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治家之道,从小让孩子见这三种世面,比任何培训都管用实际
相信大家都是在做父母的年纪,才知道当年父母教育我们有多不容易!并且如何教育孩子,依旧是当今社会充满争议与热度的话题,很多家长找不到正确教导孩子的方法!
而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他或许无法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又或者无法拥有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格,以及能不能撑起生而为人的自尊自强,这些都是家长们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清朝名臣,曾国藩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值得现代人借鉴!曾国藩在《家训》一书中认为,教育孩子,必须让他们从小见这三种世面!
见世界的宽广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
孩子们不能养在温室里,该去见识天大地大,格局才能变大,眼界也会越来越高。
清末时期,当很多人还在以天朝上国自居,容不得外来思想时,曾国藩已经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与文明。
他给自己的儿子曾纪泽请西方老师,教儿子曾纪泽学习数学、化学、英语。多亏了曾国藩在儿子幼年时期的这个做法,让长大后的曾纪泽摆脱万恶的官僚主义,并且从不搞官僚做派,为人正直清白,一心为民,用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去看待、去学习有利中国发展的西方文明。
并且因为曾纪泽英语水平出众,所以清王朝派他出使各国、曾纪泽出使期间,周游各国,了解国家的风土人情,主要了解了各国的商业及社会情况,并研究国际公法,考察西欧诸国工。
这在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难得的经历。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让曾纪泽在一众官员中脱颖而出,使他的胸怀、眼界与格局远远高于当代人!
也难怪左宗棠夸曾纪泽:中外倾心,于时局大有裨益。
也有了日后,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失利后,曾家地位不如从前,大有一蹶不振之之势。这时是曾纪泽一人出面,凭借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屡屡建功,避免了曾氏家族颜面扫地,风光不再的局面。曾纪泽更是成为清朝屈指可数、名声在外的外交官!
所以在教育孩子上,还得学习曾国藩。按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富养孩子,但这个富养绝对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多是指在精神层面,尽最大可能,帮助孩子拓宽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体会到人生百态,不做井底之蛙!
见世人艰辛
成年人的生活中充满各式各样的艰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能吃苦绝对是成功的关键!
曾国藩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就算曾家家底雄厚,他也要孩子知道人间疾苦。知道苦只是曾国藩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接着就是带孩子们去劳作,他在家训中明文规定下来: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从小就教孩子干活儿,只有小时候吃苦,明白世间不易,长大后才能奋发向上,不会一辈子吃苦!
天底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越是功成名就的人越能明白这样的道理。
李嘉诚,连续二十一年蝉联香港首富,就是这样一位商业大亨,对待自己孩子也是格外严格。他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麦当劳里打工,只为养活自己。这样的经历可不止一次,孩子们还在高尔夫球场上当球童。
打工也好,劳作也好,吃苦不是最终目的,让孩子成长才是其背后的意义!
见内心的坚持
前面我们讲述了两种该让孩子见的“世面“,第三种”世面“,就是在孩子见过外界、见过苦难之后,见见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我。
中国古诗词里讲“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所在,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孩子的一条路,也就是最适合孩子坐的“位置“,给孩子一个准确定位,并教导孩子不忘初心,多试几次,坚持做下去,才能等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量变引起质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就像曾国藩在见识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之后,他下决心要重振朝纲。于是曾国藩的后半生,一直都在为改变清政府而奔波。他开始在湖南练兵、平定叛乱、支持洋务运动……曾国藩虽没能阻止清政府的灭亡,但他延缓了清王朝灭亡的脚步,他从三十岁时认定了这件事,便一生都在为此奋斗!
一个人一旦认清自己的内心,也就有了方向,心无旁骛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样的孩子有目标有力量,不会虚度光阴,活得幸福而又勇敢!
《曾国藩家训》和《曾国藩家书》,涵盖教育、思维、政治、军事等多个层面的人生之书。通过曾国藩的名作,我们不难找到曾国藩教育孩子的理念。
都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大多数父母其实并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总是去花很多钱培训这个培训那个,生怕落后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曾国藩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总结出了教子的经验,都写在《曾国藩家训》里了,比任何培训都来得管用实际!
如果你也在烦恼如何培养孩子,那么不妨入手一套《曾国藩全集》,学学曾国藩的治家,教育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