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是月尽煎饼香/席花妮
“正月尽煎饼香,一张一张滋味长。又蘸蒜汁又抿酱,个个吃得白又胖。”这句在故乡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形象地表达了煎饼在家乡人们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明代诗人杨慎在《词品》中写道:“宋以正月二十九日天宰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这一民间习俗源于宋代,把正月二十九定为天宰日,在这一天,好吃煎饼的家乡人把煎饼放在屋顶上,象征补天。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日,一般在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阴历正月十九至二十九日左右,这日“天一生水”,多半有雨,而在这一天用煎饼“补天”以求“雨顺”而五谷丰登。久而久之,老家就有了正月月尽摊煎饼的习俗。
老家的煎饼一般在鏊里摊。头天晚上大盆里水和白面搅好,饧着。第二天早上一早就起来,添水搅匀了,没有一点面疙瘩,再把从麦地里拽回来的面面条菜剁碎,绿生生放进去,调料、盐放进去,面水准备好了。老家传统的摊煎饼,炉灶用农家土灶,麦秸火最为适宜,讲究用麦秸火,而且最好是用当年的新麦秸。麦秸火柔而均匀,烙出的煎饼不焦不糊,不生不老最佳。炭火太硬,容易烤糊烤焦,而且不易平均分配火力,麦秸火正好可以避免这些缺陷,属于微火,加之是就地取“柴”,用起来十分方便。
摊煎饼要先把鏊用油抹了又抹,火烧上,不能大也不能小,舀一勺面水,沿倒下去,刺啦啦响过,放了勺子,用锅铲把面水一点一点刮平,面水静住,一张煎饼就成型了。翻煎饼,得用手,两只手抻住,一拽,一扔,翻过来了。不一会儿,一张柔软、稀薄、香喷喷的煎饼就出锅了。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看得眼花缭乱。以前在家时,曾经很笨地偷偷试过,奶奶去里屋拿东西,趁机舀一勺面水倒下去,结果全粘在一起,成了一砣面疙瘩。好的煎饼要薄如纸、脆如酥,厚度均匀,对技术和火候要求极高,火大了容易烤糊烙干,火小了又不熟难揭;摊得快沾不满鏊子,摊得慢又受热不均。日子是慢条细理,摊煎饼是不紧不慢。
煎饼出来了,吃法也很讲究。我们这里吃煎饼不像山东人那样沾点面酱,卷根大葱,就往嘴里塞。一种吃法是用菜卤泡着吃。卤子有素有荤,里边加着粉条、白萝卜丝、大葱等。煎饼香气逼人、油而不腻、清爽利口,吃一个还想吃,直到把肚子撑得滚圆。还有一种是蘸蒜汁做吃。常常是奶奶命我去剥蒜,捣了,调成蒜水汁,放在台阶上。热乎乎软乎乎的煎饼出锅,喷喷香,沾上蒜汁,一边晒太阳一边吃,真是好不惬意。
每年正月月尽,都盼着吃那香香的煎饼。可是,奶奶已经辞世,家也搬进楼房,摊煎饼的鏊子也不知去向,就再没有摊过煎饼。想吃煎饼的时候,就去外面买点,奶奶摊煎饼就成了最温馨的回忆。
作者简介:
席花妮,三门峡市灵宝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也是文学爱好者。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有多篇稿件被《三门峡日报》《金城灵宝》采用,数篇作品见于当地教育杂志及网络平台。文学作品《难忘儿时年味浓》获得新媒体行参菩提“春节的味道”征文银奖,《空堂独相忆》获得新媒体行参菩提“清明思恩”征文金奖。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新媒体《行参菩提》
2019年元月1日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努力做个撞钟的和尚/酋长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