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国——蔿国,其先祖擅长驯象,蔿国国君参与王室叛乱

《国语》中记载了一个春秋古国——蔿(wěi)国,蔿国的史料很少,根据国名,“蔿”当来自“妫(guī)”,妫是上古八姓(姬、姜、姚、嬴、姒、妘、姞)之一,源于有虞氏,有虞氏为舜之地,后有妫国。春秋蔿国当源于或脱胎于妫国,《水经注》载:“历山有舜井,妫、汭二水出,南曰妫,北曰汭。”那么妫水在哪?唐《尚书正义》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舜居其旁。”河东虞乡县,即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妫水在虞乡镇历山西。很多古籍中都认为妫汭是舜之居地。妫汭,也作沩汭,是妫水和汭水的合称,虞乡镇以南是芮城县,或以商周时期内氏族人居地而得名。而妫水,这里是否是妫氏族人的起源地无从考证,但至少这里居住过妫氏后裔当无异议。妫人与内人在此前后定居或共居,被后人称为妫汭。

至西周,妫氏族人已有一支演变成“蔿”,且分化出多个家族,根植于诸国之间,成为当地贵族。《左传》中记载楚国有一支蔿氏,这支蔿氏可能来自河南淅(xī)川,2007年淅川徐家岭楚墓中出土战国铜器“蔿夫人鼎”,铭文:“唯正月初吉,岁在涒滩,孟春在奎之际,(化阝)蔿夫人嚣择其吉金,作铸迅鼎,以和御汤,长(赖)其吉,永寿无疆,(化阝)蔿大尹嬴作之,后民无忘。”学者认为,(化阝),即蔿,是同族不同地名所致,除此之外,蔿氏还有地名薳(wěi),说明这支蔿氏在楚国已经存在了较长时间,是楚国的名门望族,且已分化出薳氏、(化阝)氏等氏族分支。这支蔿氏很有可能跟春秋蔿国是同宗。

蒍夫人囂鼎

“为”的甲骨文跟“象”类似,只是左边或上方多了一只“手”,是“牵着长鼻象”的象形,意为“驯象”。许多古籍中有“虞舜服象”的记载,《尚书·尧典》载:“父顽,母嚚(yín),象傲。”传说“象”为舜的弟弟,舜从小不被父母兄弟喜欢,舜的后母还要杀他,舜从不记恨,用德行感化亲人,这事被后世儒家频繁炒作,视为君子德行之范本。现在“虞舜服象”又有了新的说法,“虞舜服象”之“象”实为野象。上古时期,舜居地多有野象等大型兽类,象是陆地动物界的大力士,体形高大,但性格较为温顺。古籍中对野象的记载不乏其例,《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了一个叫“苍梧之野”的地方,传说是舜的葬地,这里多有“熊、罴(pí)、象、虎、豹、狼”等兽类出没。上古狩猎时代,是舜带领族人驯服野象为人所用,舜因此受到族人追捧,引起帝尧的注意。驯象起初是为了奴役,提高劳动生产力,古语中说的“象为之耕”,耕象可能比耕牛要早;后来运用到战争,不少甲骨卜辞中就有“获象”的记录,可见商人善于捕象。据《吕氏春秋》载,西周之初,商人曾利用象军攻击东夷,企图作乱,被周公派师逐之,一直将象群赶到江南。“妫”为舜耕之地,可见“妫”的由来跟驯服野象有关,妫部族当为最早驯服野象的部族。

《国语·周语》中有一段记载:“(周)惠王三年,边伯、石速、蔿国出王而立子颓 。”子颓,即王子颓,是周惠王的叔叔。公元前674年,王室爆发了五大夫之乱,蔿国也参与了此事。根据《左传·庄公十九年》载:“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蔿国为王子颓之师。王子颓的叔叔周惠王霸占了蒍国的田地,窃取了边伯的宫殿,被占土地的还有子禽祝跪、詹父等朝中大夫,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这时,王子颓趁机煽动,在蒍国支持下,说服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发动叛乱,将周惠王赶出洛阳,拥戴王子颓为王,史称“王子颓之乱”。这里的“蔿国”不知道是不是记载有误,应该作人名,而非国名,但此人当来自蔿国,或为蔿国国君。春秋蔿国国君能受到周王器重,成为王子之师,又有能力作乱,可见也不容小觑。一年后的公元前673年,郑国虢国联合勤王,攻破王城,杀王子颓及五大夫,周惠王复位。蔿国自此不知去向,从记载看,蔿国当属畿内诸侯国,周惠王为了扩大王土提升王室威信蚕食周边邻土,最终引发了一场爆动,差险丢掉王位。

春秋蔿国并没有过多记述,但作为地名,史书中还有一个蔿地,《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子玉复治兵于蔿。”子玉,楚国令尹成得臣,斗伯比之子,子文之弟,前633年,楚成王准备攻打宋国,令子文在睽地练兵,接着又令子玉在蔿地练兵。不久,楚国联合其它诸侯包围宋国。这里的蔿地和睽地应该都在宋国附近,或处于宋郑之间,此蔿地或跟春秋蔿国有关。

文/堰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