙插进锁孔,一声惊雷再次炸响。“当啷”,钥匙匍然落地……
父亲是在搭救一个落水的同伴时被洪水卷走的……
找到父亲是在三天以后的下游河畔,父亲靠一根檩条与死神擦肩而过,抱着那根檩条,父亲像抓住了生命的钟摆,看着一村的男女老少,父亲幽默地问,几点了?北京时间,一点零五分,有人这样告诉父亲。
作 者 简 介
李同书,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理事,网络签约作家,在《山东文学》、《湖南文学》、《中国文学》、《文学月报》、《百花园》、《短篇小说》、《牡丹》等省市级报纸、杂志发表小说、散文400余篇,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