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缘】张海江:窑洞里的人

【西南文苑】推送
窑洞里的人
文/张海江

一说起窑洞,大部分人的想象力就会到了陕北高原,那宝塔山土堓堓下鳞次栉比、真正地从黄土中掏出来的窑洞洞,由于领袖们长期居住过,中外驰名。

我所说的窑洞,是我们阳泉本地,以前市里边也有,农村里家家居住的、经过祖辈们改良过的石碹窑洞。石头碹成之后,窑顶照例要铺上一米多厚的土,混上白灰夯实,保证雨雪天气不会漏水。这窑洞虽然说不如陕北的正宗,可也是冬暖夏凉,算是阳泉本地的一大特色。窑洞的门窗都是厚实的木头,富裕一点的人家还有雕花,小门小窗用白色的毛边纸糊着,糊窗户以前要先贴上窗花,比较讲究。当然现在好多人家都换成了铝合金门窗,更多的还包了月台。窑洞里住的人们,一代一代就这样繁衍下来。

虽然说住的是窑洞,窑洞里出去的男人却和城市人一样衣着光鲜。以前讲究裤缝挺直可以割豆腐,头型用发蜡定个最时髦的毛寸,西装领带已经过时,最不济冬天也会披个貂,胳肢窝下夹一个真皮包包,走在街上,实在称不出有几斤几两。说实话,若论资产,可能比不上街上拾荒者的十分之一,可是,窑洞里的男人要的就是这个范儿,虽然说鼓鼓的包里都是报纸撑脸,说白了就是不能让别人小看。

窑洞里的女人以前时兴烫个大波浪头、高跟鞋、喇叭裤,现在更能赶上潮流。城市里女人该有的吃喝穿戴她们一样要有,天天盼着男人出去谈成大生意,家里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假如男人回来一无所获也会付之一笑,绝对不会抱怨,总是想着“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心里想着说不定自己的男人哪一天就会飞黄腾达。在这满怀希望中,日子就一天天过去了,波澜不惊。

窑洞里的人们,从小到大都说一种土话,这乡音吐字平直,声音去到空气中转折不多,传回到耳朵里,表达也能够恰到好处。其实,好多字连康熙字典里也查不到。我在南方时用土话给家里打电话,那一屋子广东朋友象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据说粤语有九声,是鸟语;普通话有四声,是国语;那么,我们的土话可能只有两声,简单,连骂人都不会感觉太亢奋;特别是女人说这种话,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袅袅娜娜、丝丝入扣。奇怪的是,两个相邻最近的村子,虽然只隔了一道山梁,彼此的发音都有所区别。

窑洞出去的男人,虽然说很要面子,生意谈不成时,就会弯下腰放下架子干活,养活老婆孩子;无论自己吃多大苦、受多大委屈,再没钱,老婆孩子也是该吃啥吃啥、该穿好的穿好的,绝对不能不如别人。我们有句土话:“丢下扫帚闹耙耙,”就是形容男人特别能干,男人的能大能小,体现了很强的生存能力,难能可贵。

窑洞里的女人,不管家里有没有银子,五个指头上照例最少有三个戴着金戒指。不这样,不足以显示自己全身上下闪耀着富裕的光芒,至于说干家务时方便不方便,或者是俗气不俗气,自当别论。反正相夫教子的水平是一流的,自己初中都没有毕业,孩子考的却是兰州大学,走到哪里都足以炫耀一番,因为有资本,够资格。

时间总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消息传来,由于市里要在这里修新的体育馆,窑洞全部要拆掉,祖祖辈辈在窑洞里悠哉悠哉生活的男女,真正要过上城市里体面的生活了。男人女人困惑不已,因为窑洞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割舍不得,其实是已经习惯了窑洞的生活,牵强的借口是楼房不如窑洞好住,心里明明白白知道住楼房比住窑洞方便多了。

看着钩机把窑洞钩塌的那一刻,整个世界好像也随着窑洞坍塌了……还好,窑洞里出来的男人女人心态都是良好的,因为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作者简介:张海江,男,山西阳泉人,阳泉市卫生学校医士专业毕业,中书协老年书法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获奖。从小酷爱文学,90年代开始陆续在《郊区报》《阳泉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以诗歌和散文为多。

