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蒋德均 蒋心悦 ‖ 陈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陈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蒋德均 蒋心悦

滴滴滴——
一辆小轿车开进了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高坡村,万万没想到这笼罩在夕阳之下寂静的村落竟被这一辆小轿车唤醒——

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高坡村(图片来自网络)

“陈荣和廖龙容开完市人大代表会回来啦!”
“真的吗?真的吗?走走,去看看!”
“走走走,去听一听这次人代会又说了什么!。”
乡亲们一拥而出,小镇空巷,出门迎接二人的归来。
这二位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兴高采烈、欢声笑语地迎接他们的到来?故事啊,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陈荣和廖龙容是一对夫妻,家境普通,有一子一女。多年前他们在浙江杭州一家水产养殖场从事特种水产甲鱼养殖。由于距离遥远,联系不便,夫妻俩很少回家一趟,更何况照料到孩子和老人,而夫妻俩又十分挂念家人。终于,在深思熟虑后,陈荣郑重地对妻子廖龙容说:“我们还是回去吧,孩子和老人身边不能没有我们。”
“可是回去我们做什么呢?哪里有经济来源啊。”
“就做这一行,咱们回乡从头来过!”
“唉,老公,我同意。挣钱不是最重要的,老人在身边放心,孩子在身边更重要,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我们啊!”于是辞掉工作以后,二人带着100多只甲鱼,开始了返乡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十分艰难。夫妻二人的资金太少,请不起人帮工,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甲鱼养殖在沿海地区还算常见,但是在宜宾,尤其是翠屏区李端镇这样一个小地方,甚至有许多人连甲鱼都没有听说过。没钱请人帮忙,事事只能自己干。前期准备工程非常繁杂,每一步都容不得差错出现。于是,他们都亲自挖塘砌砖。一滴又一滴的汗水砸在了尚未完工的养殖塘里,砖块也越砌越高,仿佛希望越来越大,梦想变成现实越来越近。他们确实不知道,这100多只甲鱼苗能否安稳地存活,也不知道如果这一批甲鱼苗养殖失败以后,他们又应该做什么?两个朴实又勤劳的人,只知道埋头苦干。
真是天道酬勤!两人十年的辛苦劳作与自身过硬的养殖技术,终于他们的劳动有了好收获,不仅实现了和孩子、老人待在一起的心愿,也实现了收入翻番的梦想,甚至超出了俩口子预想。现如今,他们的生态甲鱼养殖场规模已达50余亩,年收入达50余万元。陈荣和廖龙容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2018年7月,陈荣家庭农场获四川省第四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图片来源:宜宾新闻)

周围邻居们看到夫妻二人养殖甲鱼的生意越发红火,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常来讨教经验。有一天,晚饭时尚在读中学的儿子对父母说:“爸妈,咱家的规模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村里的袁叔叔、张阿姨、陈奶奶等,还有很多人家里都比较贫穷。咱们能否带他们一把……”在夫妻俩的勤劳、真诚、孝顺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都十分刻苦能干,待人友好,学习上进。
“咱们可以帮帮他们吗?”听了儿子的一番话,夫妻二人觉得有道理。一人富不算富,一家人富也不算富,只有大家一起富,才算真正的富。经过一番考虑,陈荣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免费向周围想要养殖甲鱼的群众传授养殖技术,并向他们供应优质低价种苗,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说干就干!夫妻二人又投入到帮助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创业中去。于是,他们的甲鱼养殖知识大讲堂便揭开了帷幕。周围邻里拜访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夫妻二人干脆亲自前往,到向养殖甲鱼的各家各户,为他们一一讲解和现场示范。其中,袁继宣夫妇是受到陈荣夫妇帮助最多的一户。他们讲起那些年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记得当时,一场大病,一贫如洗的袁继宣夫妇几乎断炊,靠着政府的补贴与邻居们的支援,过着贫穷的日子。陈荣夫妇听闻他们二位有养殖甲鱼的意愿后,便免费赠送他们甲鱼苗,并传授他们甲鱼养殖技术和养殖经验。“他们两位真的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袁继宣说道:“真的,那么热的天气,来来回回往我们家跑。有些时候在我们家帮忙时,汗水湿透了衣服。”袁妻接过话来:“他们俩真的像我们的亲人一样,什么都为我们着想,帮着我们干、帮我们想!”
渐渐看到养殖稍有起色时,他们却又遭遇了第二个难题:袁继宣夫妇二人身体太弱,无法捕捞,更无销售门路。于是陈荣夫妇二话不说,主动下池去帮助他们捕捞和销售。记得当时一连捕捞了好几天,正值甲鱼丰收之际,他们连自己的养殖成果都没来得及捕捞,却先帮助袁继宣夫妇。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商品甲鱼滞销了怎么办?!这样的情景让本就贫瘠的袁家雪上加霜。这时,陈荣夫妇又来了——没有销售关系与渠道,以最低80元一斤的价格回购!一次又一次地挺身而出,一次又一次地雪中送炭,一次又一次无私帮助和承诺,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端镇、翠屏区、甚至宜宾市的人大代表推选,连续几届陈荣、廖龙容都高票当选,这足以表明了他们在群众中心的分量。
据统计,近五年来,陈荣夫妻二人已成功带动周边130多户通过发展甲鱼养殖业,实现人均每户增收近2万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袁继宣家庭也脱贫致富,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如今镇里甚至到更大的范围,提到陈荣、廖龙容夫妻,没有人不认识他们,没有人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并称赞他们善良、真诚、勤劳。夫妻二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周围的群众也跟着他们一起慢慢奔向了小康之路,真正实现了先富带后富,共奔小康路的目标。后来有许多人问起他们:“帮助乡亲们致富,你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他俩总是憨厚地笑着,摇摇头说:“有句诗写得好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噫,爸妈,你们哪里学到的诗句呀?”儿子打趣道。
“这不你们姐弟教的吗!哈哈哈!”一家人爽朗的笑声飘荡在炊烟袅袅的山村……
夕阳余晖之下,李端镇高坡村的村民们围坐在陈荣家的院坝里,听着陈荣夫妇俩传达刚刚结束的市人大代表会议的好消息:“上面又表扬我们村了!将我们村定为建设新农村全面小康的典范!大家有干头啊,我们的生活肯定越过越好,日子越过越甜!”
“好!”一阵又一阵掌声、笑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宜宾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部教授)

蒋心悦(宜宾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部学生)

配图:方志四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