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李金华
前几天在微信上读王崧舟的文章《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智慧的觉醒》,他在文章中讲到了自己在一次语文堂课上的意外: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让同学对邱少云被大火燃烧谈谈自己感受时,有一个小男孩突然站起来说,“邱少云,你真是个傻瓜!”在班级里经历了一片惊愕的安静之后,王崧舟随口说了句,“傻瓜?你才是傻瓜,坐下。”然后王崧舟由此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智慧,并引申出自己伦理智慧的觉醒。当再一次有学生在课堂上说出类似“傻瓜”的话时,王崧舟说了这样一段话:
在全场的一片寂静中,我不露声色地沉默了足足十秒钟。自然,这十秒钟不是用来思考所谓的化解之道,倘若真需思考,十秒钟怕是很难有鬼神会来通之的。这十秒钟,我是用来掌控课堂情绪的节奏,也是借以调整自己行将出招的精神状态。是时候了,我这样对自己说。于是,我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两个同样忐忑不安的灵魂之间的第一次话语接触:“孩子,你不希望邱少云死,是吗?”我的声音缓慢而低沉,但字字灌注着我的全部声气。男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我理解你的心情,将心比心,谁想死啊?谁不希望自己能好好地活着,是吧?”男孩再次点头,脸上泛起一层被人理解的幸福和得意。“这样的希望,不光你有,大家也有。不光大家有,我相信,在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也一定有——我要活下去。”男孩目光炯炯地对视着我,看得出,他的情感之门正在敞开,他正在小心却又大方地拆除着最后一道心灵的壁障并将我悦纳。
可以说第二次的教学意外的处理是一次智慧的转化,不仅顺势地进行了文本话题的拉回,而且还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常常就是这样的教学意外才能发挥出光彩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对老师都一次崭新的尝试,意外的收获,因为它是没有经过预设的,认识、表达上都是崭新的,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一次创造,很有吸引力很有魅力,当然也可遇不可求。
我今天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讨论“刘兰芝因何被遣”这一问题时,一位同学也是站起来说了一句非常不雅的话,班级里也是出现片刻因惊愕而产生的安静,我突然想到王崧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于是我也“不露声色地沉默了足足十秒钟。借以用来掌控课堂情绪的节奏,也借以调整自己行将出招的精神状态。”然后开始说,“我们学习这一课文,不是教给大家'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而是教大家语文,既然教语文,就要用语文的方式来学习或回答问题,什么叫语文的方式呢?比如我们回答这一问题,就应该用文雅的话来回答,就应该在文章中找到依据才回答,而不能信口开河,用我们语文上的术语叫'文本细读’方式来找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在学习语文,而不是在上班会。刘兰芝被遣的原因,你们都能很积极地思考,都感到有不少疑惑,'一个如此美好的女子为什么就被休了呢’我相信你们都是出于对人物命运的不公平或者对某种外在权力的强制干涉的不满而积极寻找答案,但希望我们紧紧地扣住文中的话来进行回答,而不是自己随便地想随便地说。不然人物刘兰芝也不会答应的”。
惊愕算是过去了,自己也强调了阅读文章的一个方法,但我由此唤醒的不是像王崧舟那样的伦理智慧,而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思:通讯网络的发达几乎让很多青少年学生可以零门槛地了解任何他们想了解的,手机,网络,几乎没有任何障碍,而这些青少年也几乎没有任何抵抗、鉴别能力,总是跟随着自己的兴趣、流行话题或身体感官走,因此,他们在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方面都很早熟,几乎什么都懂,什么都了解,但也成为了“单向度的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发育和成长。这也是语文教学经常会面临的一个课堂问题,有时和政治学科一样尴尬而无奈。
所以,不可避免的类似的“意外”将会在语文课上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教师该如何处理,我想教师得先有冷静的心态,再进行思路的调整与牵引,在最终的基本价值观上必须“给社会趣味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必须得坚持,因为教育不能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