责任编辑:  李海涛
审稿编辑: 陈淑娟

《中国乡土文学》

征稿启事

《中国乡土文学》纸质期刊由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乡土文学社主办,著名文学期刊《今古传奇》编辑部承办,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 38-83。
2020年乡土文学社与《今古传奇》强强联手,隆重推出大型文学季刊《中国乡土文学》,已成功举办两期,反响强烈。现向广大作者征求下列稿源:
小说天地 中长篇小说
影视剧本 电影电视剧本
乡土作家 散文作品专辑
乡土诗人 诗歌作品专辑
会员推介    会员作品专辑
文学社团   全国各地基层作协诗协、文学社团、本社各分社和文苑均可集体组稿发表3至6件作品,文体不限,小说、散文、诗歌都行,此栏目同一作者只准许发表作品一篇(首)。
  本刊收录作品在公众号平台发表与否不限,投稿邮箱359880941@qq.com。广告软文收费标准  (1)图文彩版:封二5000元,封三5600元,封底6000元。(2)内页刊登乡镇村史、个人家史、企业发展报告文学和产品推广等软文,每篇5000元。
本刊定价60元,全年240元,订阅微信:damo359880941。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土文学社

2020年11月28日

(0)

相关推荐

  • 【乡土情缘】李天王:平凡人的风釆

    平凡人的风釆 文/李天王 护工奇遇记(上) 小吴,名培英,海盐农村人.两年前,到了我家照顾我和老伴生活.全家人都称她为"小吴".刚好老伴也姓吴,所以"小吴逢大吴" ...

  • 【乡土情缘】张海江:​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文/张海江  徘徊在这个城市的边缘,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一些事情,很多都早已经淡忘了,唯独有一件小事,使我至今耿耿于怀,不能释然. 儿子十四岁那年,妻子给他报名学小提琴,老师家在紫薇花园.刚开始 ...

  • 【乡土情缘】施静云:​陶华其人

    陶华其人 文/施静云 我有个未曾谋面的文友,跟他相识于偶然,我们两人都在一个群里,他经常发一些书法作品.我尽管写字像幼儿园的儿童水平,但对书法却情有独钟. 有一天,他把书法作品又发到了群里,我就由衷的 ...

  • 【乡土情缘】颜淑娇:​梦里有娘夜好短

    梦里有娘夜好短 文/颜淑娇 我的父母,在两老的年龄加起来满了九十一岁那年,才生下我. 我是父母的满女,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倍受疼爰! 曾记得童年时,父亲长年外出谋生.漫长的冬夜,寒风呼啸,吹得门 ...

  • 【乡土情缘】颜淑娇:江山逐改人渐衰

    江山逐改人渐衰 文/颜淑娇 今年的三月三,爱耳节,儿女带我来广州. 自驾私车,一路欢声笑语,温馨四溢.宽敞笔直的高速路,车如流水.把沿途的风景电挚般地甩得老远老远.来不及回味,来不及啄磨.小车穿山跨河 ...

  • 【乡土情缘】颜淑娇:​剩饭与饥人

    剩饭与饥人 文/颜淑娇 "盘中存剩饭,路上有饥人."这句话,是我在家听得最多,也说得最多的一句老话. 小时候,经常看见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家蹭饭吃.诸如牵着猴子耍杂技的,摇着拨郎鼓卖 ...

  • 【乡土情缘】天地:一路美景惹人醉

    一路美景惹人醉 文/天地 春天来了! 寒冬已过,疫情已控,牛年春早,春暖花开. 数月在并冬眠,让我心情焦粹,度日如年.过了大年,庆元霄,二月二龙抬头,就是我的出头之日,放飞之时,又可以回归故里,回到左 ...

  • 【乡土情缘】翔石:那船,那人,那故事

    那船,那人,那故事 文/翔石 有个男孩,从小在船上长大.船上有三个人:男孩,一个成年男人,一个成年女人. 男孩记得:小时候,在他们的船两边还各有一条船.船上,各有一个老男人和一个老女人.后来,他们的船 ...

  • 清朝有多弱?两江总督被英国人活捉,关在笼子里任人观赏

    清朝有多弱,当年的闭关锁国,政治制度的缺失,清朝的腐败,导致了一系列的伤害,列强的侵略,现在想想十分的心痛和不甘,内心愤愤难平.当年的清朝,就连一品大官也是被活抓,还传出被关在笼子里面任人观赏,这究竟 ...