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针法 3(绣纱 纳纱 戳纱 织纱)

一般人们习惯的把纱面料上的刺绣工艺统称为纳纱绣,容易把所用的面料和针法混淆,实际从刺绣针法上有较大区别,在绣品中常用的有四种针法,分别为绣纱、纳纱、戳纱和织纱,下面做个简单的解释。

1 绣纱

简单的说绣纱就是在纱布上的刺绣,因为纱布比较疏松,很难把丝线固定在精准的位置。要使针脚平齐需要很高超的技术,所以绣纱的针脚不太整齐也影响美观。

绣纱

所谓绣纱和在绸缎上用平绣、打籽、平金等刺绣工艺相同,所不同的是使用纱布作为绣品的面料,这种面料的变化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一定困难。因为绸缎的面料密度相对高,绣花丝线可以固定在任何位置,做任何排列,以达到自己要求的行针效果。但是在经纬都有一定距离的纱布上刺绣,还要把丝线排列整齐,操作难度很大。尽管这种工艺一般要在纱布的后面裱上棉纸,仍然需要很精湛的技术。

2 纳纱

纳纱是按照纱布上的孔眼,有规律的上下垂直排列,按纹样的需求变换色线而形成的图案。这种工艺规范、平整,但因为针脚和行针方向的局限性,图案的视觉比较呆板,也比较耗费工时。

纳纱绣

3 戳纱

戳纱是斜着45°角行针,每一针都要跨越一根经线,一根纬线穿越一次,所以一般针距要比纳纱短一倍,因为太费工时,戳纱的龙袍很少,大部分是小件绣品,如香包、扇套、眼镜盒等。

戳纱绣

明代的戳纱

因为早期的纱布较细,纳纱工艺精细规范,很费工时。所以绣品传世的数量很少,一般都用在宫廷或寺庙用品。到清代中晚期,纳纱工艺逐渐兴起,官用、民用的纳纱也逐步增多。

戳纱的针法和纳纱的区别在于,纳纱是隔行穿越,而戳纱是每行都穿越,纳纱是上下垂直的行针方法,而戳纱的行针是采用四十五度角的斜针。每一针都要跨越一根经线和一根纬线穿越一次,所以一般针距要比纳纱短一倍。因为太费工时,戳纱的龙袍很少,大部分是小件绣品,如香包、扇套、眼镜盒等。

4、织纱

织纱的工艺形成年代较晚,属于妆花工艺的革新。大体是用织布机妆花回纬的方式,把需要显花的部分用丝线重纬的方法插入,形成各种图案。纹样是织机织出来的,速度比前面几种工艺有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成本也相应降低。

织纱工艺的形成最早大约在同治以后,晚清有很多这种工艺的龙袍,底布是绸或纱,也有的叫妆花。根据传世实物机头上的文字,这种工艺大多数产自杭州。实际上这种工艺是织物,和刺绣没有关系。

织纱的工艺形成年代较晚,属于妆花工艺的革新。大体是用织布机妆花回纬的方式,把需要显花的部分用丝线重纬的方法插入,形成各种图案。纹样是织机织出来的,速度比前面几种工艺有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成本也相应降低。

5 缠纱

因为主体是刺绣工艺,所谓缠纱是指云纹部分,此种工艺是困绕笔者多年的问题,原来有人把这种工艺叫做缂丝加绣等,因为可以肯定不是缂丝工艺,近两三年也有人叫做缠纱,因为从纺织工艺的理论上,仍然无法解释,所以称呼为手工缠绕的工艺,故请知情读者指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